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黑龙江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于明智
来源:东宁要塞网   2018-12-21 11:38:52

  于明智(1906---1936)字若痴,1906年3月出生在东宁县三岔口乡八家子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中师文化,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5年就读于三岔口小学,1926年考入吉林省立第四中学,努力学习课本知识,经常阅读课外进步书刊,立志投身于革命。1925年“五卅”惨案暴发后,他参加了“沪案后援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演讲、募款、罢课、游行示威等活动,掀起了声援上海工人、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浪潮。

  1926年春,中学毕业后考入了滨江师范学校。在校继续开展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因工作成绩卓著,于当年6月被党组织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后到毓文中学(金日成所在学校)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此后受中共北满地委的指派到家乡和中东铁路东线地区建立各级党组织工作,他以小学教员的身分做掩护,在东宁县城所在地三岔口两级学校成立了中共东宁县党支部,支部负责人于明智,委员延颇真、袁子仁等9名党员。

  1928年于明智在秘密发展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中暴露了身份。1929年秋,上级党组织将他全家转移到穆棱县马桥河镇学校任教。他精通英语和俄语,擅长体育、美术和音乐,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教唱《国际歌》、《渔光曲》、《岳飞?满江红》、《苏武牧羊》等歌曲,排演进步节目,以求唤起学生和群众的革命觉悟。组织师生向社会开展革命宣传,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农历腊月初八,他为穷苦百姓写对联,“年好过,节好过,平常日子最难过”,“出有门,入有门,取借无门”横批是“如此世界”。利用各种时机和不同形式宣传革命思想。

  “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马桥河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上街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9月26日,他利用中秋节之机,带领部分师生在马桥河镇十字街口搭起牌楼,当场亲笔写下一幅对联:“国难当头,不容我们逍遥自在”,“民族危机,需我同胞共同解除!”横批“还我山河”。把对联贴在牌楼上,他登台演说,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罪行,揭露卖国贼蒋介石不抵抗的反动面目,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激起了广大师生和群众的抗日热情,在马桥河掀起了群众性的反日浪潮。

  1932年2月,在穆棱县基督教堂召开“反日代表大会”后被捕入狱,在狱中仍与反动警察进行斗争。后被救国军参谋长李延禄营救出狱,出狱后,他不断变换斗争方式,利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机带领五名代表在马桥河组织“提灯会”游行活动,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抗日,不当亡国奴。

  1933年8月,于明智身份又一次暴露,正当敌人准备逮捕他的时候,中共穆棱县委立即通知他向饶河转移,他奔向金文享、崔石泉(崔庸健)领导的东北民众救国军第一旅特务营。同年12月,他参加袭击虎林县城的战斗。

  1934年2月,他所在的特务营改编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大队。1936年6月,游击大队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他所在的部队朝鲜族的同志多,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他和战友们说;“我参加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能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职责,早日把日军赶出去就行了。”

  1936年6月15日,在同江县头道林子与日军进行遭遇战,在掩护部队转移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于明智同志是北满地委派往东宁县早期党的领导人,他创建了中共东宁党支部。由于斗争的需要,工作几经变动,为了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甘做军中马前卒的牺牲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