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 > 内容正文

不忘侵略历史 珍惜矿产资源──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华中地区矿产资源的调查与掠夺
来源:   2025-04-16 09:18:14

不忘侵略历史  珍惜矿产资源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华中地区矿产资源的调查与掠夺

王友章

 

日本在侵华期间,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以支持其侵略战争,日本“兴亚院”在华中占领区设立了“中支调查机关联合会”“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机构。日本企图通过这些机构,加强对华中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控制与掠夺。

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及“国防资源调查部”负责统筹华中资源调查,直接指挥矿产勘探与开采。中支调查机关联合会矿业分科会,是日本为掠夺华中矿产资源而设立的专业机构,从矿业分科会调查第15班绀野芳雄编写的《安徽省铜陵县铜官山电气探矿调查报告》可以判断,日本至少有15支以上的矿产专业队伍在华中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进行矿产资源调查,接管和控制华中地区的各类矿业企业,掠夺华中地区的矿产资源。

搜集矿产资源情报

日本的调查机构、军队或矿业公司,派出地质技师搜集华中矿产资源情报,实地勘探重要矿产。日本搜集矿产资源情报,一方面便于有针对性地掠夺华中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掌握了华中的矿产资源,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占领区的经济命脉,实现对占领区经济的垄断与控制。

搜集矿产情报。1938年至1944年间,中支调查机关联合会矿业分科会,大量搜集华中地区的矿产资源情报。他们通过实地勘测、采样分析等手段,获取矿产资源信息,并进行详细记录,编写地质调查报告。如:日本特务机关以湖北大冶为中心,搜集了炼钢矿物原料以及与军火工业有关的6个矿种的情报,用表格形式记录的内容包括矿种、所在区域、具体位置、矿石品位、资源储量等信息;1941年8月,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搜集了华中各省的矿产资源情报。包括铁矿、锑矿、锡矿、钨矿、锰矿、铅锌矿、铜矿、钼矿、黄铁矿、萤石、磷灰石、石棉、石膏、石油及油页岩等,对以上矿产的赋存位置、埋藏量、分布范围、开发现状等都做了阐述。并由植村癸己男汇编成《华中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为日本侵略者掠夺华中矿产资源提供指导。  

搜集矿企情报。对已开发的矿山进行实地测绘,标注具体地理位置,并搜集矿山开采与生产情况,包括开采方式、技术方法、选矿工艺、运输设备等,了解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矿山规模与储量情况,调查矿山的开采范围、资源的赋存状态、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以评估矿山的开采价值;研究矿山的管理和运营机构,包括矿山权属、矿山的经营者、管理现状等信息,分析矿山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分析矿山所产矿产在军事工业中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如铁矿对于钢铁生产、煤矿对于能源供应等的重要性等等。以便日本侵略者能够更好地接管和控制这些矿山企业,将其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

搜集相关情报。在搜集矿产资源情报的同时,还搜集相关方面的情报(包括兵要地质调查)。如矿区所在的区域位置,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网络及运输能力;人力资源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密度、结构;地形地貌,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丘陵等的分布和特征,以及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季节变化等,为军事行动、资源开发和军事设施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

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地质调查结果,矿山开发利用现状,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然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价值进行评估,估算开采成本和预期收益。例如:对于一个铁矿山,他们会通过矿石样本分析铁的含量,然后结合当地的交通、地形、气候、劳动力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值得大规模开采。根据调查所得的矿产资源信息和矿业企业状况,制定具体的掠夺计划和开采方案,确定重点掠夺的矿产种类和地区,以及相应的开采方式和运输路线等,确保矿产品能够高效地运往日本或在中国的其他占领区。

调查勘探紧缺矿产

日本在搜集情报的基础上,直接到野外实地勘探为战争服务的紧缺矿产。从相关地质资料馆能查阅到的档案资料来看,日本侵略者在野外勘探的矿产主要包括冶金工业原料矿产铁、锰;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石灰岩、白云岩、萤石,煤炭,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铜、钨、锡、锑、铅锌、锶、云母、沙金以及其它矿产。

日本在华中占领区,采用地质调查、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探。

──湖北。1939-1942年间,“日铁”大冶矿业所在湖北大冶的下陆、管山、铜鼓地、铁山、分伙山等地施工了33个钻孔,对铁门坎、龙洞、象鼻山、狮子山、尖山等主要矿体进行了重点勘探,估算铁矿石资源储量为4073万吨。1940年7月至12间,日本地质技师高桥年次(班长),带领中支调查机关联合会矿业分科会调查第四班,对大冶石灰窑、邱王煤炭山和阳新炭山湾煤田,以及石灰窑煤田区域内的石灰岩、白云岩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估算石灰窑等三个煤田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28亿吨、大冶李家坊白云岩资源储量112万吨。还对应城盐矿、石膏矿以及石膏矿区的锶矿,应山广水云母,阳新银山铁锰矿、富池口锰矿以及封山洞铜铁矿、赤马山铜矿,大冶姜桥锰矿、龙角山铜矿,崇阳辉锑矿,崇阳大沙坪和当阳砂金,蒲圻、武昌土地堂马鞍山一带煤炭,汉阳康家山、孝感四方山锰矿等进行了调查与勘探。

──安徽。日军占领马鞍山铁矿后,日本驻上海集团特务部铁矿调查员池田早苗等数人“依军命”详查安徽当涂铁矿区诸情。1938年9月,日军派遣随军地质人员尾崎博对桃冲铁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地质调查,为恢复开采做准备。1939年满铁调查部对南山矿区进行了钻探,施工了9个钻孔,总进尺为389.94米,编写了《安徽省当涂县南山铁矿钻探调查报告》。1942年5月,在当涂向山发现硫铁矿,在凹山进行钻探2000多米,1943年估算凹山铁矿储量为960万吨。此外,还对铜陵金山及鸡冠山铁矿、贵池何山、怀宁菜家山附近铁矿,芜湖大、小赭山铁锰矿进行了调查,估算铜陵铜官山铁矿各矿点可采总量为800万吨。对安徽庐江大矾山明矾石矿进行了勘探,估算明矾石资源储量1389万吨。

──江苏。日本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等机构,早在战前就对江苏矿产资源进行了详尽调查。例如:1938年出版的《北支铁矿硫磺矿石炭资源图》将苏北的铁、硫、煤等矿产标注至乡级,细分铁矿类型(如海州式锰铁磷矿)。此外,日本还编制了《中国七省矿产水产资源分布》指导丛书,涵盖江苏等地的资源分布、工厂交通等信息,为军事占领和经济掠夺提供依据。日军占领江苏后,以南京栖霞山锰矿和凤凰山、牛首山铁矿调查为核心,推算牛首山铁矿石储量为22万吨,辅以对江宁麒麟山铁矿、海门王浩铁矿等资源的初步勘探。

──浙江。1941年,日本“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经济第一局”谍报称浙江武义萤石储量170万吨。1942年浙赣战役中,日军明确将“占领武义萤石矿脉”列为核心目标,派遣“从军调查队”对浙江武义22处萤石矿进行地质精查,形成《武义—义乌两地区主要莹石产地精查报告》,测算石龙岗矿区储量63万吨、溪里矿区储量86万吨,并明确为开发优先级。还对浙江平阳的明矾石资源进行了调查。

──湖南。抗日战争期间,日本调查了湖南与军事工业相关的矿产煤、铁、钨、锡、锑、铜、铅锌、镍等资源。日本特务部与满铁调查班合作,使用钻机对湖南江华锡矿、瑶岗仙钨矿等进行深部钻探,获取矿层厚度、品位等数据。对常宁水口山铅锌矿进行了调查,包括绘制矿区地质图、分析矿石品位,并使用钻探验证深部矿体。调查结果被纳入日本《国防资源调查报告》。还对湘潭上五都、耒阳春水东岸、道县北乡、郴县锰矿,岳阳青岗镇锰矿与砂金,醴陵石门口煤炭,临湘萤石矿进行了调查。调查了湖北、湖南14处锰矿,共估算锰矿储量604.88万吨,估算临湘萤石储量15000吨。

──江西。日军在江西多地进行秘密探查,试图获取稀土、贵金属资源。还对九江铁矿,瑞昌、萍乡的铁矿和煤炭,乐平锰矿进行了调查。

掠夺开采矿产资源

日本通过“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等机构对华中沦陷区的铁矿、煤矿、铜矿、萤石等进行统制性“开发”,疯狂掠夺华中地区的矿产资源。

──掠夺湖北的铁矿、煤炭、云母资源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汉冶萍公司所属的大冶铁矿及炼铁厂,直接控制了湖北大冶、阳新地区的铁、煤等矿产资源。1938年成立“日铁”大冶矿业所,强占大冶铁矿及鄂城的西山、雷山铁矿。“日铁”采用劫夺式开采,以机械化开采方式与高强度开采手段,露天采掘和地下采掘同时进行。在露天采掘场共有18个工作面,利用原得道湾平巷向狮子山矿体延伸,恢复了狮子山采区的地下开采。1943年又在象鼻山、大石门开凿窿道,扩大了地下开采规模。抗日战争期间,“日铁”在大冶铁矿共掠夺铁矿石501.66万吨。

1939年10月,日军强行接管了大冶煤炭公司,在黄思湾组建了“大冶煤炭株式会社”,由日本的山下矿业株式会社与东京的杯广一民共同经营,直接开采经营大冶的源华、利华等煤矿。日本人佐山诚次控制了大冶保安卫陈北凤凰山煤矿。日本的长崎运输株式会社长江代理店追文三郎控制了大冶游家料煤井。1938-1945年间,日寇从大冶、阳新地区掠夺煤炭资源在260万吨以上。

1941年,日本的“川南工业所”在应山广水的白石山及附近探查到云母矿床,估算云母资源储量775.2吨,随即进行了开采,掠夺云母资源数百吨。

──掠夺安徽的铁矿、硫铁矿、煤炭、铜矿资源

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安徽马鞍山,次年在马鞍山成立了“华中矿业总公司”,下设马鞍山矿业所。1942年成立“日本制铁株式会社马鞍山制铁所”,将马鞍山地区原中国私营企业福利民、宝兴、益华三家铁矿公司强行纳入“华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对马鞍山(南山、凹山、东山、梅子山)铁矿资源的控制,共掠夺马鞍山铁矿石537万吨(其中南山矿55%品位的富铁矿石就达270万吨),硫铁矿74万吨。凹山铁矿因含磷高,从铁矿中手选磷灰石副产品,全部运回日本,专供日本钢管公司制造军火。

1938年5月,安徽淮北烈山煤矿被日本“华东株式会社”控制。利用已有的矿井开采烈山煤炭,还在烈山、卧牛山和青龙山之间开挖了15处小煤窑,共掠夺烈山煤炭29.2万吨;1938年6月,日军侵占淮南煤矿,强行将大通煤矿交由日本“三菱饭冢炭矿”经营,九龙岗煤矿交由“三井矿业公司”经营。1939年4月,两矿合并为“淮南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由日本侵略军控制,共掠夺淮南煤炭429.48万吨,断毁丢弃的煤炭资源达1200多万吨。此外,还掠夺开采萧县孤山、贵池馒头山煤矿。

1938年日军占领安徽铜陵,在铜官山试采铁矿石345吨,1943年发现铜矿后,共采出铜矿石约3000吨。

──掠夺江苏的锰矿、煤炭、磷矿、铁矿资源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掠夺开采栖霞山风化型锰矿,据战后估算,掠夺栖霞山高品位锰矿石110万吨(平均含锰品位31.24%、银 81.4克/吨);1938年日军强占徐州贾汪煤矿,通过军事管理、扩建铁路(连接津浦线)、扩大开采规模,掠夺贾汪煤炭 245.9 万吨;1939年日军占领江苏海州,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成立海州矿业开发株式会社,掠夺连云港锦屏磷灰石30多万吨;1940年12月,日本华中矿业株式会社凤凰山事务所正式对南京凤凰山铁矿进行开采,包括凤凰山、小张山等采矿场。从凤凰山铁矿掠夺铁矿石95万吨。

此外,还掠夺淮安、洪泽等地的盐矿、苏州的高岭土以及芒硝、石膏等非金属矿产。

──掠夺浙江的萤石资源

萤石是钢铁、铝冶炼及化工的关键原料,用于制造飞机、导弹推进剂及工业原料。浙江武义丰富的萤石资源储量,作为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日军的重点目标。1941年,日军占领浙江后,通过“华中矿业公司武义矿业所”等机构,由日商三井、满铁等财阀控制运营。从浙江象山茅洋掠夺萤石矿10万吨;从武义杨家、溪里、塘里等10余个矿区掠夺萤石矿41.43万吨,其中30多万吨被运往日本本土及沈阳兵工厂,日军撤退时遗留未运走的萤石仍有3.66万吨。共掠夺浙江萤石资源50余万吨。

──掠夺湖南的锑、铅锌、锰矿资源

1944年日军占领湖南大部,将湖南新化锡矿山的锑矿列为“特殊战略资源,”设立“锡矿山管理处”,掠夺锡矿山的锑精矿2万吨。掠夺湖南常宁水口山铅锌矿10万吨。日本“昭和矿业”控制了湖南湘潭锰矿,开采锰矿石4500吨。通过“华中矿业公司”接管临湘桃林铅锌矿,开采桃林铅锌矿及伴生的萤石,开采湘潭王家山煤炭数十万吨。日本掠夺湖南的矿产品均经汉口转运至日本。

──掠夺江西的钨砂

早在抗战爆发前,日本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江西钨砂。1938年日军占领江西,控制了大余、虔南(今全南)钨矿,掠夺江西钨砂超10万吨,占日本战时钨需求的60%以上,钨砂经九江港运往日本;1940年日军在广东汕头设立“五金交换所钨矿收买处”,高价收购钨砂,还在西江四邑等地利用奸商搜购内地钨砂,通过澳门、香港等地转运至日本。据统计,仅1938年9月至1940年4月,由香港运往日本的钨砂就达25285担。

具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共掠夺华中地区铁矿石1133万吨,煤炭约1000万吨,铜矿石3000吨,钨砂12万吨以上,锑精矿2万吨,铅锌矿10多万吨,锰矿石110多万吨,萤石50多万吨,磷灰石30多万吨,云母数百吨以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日本侵略者不仅抢走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华中地区的矿产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对华中乃至中国的矿产开发与经济造成了深远破坏。

矿产资源不仅是工业文明的“血液”,更是支撑现代文明的核心物质基础。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是近代史上最残酷的资源榨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日本侵略中国的屈辱历史,铭记中国矿产资源被掠夺的伤痛,要倍加珍惜、科学开发宝贵的矿产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支撑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

  

2025年4月16日

 

 

投稿人信息:

姓名:王友章

工作单位: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巡视员,已退休)

手机号码:13545876076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84号地矿大院B栋706号电子邮箱:13545876076@163.com

 

2025年4月16日投稿《抗日战争纪念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