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偏居一隅的贵州,由于远离战火的侵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资金、技术、人才的注入,政府政策的支持再加上战时相对稳定的环境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贵州发展突破瓶颈,第一次进入全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圈。政府政策的支持、沿海企业的迁入、相对稳定的环境、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是这个时期贵州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但是,这个时期贵州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深深打上了“战时经济”的烙印,抗战结束后各企业陆续返回原地,贵州经济又出现了大幅度滑坡。
[关键词]贵州;民族经济;抗日战争
一、抗战前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交通闭塞,历代政府对贵州的开发甚少。战前的贵州,经济基本上属于以农业为主体的封建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工业、交通业十分落后,市场狭小,吞吐力弱。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开始起步,在军阀混战的条件下,得到初步发展。此时,各企业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学习,虽然规模不大,但发展较为迅速。以印刷业、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相对具有较大规模。重工业方面,出现了雇佣工人在百人甚至千人以上稍具规模的矿区。但这些厂矿基本上依靠人力进行生产,产量不高,效率很低,无法与轻工业的欣欣向荣景象相比。
二、抗战的爆发为贵州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保存长期抗战的工业基础,必须发展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经济,贵州成为了战时经济链条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西移,作为陪都屏障和抗战后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贵州经济第一次进入全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充足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贵州工矿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近代工业体系。
农业:抗战时期,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特别是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平均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客观原因是外省人口大量流入,改变了贵州原有的饮食习惯,吃面食的人逐渐增多,小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烤烟种植业获得飞速发展以及粮食推广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战争补给的需要。
工业:抗战期间,迁入的企业主要是兵工企业和民营企业。迁入的兵工厂有:第41、42兵工厂等。民营工矿企业有:机器工业、卷烟工业、石化工业、橡胶工业等行业。各种企业迁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资金大幅度增长。工厂企业的迁入,实际是一种资金的转移过程。它一部分为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原材料、技术投入的转移;另一部分则是流动资金的转移。据统计,所有内迁工厂转移到内地的资金远远超过8400万元。这一巨额的资金中有一部分转移到贵州,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内迁,也带动了人才由东南沿海向包括贵州在内的大后方转移。据统计,1937年8月―10月,上海内迁民营工厂随迁技工2365人,随兵工厂内迁的技工、熟练工人人数更多。此后,工矿调整处又采用贷款等办法积极支持内迁各厂招募工人。到1938年底该处协助内迁技工1793人,1939年为11413人,1940年底为12164人,其中有不少是机器、化工、钢铁、电器、纺织等行业的技工,按地区分布,到贵州的约300余人。(1)这些技工对现代生产技术掌握熟练,到贵州后很快成了各行各业的生产骨干,并改变了产业工人的技术结构。同时,各类专业人员、科研机构中的工程人员纷纷来到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
交通运输业:抗战时期,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据统计,1937―1945年,全省修建公路共2315.44公里(2)。至此,全省公路总长度比战前增加了1倍以上,并且与邻近各省均有干线连接。抗战期间民营商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同时,水运、铁路运输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航运总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决定修建的黔桂铁路,1943年6月6日,泗亭至独山段通车,全长85公里,这是贵州最早的一段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适应了军用物资的输送以及地方发展的需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商业:抗战爆发后,政治经济中心西移,城镇人口和军需民用物品的增加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当时内迁的不少商店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这些商业企业对推动本地企业的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外来企业在经营内容、经销方式等方面给商业带来新气象。战时商业发展还表现为商业行业的增多,包括电影、图书、五金、工业材料、餐馆等行业;省内外贸易量不断增长,输入的物资主要为纱、布、盐等生活用品,输出的物资主要为农副产品;商业企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出现了跨地区联合经营的公司;农村集市贸易也有一定的发展,集贸市场日益成为连接城乡,工农业产品交换的重要中间环节。
财政金融:抗战时期,省政府加强对财政的整顿。在健全财税机构、充实财税力量等基础上对税收进行了一些变革,取消了以往一些不合理税收的征收。对财政税收的整顿,避免了以前那种滥征捐税的现象,对人民生活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抗战爆发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先后在贵阳设立分支机构,之后又在各交通要道及主要城镇开设分行或办事处。为了广泛吸收资金,各个银行普遍开展存款储蓄业务,同时又对各企业发放贷款。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发展对融资开发及支持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抗战时期贵州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作为战时后方,环境相对稳定
由于国统区纷纷沦陷,大量人口迁入相对稳定的贵州。人口的激增使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市场的消费需求大量增加,刺激了战时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供求承受巨大的压力,造成市场紧张、物价上涨,极大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同时,战争补给需求增加,军事订货的大幅度递增,极大地带动了军需工业的发展。战时交通状况的改善,加强了省内外之间的联系,使贵州经济不仅可以辐射到西南各省,还与国际交通线相连,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国际交通的困难,贵州所处的西南地区在经济上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环境,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 2.沿海企业内迁,大部分资金、技术、人才纷纷流向贵州
抗战时期迁入的工厂,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迁入的企业既有军事国防工业也有民用工业,既有传统工业也有新兴工业,进一步完善了贵州企业的产业结构。同时,各企业的技术骨干跟随企业一起迁入,这些专业人员的到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各大高校的迁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他们为贵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各高校又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在以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大批资金的注入,技术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各行业各种人才的到来,配上原有的丰富资源,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这些,是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抗战期间贵州经济飞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3.政府政策的支持
由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8年拟定了西南、西北经济建设计划,先西南后西北,明确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地区。规定新的工业基地为:四川、云南、贵州、湘西。国民政府的支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除了对原有的民营工矿业采取鼓励、资助政策外,还动员和鼓励沿海企业内迁。同时对各行业进行大量投资,提供贷款。政府提出了人力与物力同时开发,平衡发展的方针,在利用丰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十分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
当然,战时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苦劳动。他们在战火纷争中,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工作,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抗战结束后的贵州经济
工业方面:抗战胜利后,工业由于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之部分内迁企业回迁,因而很快就陷入停滞甚至出现衰退。1944年是工业经济由发展向后退的转折点,其原因是这年日本侵略军由广西进入贵州,国民党当局溃退使许多工厂不得不再次搬迁或歇业。1945年上半年虽有所复苏,但紧接着日本投降,内迁工厂又纷纷返回沿海,工业水平一落千丈。
交通运输业方面:由于抗战胜利,在贵州的中央系统以及外省车辆纷纷返回原来的省市,公路交通业务急剧下滑,同时公路的养护状况也是每况愈下,省道养护机构几乎全部裁撤,道路长期失修。抗战结束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交通运输事业不进反退。
商业方面:战后商业贸易逐步萧条,工商户数减少。进入商品市场的物品,绝大多数都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了战时那种门类繁多、种类齐全的景象。由于交通状况的不景气,省内外物资交流明显减少。战后的通货膨胀更使得商业贸易活动偏离了正常的运作轨迹,迅速从萧条陷入了难以维持的混乱状态。
财政金融方面: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危机越陷越深,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了包括调整原有税则、开征新税等倒行逆施的财政政策,更进一步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战后,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在各县的办事处先后裁撤,人员纷纷调回,金融机构被压缩,资金日益紧张。同时国民党当局滥发货币更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一度繁荣的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崩溃。
五、抗战时期贵州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从抗战前的一片荒芜,到抗战时的一片繁荣再到抗战后的一片萧条,前后十年的时间,贵州经济发展起伏十分的明显。抗战结束后经济迅速回落,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各个内迁企业的陆续返回原地,使得刚刚起步的民族企业又一次陷入危机。由于本土企业无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都没有外来企业那么雄厚,缺少了支撑力量的经济陷入低谷也是合情合理的。内迁人群纷纷返回故土,这些人群中,有很大部分是商人或者投资者,使消费市场出现大幅度萎缩。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经济重心从西南转移到沿海地区。企业非但没有了抗战时期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受到国民政府各式各样的搜刮,滥发纸币、乱征税收加上无休无止的通货膨胀,经济一片萧条。
总的来说,抗战时期贵州经济的发展,是借助外来力量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不是依靠自身力量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缺乏深刻的内部基础。它是抗战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具有突发性、脆弱性、短暂性等特点,鲜明地打上了“战时经济”的烙印。同时,抗战期间修建的各种交通设施已成事实,为以后的交通运输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兴建起来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在以后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企业从迁入到迁出这几年,为贵州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它们陆续返回原处但留下的基本框架仍在,之后的工业经济便是在这些框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抗战时期贵州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一个国家、地区还是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资金是前提,技术是保障,而人才则是关键。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省志?交通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省志?财政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3]熊大宽:抗战时期贵州经济史[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谢本书,温贤美: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5]黄立人: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8.
[6]廖光珍,何长凤:抗战期间贵州经济研究情况及其成就[J].贵州大学学报,2003(9).
[7]梁燕,熊宗仁主编:贵州通史(第4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8]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省志?工业经济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9]黄钧儒: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经济[J].贵州文史,2004年(3).
注释:
(1)吴文建:《中国工矿业之内迁运动》,载《新经济》7卷第9期,1942年8月出版
(2)梁燕,熊宗仁主编:《贵州通史》(第4卷),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