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宁夏城西塔。
上世纪30年代,宁夏城(今银川)西大街。
抗战时期,日军的狂轰滥炸,给宁夏人民造成了何种的伤痛?宁夏民众又进了怎样的奋起反抗……寻访与求证中,让我们继续把目光对准那段惨痛的历史。
死伤最为惨烈的地政局防空洞
抗战期间,日军对宁夏省域内至少6次轰炸,给当时的民众造成了深重灾难。对此,1942年出版的《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这样记载:“被炸死难者千余人,伤者数百人,炸毁房舍数千栋,死尸枕藉,情极可悯。”
这其中,死伤最为惨烈的当数1939年3月6日,银川遭受日军轰炸。这次轰炸的惨况,在以往的亲历者口述中已有较详描述。本次记者见到的一份1939年3月10日的《中国农民银行宁夏支行陈报敌机12架轰炸宁夏详情及损失》档案资料中,亦有当时人在第一时间的记载——
“敌机以宁夏毫无防空设备,无所顾忌,在市空排成人字形,从容向热闹区域滥施轰炸。据当地民国日报载:共计投弹103枚,毁民房600余间,死伤民众400余人,情节惨重,为宁夏空前未有之浩劫……又宁夏城区自6日轰炸后,连日警报频传,人心惊惶万状,商民迁避一空,各机关均移城外办公……”(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收录于《宁夏抗战档案史料汇编》)
也是在这次轰炸中,当时银川城内,死伤最为惨重的当数地政局门前的防空洞。
据亲历者何仲德的口述资料:“地政局防空洞在西塔东北约500米处”,轰炸后见到“有两颗炸弹不偏不倚落在洞口,形成两个大坑,翻越的土把洞口封个半死……”“结果除8人受轻重伤,其余42人全都死了……其景其情惨不忍睹。”(《日军第二次轰炸银川目睹记》何仲德口述,杨应林整理)
也是鉴于此,在日前宁夏文史馆部分馆员和专家学者提出的“立碑(亭)建议”中,建议将地址选在这一带区域。
宁夏当地的反抗与抵御
据亲历者杨发第的回忆文章,经过1937年那次日军轰炸后,宁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防空措施。如挖修防空洞;在四城门的门楼上,架设以车轱辘为底座,能转动方向的重机枪……
亲历者朱文华也提到,“事后,宁夏省政府通知疏散城市人口,动员居民挖简易防空工事,还组织居民、学校师生、机关人员进行防空演习。”
即便如此,在接下来的1939年3月6日,如当时电文所述,日机“无所顾忌”,“从容向热闹区域滥施轰炸”,最终造成了那次目前所知,宁夏遭日军轰炸死伤最为惨烈的一次。
也是据朱文华回忆,这次轰炸之后,经历过血的教训的人们,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防空。军队加紧对空射击训练,提高对空武器装备,老百姓的防空意识也大大提高。随后,1939年9月15日的那次空袭中,“拉了两次(防空)警报,人就跑光了。”“‘土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一齐开火,打的敌机不敢低飞……”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电文中也有反映“……经高射炮部队迎击,(敌机)向东南一带去。”(《关于日军飞机侵入宁夏轰炸伤亡的电报》,1939年9月15日。)
面对日寇肆虐,宁夏民众奋起抗战,保卫家园。
而在这一时段,同样令人动容的还有在民众间弥散的一种精神——在宁夏文史馆原副馆长胡迅雷提供的一份资料中,记录着一段1940年3月6日刊载于《宁夏民国日报》的文字:“去年的今天……和侵略者来清算这笔血债!投我以炸弹,报之以铁拳!匪报也,永以为叹也。”(《去年的今天——“三六”血债的一周年》)
在胡先生看来,这完全可以视作一篇宁夏人民激昂愤慨的抗战檄文。
本报记者 李振文/文 历史照片提供:杨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