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在亚士克野营整训期间,周保中等抗联将领坚持中国共产党党性原则,让中国共产党党旗飘扬在远东密林上空,以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牢牢把握部队的政治方向,成功配合苏联红军消灭日本法西斯的历
来源:国防参考微信公众号 2016-09-20 作者:于佰春
2016-09-20 09:09
原标题:听抗联老兵讲故事9月12日下午,在靖宇县龙泉镇龙东村,记者见到了89岁的抗联老兵黄殿军。老人的身体已不再硬朗,但思路清晰嗓音洪亮。一身军装的他,行立起坐间,依稀可见军人风骨。都说人老
来源:吉林日报 2013-09-17 作者不详
2016-09-12 15:09
第十七章五十五、枕戈待旦根据第一次伯力会议抗联与苏联远东军达成相互支援和合作的协议,从1940年秋冬季开始,抗联各部在遭到巨大困难和挫折之后,便开始陆续过界来到苏联境内。到1941年初,先后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6 作者:全勇
2016-09-11 15:09
第十六章五十二、伯力缩编进入1940年以后,日本人继续推行其治安肃正计划。按照这个计划,他们在以专用部队的讨伐做为‘经’,以警防队、行政警察、森林警察队、协和会归顺工作队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6 作者:全勇
2016-09-11 15:09
第十五章五十、大三角形1938年10月15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第3军政治部主任金策率队到达海伦后,便开始召集各远征部队领导人开会,具体研究部署在黑嫩平原的游击计划。为了加强对各军部队的领导,他们成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9 15:09
第十四章四十五、狗急跳墙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9 15:09
第十三章四十二、谢李归正日本扶植起了个满洲国,但对那些汉奸们并不放心。觉得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还得靠日本人自己。因此日本人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向满洲进行武装移民的计划。1932年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9 15:09
第十二章三十八、打老钱柜1936年1月,汤原县几乎变成了一座抗日队伍云集的大兵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汤原游击总队、联合东北反日民众救国军、自卫军支队的领导人李延禄、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9 15:09
第十一章三十五、联手破敌当珠河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军破坏、赵一曼被俘的消息传到吉东地区的时候,第4军军长李延禄和军参谋长胡仑正在第4军的根据地青龙沟。根据情报,他们知道日军下一步就要到来围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9 15:09
第十章三十二、率先整编在东北抗联的历史上,到底是先有第1军,还是先有第2军?由于第2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在第1军和第5军之间,所以他们与这两个军的联系也更为紧密。除了前面讲到的与第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7 15:09
第九章二十九、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时候,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发出了抗日救国的呼吁,是为有名的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国内外工农军政商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7 15:09
第八章二十六、百折不挠如果你要是真想知道到底什么叫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话,那只要看一下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建立抗日游击队的过程就会一目了然了。在经历了最初三次大的挫折之后,他们没有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7 15:09
第七章二十三、荆璞起事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宁安县一个名叫李荆璞的青年汉子的耳朵里的时候,一种不甘心当亡国奴的民族意识促使他决心放下祖祖辈辈一直传下来的锄把子,拉起队伍去和日本人拚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7 15:09
第六章十九、借鸡生蛋1931年11月,一支日军测绘队未经同意闯入了驻在延吉翁声砬子的原吉林省防军第13旅63团3营(该营的基本力量原是营长王德林带领的一支绿林队伍,后被延吉道九营统领收编为骑兵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7 15:09
《东北抗日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白山出版社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东三省,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志士仁人揭竿而起,抛头颅洒热血,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打响了波澜壮阔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1-09-18 (作者:刘一舟)
2016-09-07 09:09
抗联时期的周淑玲周淑玲老人向记者讲述当年峥嵘岁月。刘勇摄在沈阳城区东北部,沿崇山东路一北一南,分布着两处历史文化遗迹:一处是日军悍然发动侵略战争、中华民族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北大营;一处是审判过日
来源:光明日报 2011-09-18 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 勇
2016-09-06 10:09
↑在坐落于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内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内,参观者在观看反映抗联事迹的大型壁画↑黑龙江省尚志市的赵一曼纪念园■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的一支抗日武装,在冰天雪地
来源:刊于《瞭望》2015年36期 记者
2016-09-03 14:09
第五章(十四)十三条枪赵尚志不是党员了,但这并没有使他消沉下去。坚定刚毅的他对建立抗日武装的工作仍然是那么执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于1933年3月来到了在宾县一带活动的反日义勇军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3 10:09
第四章(十)特委书记九·一八事变后的第4天,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日军占领东北后东北党组织的任务。在这次会议上做出决议:号召与发动群众,开展罢工罢课与罢市斗争,进行游击战争,反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3 10:09
第三章(七)威名远播满天星,数不清,东边道,出英雄,抗日英雄无其数,杨靖宇数第一名。这是在东北的老百姓中间流传着的关于杨靖宇的民谣中的一首。细心的人会发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0-01-27 作者:全勇
2016-09-03 09:09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