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已经70多周年,70年弹指一挥间。父亲一生都不善言谈,低调做人,从不张扬,这是父亲的一贯作风。但老爷子总是教育我们:战争年代上战场打仗就要不怕死,要有‘马革裹尸还’的精神,和平年代要做好事不求回报!这是老爷子一生做人做事的座右铭,也是我们家的家风,是值得我们子女毕生学习和效仿的。听从卫立煌母亲的建议,报
来源:抗战图书馆
2019-01-12 10:01
坐在我面前93岁的老人孱弱苍白,因为生病,说话不能连成一气。访问时,我得常常估摸着说完他的下半句,或者把他的话重复一遍等他点头。他的太太和女儿在边上不断地帮他回顾,访问才连续着。这屋子虽然整洁却显得简陋、狭小,令我难以相信住在这里的是当年的抗日远征军少校参谋。墙上挂着他的少校像片:英俊轩昂,眼神里透出机敏和不屈。我对着眼前的他
来源:作者: 海伦
2019-01-12 09:01
人物简介:宋天鹏(1920年8月-2009年4月),大连抗日同盟会创始人之一;解放后历任:大连市公安局政保处长、文保处长、大连海事法院筹备组负责人、大连远洋运输公司纪委副书记。一九四一年,我在大连寺儿沟兴顺盛茶庄当会计,后因不堪资本家的压榨剥削,遂决定辞职,准备独自经商。此时的大连,正处于日本军国主义更加凶恶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之下
来源:作者: 宋天鹏 宋进文
2019-01-11 16:01
《我的抗日生涯》黄埔大理干训团 林沛先 撰稿时间 二00七年四月十日黄埔抗战老兵林沛先重访龙陵战场林沛先,男,汉族,现年八十二岁,四川省会理县鹿厂镇兴隆村二组农民。学籍:黄埔军校大理干部训练团。军籍: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团第一营少尉防毒军官。(一)一九四二年秋天,当时,我是四川省
来源:林沛先
2019-01-11 14:01
川军师长何翔迥戎装照片何翔迥(1907-2001)别名嘉惠,四川营山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22期山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民国川军邓锡侯部将领。曾任川军45军,47军团长、少将参谋长、副师长、代理师长,川康绥靖公署办公室少将主任。1949年起义。曾任邓锡侯部第28军特务大队大队长,1933年参加围剿红军,1941年任第45军参谋长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2019-01-11 14:01
抗战初期,日军在洋泾角村大屠杀的暴行,我早就听说过,但了解不详。为了真实地记下这笔历史血债,我于1987年5月、7月三次去洋泾角村进行了调查访问。洋泾角村在什么地方呢?打开苏州地图,你就可以看到:在苏州城北郊,地处锡沪公路和苏虞公路交叉点的东面,有个小村子,这就是洋泾角村。从洋泾角村,越锡沪公路稍南一点,有沪宁铁路(当时称京沪铁
来源:苏州史志 作者:樊泱
2019-01-10 16:01
我父亲李根源于1923年反对曹锟贿选,退出北洋政府后,寓居苏州。从这时起,到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日寇侵占苏州止,他一直住在苏州,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他对苏州具有深厚的感情。他出生于云南腾冲,但把苏州当做是第二故乡。1950年6月,他从昆明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之后,曾回到苏州,小住数月。他在苏州可记之事颇多,现回忆
来源:苏州史志 作者:李希泌
2019-01-10 15:01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有幸随丰县政协的杨化民先生征集采访抗战时期的史料。回忆起来有两则很有意义特录记于此,已避免人亡史佚。一、花冈暴动多年前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有关花冈暴动的消息,讲的是抗战末期,日寇因劳力缺乏,就在中国抓捕华工,强迫到其本土的花冈町去服苦役,很多同胞在这里累死或饿死。一九四五年夏,不堪忍受的同胞,自发组织
来源:徐州史志
2019-01-10 09:01
铜山西部,即今汉王以北,含大彭、刘集等诸镇,抗日战争时属第五区,这里活跃着多支地方武装,日军称国民党及民间武装为游击队,称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为八路或毛猴子;投靠日寇的地方伪军群众称小防队。解放后,由老干部、老党员等撰述的反映铜西、铜北抗战的历史资料和回忆录等多为中共湖西根据地抗日反顽情况回顾,而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史料很少得到
来源:徐州史志
2019-01-10 09:01
近日,笔者专访了鲁西细菌战的揭秘者崔维志,从他那里了解到了揭秘该细菌战的来龙去脉。1993年6月的一天,在山东临沂市政协文史处工作的崔维志和妻子唐秀娥为征集《山东抗日战争纪实》的文史资料来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当他们翻开国民政府尘封的案卷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日军曾于1943年秋天在山东卫河流域实施过一次大规模的
来源:文摘报
2019-01-09 11:01
9月2日,济南市育贤四小的学生们和老八路军一起拼接65红心图案。9月3日,重庆展示新征集的照片。照片反映了1940年3月,在重庆近郊,人们在搬运一架被中国空军击落的日军侦察机残骸。当日,一批近期从重庆市档案馆和民间寻找、征集到的黄山空军烈士公墓相关史料在空军抗战纪念园展出。9月2日,老战士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卫国战争纪念馆观看《伟大
来源:红网
2019-01-09 10:01
口述:刘钢 整理:车少远我今年92岁了,年轻那会参加过甲子山、大青山、烟台、青岛等等诸多战役,也算是九死一生。1978年离休,这么多年,每天在家习惯看看报纸、电视,翻一翻iPad,通过这些媒介了解最新的时事动态和社会热点。每每想起当年战火硝烟的岁月,尤为珍惜现在的生活。社会在发展,多么希望自己再年轻一次,为咱们这个国家的建设出一份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19-01-07 15:01
口述人简介:刘钢,原临沂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23年出生,1939年3月入党,同时参加工作,任莒南县委宣传部干事。1939年11月入伍。历任抗大学员、侦察员、班长、指导员、守备区干部部部长等职。1978年6月离休。1947年荣立四等功一次,1955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采访札记:刘钢虽然今年已是92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19-01-07 14:01
口述人:赵中林一天没吃饭找到部队要参军1939年,麦子黄了的时候,12岁的我参军入伍了。入伍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穷,家里只有一个光棍叔叔和我一起生活。我母亲是从外面来我们村要饭,别人介绍后就和父亲在一起了。结婚后,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三个,我下面还有妹妹和弟弟。因为条件差,母亲在生完我弟弟后,月子里喝了凉水生病去世,还不满月的弟弟
来源:临沂文明网
2019-01-07 14:01
琅琊新闻网6月24日讯 (记者 徐珍) 1945年1月16日,22岁的高文汉参加了八路军。入军不久之后他就进入第三野战军8纵26军78师鲁中军区特务一连成为一名侦查员,主要负责深入敌军侦察敌军的所在位置、人员数量、火力配置以及对敌方重要军事设施进行侦察破坏工作,从而为我军作战提供详实的作战信息。近日,当记者再次来到临沂市沂南县界湖镇徐家独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19-01-07 14:01
口述人简介:李桂芳,1925年出生于临沂市沂南县南岩路村,14岁担任村妇救会长。革命胜利后,李桂芳成了沂南县妇联第一任会长,1984年,从临沂地区民政局副局长职位退休。1992年3月,李桂芳被省妇联、省民政厅和省军区政治部评为山东红嫂,同时被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我的父亲和母亲主要给地主家做工维持一家人的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19-01-07 14:01
快70年了,我为战友立的那块墓碑还在吗?渝北区新南大道尚源印象小区8幢住户胡俊杰痴痴望着东面,仿佛自言自语。胡俊杰已经87岁,是当年300万出川抗日的川军将士中一员。川军健在将士已不多胡俊杰的儿子胡新生59岁,是康明斯发动机公司生产总监。胡新生说,父亲1939年参军,随即出川到第九战区所辖湖南、江西参加抗战。参与了第二、第三次
来源:西陆网
2019-01-07 14:01
张玉萍在讲述那段拥军抗战的岁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在前方战场浴血奋战,而妇女则在后方为战士们筑起抗日卫国的坚实后盾。她们不仅为我军提供了安全的后勤保障基地,源源不断地送去急需的军需用品,而且不畏艰险,及时传递敌情,不断动员各方民兵并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极大地增强我军的后援力量,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其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19-01-07 14:01
口述:李美林 整理:车少远家庭贫困11岁参军入伍 部队留下半袋救命高粱1939年2月的一天,坊上村来了一支部队,对村里人特别客气,见到长辈就喊大爷、大娘。部队上的几名战士到我家和我父亲商量后,在我家支了口大锅烧水。劈柴提水,战士们忙个不停,柴火烧得啪啪响。我呆呆地想这是什么队伍?后来我问烧水的大兵你们是哪伙的?对方说是八路军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19-01-07 14:01
杨希月向年轻人讲述拥军支前的往事。口述:杨希月 整理:车少远帮军烈属砍柴、挑水、推磨,照顾老人1921年,我出生在临沂尤家埠子村,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当时全村村民接近千人。从1938年小鬼子占领临沂到咱们的队伍1945年解放临沂,这期间要说打鬼子,我们村不少中青年纷纷参军,没当兵的男人也都相继参加了支前队伍。
来源:临沂文明网
2019-01-07 14:01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