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他曾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在当时人才济济的黄埔军校中领尽风骚,一度被誉为黄埔第一人。25岁英年早逝的蒋先云,在黄埔军校这个革命摇篮中实现了投笔从戎的人生重大转折,以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其短暂而光辉的生命历程中,践行了亲爱精诚的黄埔校训,兑现了为国家、为人民,不爱钱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网 黄埔杂志 作者:史兰
2018-01-30 14:01
1937年秋,我在南京的三民中学毕业后到上海投考同济大学。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当天,我正在上海吴淞口附近的江湾参加考试,眼看就要得到考卷,突听“砰”的一声,教室门猛然撞开,一位监考负责人急切地宣布说:“时局紧张,日本人步步进逼,现在宣布考试停止,请大家迅速离开。”从此,我的大学梦被粉碎了,中国人民的平静生活被日本人的枪炮、刺刀和炸弹完全破坏了。...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张义声
2018-01-26 15:01
1942年4月,我从成都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毕业,分配到第六战区江防部队九十四军炮兵团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团驻防宜昌,正利用战隙整训。休整数日后,炮一营奉命随一二一师向沙市出击。当时一营三连调七十五军,乃由我连增补。因是山地且道路被破坏,骡马难行,故将骡马留驻后方,山炮分解成部件,由四人抬一件向刘家湾、松滋、公安挺进。在公安曾配合一二一...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宗天颖
2018-01-25 16:01
在中国近代,有一所军校名扬海外,它曾被列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也被称为中国将帅的摇篮,它就是黄埔军校,一所具有传奇色彩的军校。本文试图解读一下它的传奇和成因。一、为什么黄埔军校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合格的革命军人?1924年10月15日,黄埔第一期学生入学不到五个月,就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学生军气势高昂,战斗力极强,仅用一天时间就消...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史兰
2018-01-23 16:01
白崇禧为第六分校第十五期毕业同学录题词冯玉祥为第六分校第十五期毕业同学录题词1926年两广统一后,李、白、黄派人到广州学习黄埔军校办学模式和经验,双方协商后由军委会决定在南宁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简称南宁军校,以李宗仁为总负责人,此后双方无实质往来。南宁军校共办八期,第一任校长俞作柏系李宗仁任命,此后历任校长均由广西当局...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凤介生
2018-01-23 16:01
汤澄波我珍藏的黄埔政治讲义姊妹篇旧书网有个名为宝贝的店铺,专营韩国书籍。浏览其店发现两本黄埔早期原版政治讲义书,分别是《中国国民党与劳动运动》,编纂者为恽代英;《中国国民党与农民运动》,编纂者为汤澄波,堪称姊妹篇。两书均于1926年9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排印出版,封面钤兰色天道教藏书印,其中一本还有京城府庆云洞八八番地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单补生
2018-01-23 15:01
罗家模,1906年农历3月18日生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石羊镇。罗家祖辈为白盐井煮盐灶户,其父罗群桂是清末举人,共生有五子,家模排行老三。罗群桂家教严格,他希望儿子们都能认真读书,将来成为国家之材,故分别取名为家轼、家楷、家模、家材、家梓,可见其望子成才之心。罗群桂中年时不幸去世,其妻李桂芝承担起养育儿子的责任。在她的严格教育下,家模之...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 罗用龙
2018-01-21 14:01
1938年春,中国军队八十九军奉命留在苏北“孤岛”上建立敌后根据地,执行袭扰、牵制日军任务。为适应部队补充的需要,成立八十九军干部训练班,下辖军官和军士两个大队。军官大队以训练军官佐属为主,军士大队以训练班长、文书、军需、军械等上士为主。班主任、副主任由军长、副军长分别兼任。具体工作如教官的选聘、招生、调训、训练计划、课程实施、毕业...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邓永顺
2018-01-21 14:01
黄埔军校在我国革命史和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梳理思考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性贡献,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民族凝心聚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黄埔军校为形成民族抗战精神发挥了凝聚作用抗日战争是火与血的洗礼。非有民族抗战精神的凝聚,决不可能驱除日寇,还我河山。黄埔军校自建校起,始终以民族精神、革命精神为指引,为全民族进入抗敌御...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欧阳维
2018-01-21 08:01
抗日战争期间,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李桂丹,于1938年保卫大武汉的“二·一八”空战中英勇殉国。李桂丹是黄埔学生中的佼佼者,笕桥航校的高材生,卓越的空战指挥者,技艺超群的飞行员。这位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生于1913年12月1日,辽宁省新民县公主屯人,8岁时不幸丧父,由慈母抚养成人。在他就读辽宁省成城中学时,一直是德、智、体俱优的好学生。1929年高...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郁勃
2018-01-20 16:01
黄埔军校第1期,在1924年3月入学,6月举行开学典礼,11月宣布毕业。但迟到次年5月才发给毕业证书,6月第3期快要举行开学典礼之前几天才正式补行毕业式。第1期毕业生计635人。黄埔军校毕业生,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堪称典范的群体,而第1期毕业生更是这个群体“塔尖”中的精英,他们作为“黄埔系”中的“大哥大”,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埔资历和军阶晋升资...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官网 《黄埔》杂志
2018-01-20 15:01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机器工业革命风云际会,狂飙突起。中国文化领域有两个重要历史性变革,一是文言文变为白话文,二是木刻版变为铅字印刷,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深刻影响着出版业,众多报刊杂志、书籍以前所未有的出版速度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应时而生的黄埔军校,不仅在政治、军事教育方面都走在时代潮流前列,在文化领域也是当仁不让...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官网 《黄埔》
2018-01-20 15:01
南堤2号门前自挂出了黄埔军校筹备处的牌子后,门里门外开始忙碌起来,人群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市内的大街小巷也贴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个《招生简章》。(1)名额分配、报考条件和招生工作关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招生和生源,军校筹委会决定在全国19个省进行招考。1924年2月10日,拟定招生名额为324人。分配各省区招考学员名额: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官网 《黄埔》杂志
2018-01-20 14:01
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中央军校)曾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央军校在大陆的发展,历时21年之久,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则为该校发展的最重要时期。这一期间,它不仅为南京国民政府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初级军官,基本奠定了国民党军事干部队伍的基础,而且也为蒋介石培植嫡系势力提供了重要基地,对于蒋介石实行其独裁专制统治具有重要意...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官网 华东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华路 撰稿
2018-01-20 14:01
史学界对黄埔军校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视,本文就近年黄埔军校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做些综述,以纪念黄埔军校建立80周年。黄埔军校创办的背景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学者们大多认为,这是孙中山总结吸取以往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王宗荣、王素梅指出,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只是拉拢、依靠一派军阀去攻打另一...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官网 秦立海、阚和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2018-01-20 14:01
黄埔军校的第一至第六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有中共党员在军校工作和学习。为研究黄埔军校共产党员与党的组织的历史情况,近年来我对黄埔军校前六期的党员作过一些考查,现将目前所能辩认的前六期的中共党员(可认是黄埔军校教职员或学生,且为1927年夏秋以前已加入共产党者)的名单开列如下,并对各期党的组织情况略作说明。其中会有许多错漏,敬请识者批...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曾庆榴 撰稿 载黄埔军校旧址博物馆
2018-01-20 11:01
黄埔军校因校址改变,在大陆有黄埔、南京、成都三个时期。有9期在南京入学或毕业的学生,即五至十三期,是黄埔军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蒋介石视“黄埔系”为人力资源宝库,非常重视黄埔军校的建设。1927年4月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定都南京后,5月就开始筹备以原广州黄埔军校为基础的预科军官学校,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8月12日,蒋介石下野,筹备工作也就停顿...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2018-01-20 11:01
广州地区的非正式分校自黄埔军校创立后,曾最先在黄埔岛内设立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区内设立省分校。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机构,实际上不是分校。正式建立的分校,应该从1925年的潮州分校开始,继而在1926年-1927年间,在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增设分校,因地取名。在民国14年3月,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2018-01-20 11:01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有着刻画很深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各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23期,本校(总校)毕业学生计有52438人。由于这一期间处在特殊的战争环境,前线急需基层指挥员,黄埔军校在各地还开办了多所分校,学员、学生受训时间普遍较短,学期比较灵活,有的甚至仅有两三个月,在学会某一项兵科技术、战术后即算是毕业。因此,从分...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2018-01-20 10:01
武冈分校原称武汉分校,初创于1927年,旋即停办,继于1929年复行成立,至1932年归并南京本校。1936年1月,复由陆军整理处军官教导团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钱大钧为分校教育长。1938年春由湖北武昌迁往湖南邵阳,后迁武冈,再迁湖南会同。分校学生由第十四期开学(1938年2月)起,至十八期毕业(1944年3月28日)止,共计训练11个总队(第十四期第...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单补生
2018-01-20 09:01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