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淮北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淮北抗日根据地历程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1-10 10:21:49

  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19块根据地之一,它位于豫皖苏鲁4省交界地区,东临运河,西达商(丘)亳(县)公路,南濒淮河,北抵陇海铁路。由豫皖苏、皖东北、邳(县)睢(宁)铜(山)3块地区组成。淮北抗日根据地北与冀鲁豫和山东抗日根据地接壤,东与苏北和苏中抗日根据地毗邻,南与淮南抗日根据地相连,是华北八路军和华中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8年9月,根据周恩来、叶剑英等将工作重心移向豫东,开创豫皖苏鲁边区的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于9月底率300多人的游击部队从确山县竹沟誓师东征,10月与萧望东、吴芝圃的部队于杜岗会师,整编成立新的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并确定部队的发展方针是继续东进敌后,打击日伪,消灭土匪武装,发展与扩大抗日力量,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9年6月,彭雪枫率部队东进淮上地区,成立了淮上行署,辖宿蒙、怀远、凤台3个县政府。1939年11月,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抵达涡阳新兴集,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放手创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提出今后要健全豫皖苏省委,发展地方党,集中力量创建永(城)、夏(邑)、萧(县)、宿(县)根据地。随后,豫皖苏抗日民主政权——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成立;同时成立边区参议会。各地抗日民主政权也相继建立,到年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已初步规模,成立了比较健全的豫皖苏边区党委,建立了永城、夏邑、萧县、宿西、亳北5个县政权。第六支队(游击支队改称)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拥有3个主力团、1个特务团、4个总队和3个独立团,计1.78万余人的抗日劲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