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盐垦中学开学了。我和二姐家琤背上了背包来到学校读初中一年级。没能念完小学的我,是多么高兴啊。一盐垦中学的校舍是借用鼎丰公司的全部房屋,门前是一条大路,路的两边长满了刺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白花,很是好看。进了门楼,是类似四合院的平房,南面一排大房间兼做饭厅、礼堂、文娱活动室和晚自修室。东面的两问小间是女生宿舍
来源:《盐垦中学》
2018-10-01 16:10
五十年前大王庄,一园桃李竞芬芳。几经血雨腥风后,小树株株成栋梁。读着罗平同志于十年前为《路西联中校史》写的题诗,我仿佛回到了梦魂萦绕的大王庄。六十多年前的情景在我的脑际闪现,有时依稀,有时清晰,时光好像倒流回到了战火纷飞的1943年。一听说我们要到联中去,我和李广甫、魏锡聪、魏怀香等十几位6年级小学生,都哇哇地哭起来了。
来源: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2018-10-01 16:10
《前线》的演出,是苏中公学文化生活中有影响的一件大事。如今,当时的情景还常常浮现在眼前,起我清晰的回忆。《前线》是苏联著名剧作家考涅楚克写的三幕五场话剧。它描写苏联卫国战争中,某方面军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骄傲自大,不愿学习,任用吹牛拍马的糊涂虫,以老经验指挥现代战争,使战区遭受重大损失。年轻的军长欧格涅夫具有改革精神,善于
来源:《苏中公学校史》
2018-10-01 15:10
在我的母校——苏中公学建校60周年之际,回顾当年我从沦陷区苏南无锡冲过日寇与伪军的道道封锁线,来到宝应固晋——苏中公学所在地的艰险经历,至今历历在目。仇恨燃烧杀敌人那是1945年3月,日寇、伪军在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进行残酷的扫荡。一次,伪军十余人来到锡北抢劫老百姓的财物,后来到东房桥街上的小饭店吃饭,我时年十七,
来源: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2018-10-01 15:10
早在30年代就已经名扬中外的音乐家贺绿汀教授,40年代初在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时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1941年8月在苏北新四军军部(江苏阜宁县农村)成立。不久,贺绿汀教授就来到了我们的团部。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是初次见到贺教授,但我们许多人对他是早就熟悉了。他的一些电影音乐、电影歌曲,我们听过,他的一些抗战歌曲,我们
来源:《新四军的艺术摇篮》
2018-10-01 15:10
陈同生同志和朱达章同志是我们建大在新铺时期文教系的正副主任和授课老师。这两位老革命在建大任职期间给战友们和同学们留下的可敬可佩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然而,使人悲愤的是,这两位老革命竟先后为反革命残害丧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朱达章同志是1946年在临沂山东大学工作期间被特务扼死于枯井之中;陈同生同志于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来源:《华中建设大学校史》
2018-10-01 14:10
洋包子下乡接受革命教育回首当年在华中建大学习时的革命生涯,这个六十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使我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生长在上海的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喝的洋墨水成长起来的。当时我在上海沦陷区,受到抗日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学时受到王任叔、郁枫等几位老师的影响,不甘做亡国奴,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我自己偷偷地阅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8-10-01 14:10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每当我回首往事时,《庄子》上的这句格言就油然浮现在我的脑际。许多近年来遇到的人和事,转眼就淡忘了;而对于在华中建设大学度过的时光,却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如今我已两鬓飞雪,遥想当年在建大受到的教益,却依旧铭记在心中。夜过封锁线昏黄的太阳渐渐沉到西边小山岗后面去了。一支不到四十人
来源:《华中建设大学校史》
2018-10-01 14:10
最难忘李三庄血战1943年春天,麦子刚刚秀穗。合德有一队日本兵调防东坎,三师首长下令,叫阜东总队去干掉他们。所在连队就在出东坎不远的李三庄设伏,天不亮进入阵地。 其时,一场春雨刚歇,设伏的乱坟场杂草疯长,战士个个浑身泥水。上午9点多,四五十个日军一到此处,双方就激烈交火。虽然我方出其不意,但日军仗着训练有素和火力优势,拼命反
来源:《盐城晚报》
2018-10-01 10:10
鬼子来了,烧杀抢掠少年时期,我的父亲长年在苏南打工,母亲裹着小脚,家里的农活主要靠我。虽然贫穷,但日子还过得下去。但自从日军来了之后,就不好过了。大约在1941年左右,驻扎在兴化的日军开始定期扫荡吉爱村。由于南京大屠杀早已传遍乡野,只要鬼子的汽艇一到,村民们就四下跑反。妇女先走,男人随后,家当、牲口根本顾不上。 鬼子扫荡都是
来源:《盐城晚报》
2018-10-01 10:10
无故挨了鬼子打家里很穷,我15岁就给地主家做雇工,一天的工钱也只能买斤把粗粮。地主家的事很多,一年到头有忙不完的活,不是挑水,就是耕地。为了给家里多挣些收入,我晚上从地主家回来,每天还要打一双草鞋,等打的多了,聚起来趁赶集时挑到街上去卖。 这家地主每月都要给伪保长送粮送草,这挑担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过去我见过几次鬼
来源:《盐城晚报》
2018-10-01 10:10
深夜投奔新四军1942年,17岁的我在地主家做长工。村子里常有新四军路过,地主不敢得罪当兵的,部队就常住在我做工的地主家中。 次数多了,我就和部队的指导员熟悉起来。有时候,我还帮新四军看着东家的动向,以防东家外出向日伪军告密。 小鬼,跟我们去当兵吧,当长工没意思,参军干革命才有前途。指导员给了他一个地址,让我想好后到盘湾东边的
来源:《盐城晚报》
2018-10-01 10:10
入伍三天就打仗少年的我在私塾年了四年。虽然家中品贫困,租种地主的田,但父母认定不识字要被人欺的道理,硬把我送进了私塾。 1942年秋收结束后,不满17岁的我报名参加抗日,被分配在模范班。部队发给我一支老枪、五排子弹以及其它生活用品。 入伍第三天,一批鬼子经过当地。于是,我们这些刚刚入伍的青年,仓促之下直接进入战斗。首长一声令下
来源:《盐城晚报》
2018-10-01 10:10
在日军眼皮底下剪电话线我的父亲王福玉,1940年11月投身革命,担任我党我军地下交通联络站站长。1946年6月,因叛徒出卖,王福玉被还乡团抓走,身受84处刀伤遇害;母亲王孙氏在抗日战争期间,长期担任地下交通员,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解放战争期间旧伤复发病故。我兄弟五人,除了老四其余全部参军,子孙参军报国代不乏人,四代人出了10个兵,是名
来源:《盐城晚报》
2018-10-01 10:10
1940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具有转折一时、革命一生的重要时刻。我是浙江宁波人,六岁那年来到上海,住姨母家上学。八 一三后,日寇占领上海,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激起广大人民特别是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慨。在上海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我们利用租界这个特殊环境与条件,悄悄地传阅着《西行漫记》、《大众哲学》、《中国怎样降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史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8-09-30 16:09
五十八年前,我曾有幸聆听少奇的教诲,虽然时过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欢迎会1940年,我怀着抗日救国的志向,走出了中学的校门,从如皋来到盐城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学习。记得在皖南事变后的一天,中队长通知我们,晚上参加欢迎胡服的会。我们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大家早就知道胡 服就是刘少奇。晚饭后,全体师生立即聚集到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8-09-30 16:09
抗大五分校的前身是新四军一支队创办的抗日军政学校。这个学校是1940年上半年,陈毅同志到苏北后指派我负责筹建的。我两次去上海,通过地下党动员和组织了一批进步知识青年来校学习。黄桥决战前,这个学校就在泰兴县的营溪正式开学了。1940年10月初,东进新四军一支队和南下八路军五纵队在盐城会师不久,大约是这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刘少奇同志还
来源:盐城新四军军部原址纪念馆筹备处供稿
2018-09-30 15:09
一涵同志去世已30多年了,凡是在部队做过学校工作的同志,每忆起她总是十分怀念。她那宽广博大的胸怀,温和刚毅的性格,冷静成熟的思想,热诚亲切的情感,感染着别人,温暖着别人,令人难以忘怀。在战争年代我和一涵曾两次共事,结下了深挚的情谊。第一次是在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1938年我从浙江到武汉,长江局决定我到新四军去工作,于是我带了一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8-09-30 15:09
学习革命的理论,努力革命的实践,既做群众的先生,又做群众的学生。这是彭雪枫校长为抗大四分校第一期学员毕业证书的题词。抗大四分校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在开辟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艰苦卓绝斗争中创建的。1938年9月29日,彭雪枫奉命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从豫南确山竹沟镇誓师东征,高举抗日大旗向敌后挺进。1939年1月到达豫东永城和皖北涡阳为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8-09-30 15:09
1943年,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仍然是很艰苦的。对于我们这些在抗大第四分校学习的基层干部来说,抗战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是有充分信心的,但是由于不了解整个国内外形势,什么时候能取得胜利,心中没有底。正在这时,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由准南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盱眙县黄花塘村的军部驻地出发去延安,路经淮北区时,特来学校视察。1943年11月27日上午,全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8-09-30 15:09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