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黄埔军校 > 追忆黄埔 > 内容正文

王万龄与徐帅的一段经历
来源: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网   2022-05-27 10:21:57

  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之初,在900多位黄埔同学中,有两位黄埔1期的老学长,王万龄与蔡锟明。他俩青年时期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同在一个中队受训,又都居住在卢湾区(现已并入黄浦区),直到1992年王万龄92岁、1996年蔡锟明98岁高寿相继与世长辞。

△王万龄(右一)在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

  1990年9月21日,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在北京逝世。因获知王万龄与徐向前系黄埔1期同学之缘,在抗日战争初期曾相会于山西前线,所以我特代表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及卢湾区联络组,于9月25日前往王万龄学长家中拜访。王老一见后辈同学来访,分外高兴,倍感亲切。当时他已91岁高龄,尽管视力、听觉甚差,但还是通过夫人王秀如凑近耳边大声说话,进行交谈。王老谈到老同学徐向前元帅不幸病逝,深表悼念缅怀之情。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在王老脑海中记忆犹新,那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揭开全民抗战序幕后不久的战斗岁月。

  1937年8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第四师中将师长的王万龄,在北平北郊昌平南口对日作战之后,奉调进军山西增援保卫太原之战,驻防于榆次,正面对抗强敌板垣师团。同时挺近太原外围一线的有八路军第一二九 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为取得友军的密切配合,协同对日作战,走访了十三军军部。军长汤恩伯知道王万龄与徐向前是黄埔1期同学,又因第四师对日作战有功,所以电话通知师长王万龄立即赶到军部会晤。

  王老回忆,在榆次军部,刘伯承、徐向前、汤恩伯和他共4人,围坐在一起,彻夜长谈。从黄埔同学之情谈到抗日同仇敌忾之恨。在同一条战线上国共合作抗击日寇,都是基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义,都是为了一个救国为民的共同目标,因此,谈话的内容围绕共同抗日作战方案,充分体现友军与同窗之间的团结战斗情谊。

  王老特别强调,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两次紧紧的握手。一次是在相会初见之时,一次则在临行告别时刻。“紧紧地握手,依依地惜别。”王老说到这里,由于心情激动以致语词不清,王夫人连忙劝阻他慢点讲。王老接着说:“当年的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在抗战前线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并肩战斗而紧紧握手。今天,国共两党,海峡两岸要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再次团结起来,紧紧地握手。这是理所当然的,义不容辞的,也是责无旁贷的!”

  这一段两位黄埔1期同学团结合作并肩抗战的历程,发人深思,第一次国共合作,打倒军阀列强,取得了东征北伐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民族矛盾高于其他矛盾、全民利益高于其他利益的大前提下,中华民族团结御侮保卫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利益,是抗日战争的主流,否定任何一方对抗战所作出的功绩,都是片面的。

  这也让我想起1990年1月19 日,徐向前、聂荣臻两位老帅,以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和顾问的名义,在接受新华社和《黄埔》杂志记者采访时,向海内外黄埔师生致以节日问候,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已是90老人,深盼两岸黄埔师生早日欢聚,共叙师生之情、同窗之谊。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需努力。”

  作者蒋术,黄埔军校16期,曾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