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黄埔军校 > 黄埔校史 > 黄埔分校 > 长沙分校 > 内容正文

黄埔军校长沙分校
来源:抗战纪念网综合   2018-09-03 12:29:52

  黄埔军校的第三所分校,1926年12月,在长沙成立。

  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革命势力向长江中游发展“当分校招生的消息传出之后,湘、鄂、赣、川、黔、皖、鲁、豫、粤、桂各地的青年,为向往黄埔军校的名声和奔向革命的征途,都纷纷投奔长沙参加应考。报名人数之众竟达l万多人,而取录学生仅1千人左右。由于择优选录,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程度都比较高。”分校于1926年12月开始招生,分设两个招生处,一个在长沙分校内,招收湖南学生;另一个在湖北武昌,招收外省学生。

  1927年2月,长沙分校正式招生1200余人,分步兵、工兵、炮兵、政治4科:招收唐生智部连、排干部800人,编为带职第一、二大队。校址设在长沙小关外教场坪。分校组织设本部为领导机构。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为汪精卫、唐生智、石醉六。校务委员为刘兴、何建、李品仙、叶琪、周澜;教务委员为张国威、廖磊、范宿钟、刘健绪、陶广、熊震、李文杰、何萱、王锡涛。石醉六为校长,余范传为教育长,谢煜焘为总队长,夏曦为政治部主任。长沙分校实际并不隶属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管辖,而是受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管辖,分校各级负责人均由唐生智决定。分校政治课程有三民主义、历史唯物论、经济学、工人运动。所有政治教官,都是由政治部委派的,绝大多数系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

  分校对政治教育十分重视,不少共产党著名人物前来讲政治课或作专题讲演。夏曦在学生中的威信很高,讲演很动听,讲话不用讲稿,每次讲话都在几小时以上,学生听讲毫无倦容。当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来校演讲《三民主义》。军事课有学科典范令、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军制、通信等各种教程。教官多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术科战斗教练到连,均采取日本式。分校学生分带职学习军官和新招学生两种。带职学习军官,外出佩挂军官斜皮带,着军官军装,分2个大队;新招学生穿新兵军服和扎横腰皮带,编为6个大队,其中步兵、政治科各2个大队,工兵、炮兵科各1个大队,大队长均系上校衔,大队下分3个区队或4个区队,区队长为中、少校衔。带职队学习定为半年毕业,学生队学习定为一年毕业。校长石醉六后来回忆说:长沙分校“规模颇宏大,但在湖南的政治环境上,共派过于优势的操纵,国共已失去了平衡”,因此作为校长的他很难办。

  分校创办之时,正是湖南国民革命开展得轰轰烈烈,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势力占据优势之际,因此分校革命气氛十分浓厚,政治口号强调孙中山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革命的向左转,不革命的滚出去”。在学校内外贴满了红色的革命标语,到处红旗飘飘。政治部的革命刊物《火花》,每周出刊一期,宣传革命理论,短小泼辣,最受学生欢迎。

  1927年5月21日,驻长沙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团许克祥部发动“马日事变”,分校进步学生被杀20多人,被捕50多人,还有100多名学生离校。校长石醉六、教育长余范传不久离开,夏曦和一些政治教官和政治部工作干部等共产党人和学生中的共产党员也转移了,学校一度处于无人负责的白色恐怖状态。7月后,分校成立由唐生智为首的校务委员会,不再设校长,只保留教育长,由原总队长谢煜焘升任,政治部主任改由仇鳌担任,原政治部刊物《火花》改为《党军》,理论反动,引起学生反感。唐生智多不在长沙,校务实际由湖南政府代主席周澜主持。11月,由于唐生智反蒋失败,于11日通电下野,出走日本。14日,程潜进驻长沙,并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六军军长,令分校学生照常上课,还把自己办的第六军学生队并入分校,和分校学生一同受训。分校原有学生绝大多数跑到南京,由蒋介石收容编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一小部分跑到武汉成为武汉分校的学生。到南京的学生共有500人左右,编为1个大队(称第三大队),于1928年3月30日毕业。留在长沙分校的学生与第六军学生队合并受训。“这一期学生毕业后,第三分校就同时结束了 。”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