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肃穆,岁月峥嵘。2025年,当阳光洒在这片饱经沧桑却始终坚毅的华夏大地,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此特殊年份,如同一座巍峨丰碑,承载着厚重历史。回首往昔那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崇敬先烈之情、惊叹时代变迁之意与坚定未来信念,在心中汹涌澎湃。
烽火岁月:英烈精神永垂不朽
回溯至80多年前,彼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日本侵略者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然而,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杨靖宇将军,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于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绝境中,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顽强周旋。他凭借无比坚韧的意志,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所见唯有草根、树皮与棉絮,那一刻,敌人震撼,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也深深烙印在历史长河之中。狼牙山五壮士同样令人肃然起敬,他们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敌人。子弹耗尽,便毅然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他们的壮举,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象征。
这些英雄事迹,不仅是历史记载,更是我成长过程中深刻的精神滋养。我的爷爷王宝允,便是一位抗战老兵。虽他已离世二十余载,但儿时,我常围坐其旁,聆听战火纷飞年代的故事。爷爷讲述着当时生活的艰苦,缺衣少食是常态,然而战士们斗志昂扬,心中唯有赶走侵略者、保卫家园这一坚定信念。每一次战斗,皆为生与死的较量,可他们从未有过丝毫退缩。爷爷的讲述,让我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弥漫硝烟,更触摸到英雄们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坚如磐石的信念。家族中的这些抗战记忆,如红线般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让我深刻体会到抗战的艰辛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时代变迁:沧桑巨变铸就华章
自抗战胜利起,中国便踏上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历经岁月洗礼,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凭借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开启艰苦卓绝的建设征程。从“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基础,到“两弹一星”挺起民族脊梁,中国在困境中崛起,在探索中前行。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圳从小渔村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生动缩影;高铁网络纵横交错,使天堑变通途;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让中国步入数字时代前沿。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我们见证又一伟大奇迹。无数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扎根基层一线。他们如当年抗战战士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吃苦受累。他们以汗水与智慧,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书写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丽篇章。黄文秀,这位年轻的扶贫干部,放弃城市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在山洪暴发的危险时刻,她心系群众,不幸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充分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而上;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守护一方平安;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传递温暖与力量。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各行各业的人们团结协作,诠释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些时代的变迁与成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和勇气铸就的辉煌篇章。它们见证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让世界目睹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活力。
心灵感悟: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内心感慨万千、思索良多。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在个人成长历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这种精神的激励作用。每当遭遇困难与挫折,英雄们的事迹便浮现眼前,激励我勇敢面对,永不言弃。这种精神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同时,我深知我们这代人肩负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责任。和平年代虽无战争硝烟,但我们面临各种新挑战。在科技创新道路上,需如抗战先辈般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在国际竞争舞台上,应以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展现中国风采。
我们还应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承担起教育责任,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历史、铭记先烈,使抗战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展望未来:居安思危共筑国防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虽为时代主题,但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从“两弹一星”到航母下水,从歼-20战机列装到东风系列导弹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防实力实现质的飞跃。这些成就背后,是无数军人、军属、国防科技工作者等群体的默默奉献。他们远离家乡,舍小家为大家,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我的表弟,便是其中一员。他驻守祖国边疆,那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他从未有过怨言。每次与他通话,我都能感受到他对祖国的忠诚与对军人职业的热爱。他说,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与使命。正是有像表弟这样千千万万的军人,我们才能在和平环境中安心工作和生活。他们是新时代卫国戍边的钢铁脊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重。
同时,全民国防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因身处和平年代,便忘却战争的残酷与国防的重要性。每一个公民都应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积极履行国防义务。在我们身边,不乏此类例子。社区组织国防教育活动,让居民了解国防知识;学校开展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国防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历史,是为更好地前行;缅怀先烈,是为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时代的沧桑巨变,抒发内心的感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王传钧,男,济宁港航梁山港党群部主任,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企业家日报》《中国水运报》《现代物流报》等多家媒体特约记者,著有《写好新闻 给你6把金钥匙》《搞活宣传 送你6个锦囊》等多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