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38年秋,在一次战斗中,我的左大腿负伤,因流血过多,一直处于昏迷中。当我醒来时,才知道是躺在一个老乡家的炕上。一个脸上爬满皱纹,下巴上长满胡子的老人守在我身旁。你可醒了,赵排长。
来源:《白山烽火》 作者:秦振同
2016-08-10 10:08
1938年秋,打从抗联一路军一师师长程斌投敌后,小鬼子真是得意忘形。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古隆一郎多次召见程斌研究讨伐杨靖宇的作战方案,妄想在今冬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杨靖宇和抗联一路军。由鬼子渡
来源:《白山烽火》 作者:秦振同
2016-08-10 10:08
夜已经很深了。王林翻来覆去咋也是睡不着,他侧耳细听妻子和那刚满10岁的儿子甜甜的酣睡声,悄悄地坐起来,但又慢慢地躺下。他也许太兴奋了,今晚游击队交通员老刘从山上下来对他说的那番话,他这心窝子
来源:《白山烽火》 作者:秦振同
2016-08-10 10:08
1939年,龙泉镇有个警察署。这个警察署的署长成年累月地拄个王八骨头①做的拐杖,横行乡里,无恶不做。老百姓当面毕恭毕敬地称呼他署长,背地里都管他叫王八棍。提起这个王八棍,左右乡邻没有不恨得咬牙
来源:《白山烽火》 作者:安美子
2016-08-10 09:08
陈翰章他虽然衣衫褴褛,靠吃树皮、饮雪水维持生命,却屡建抗日奇功,打得日伪闻风丧胆,被民众誉为镜泊英雄,令日伪惊为满洲之虎;他创造的战例,是东北抗日联军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又被收录
来源:凤凰历史
2016-08-09 15:08
1933年腊月的时候,独立一师在杨靖宇将军指挥下在三源浦打了一个漂亮仗,把邵本良部队一个王牌连端了窝。这下可气坏了邵本良,他调集了上千人马紧紧咬住杨靖宇的部队不放,一直跟到老龙岗山下才停下脚,在山
来源:《白山烽火》 作者:宫玉梅
2016-08-08 16:08
在长岗战斗中,抗联打了大胜仗。杨司令为了活动方便,就把队伍化整为零,分成好多个小股,到各处打鬼子。杨司令亲自带领五百名战士朝?江西排子奔去。当他们走到大青沟时,就和鬼子接上了火。这一仗打死了不
来源:《白山烽火》 作者:于济源
2016-08-08 16:08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锦绣河山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侵略军疯狂地掠夺东北的资源、财富,大肆屠杀勤劳勇敢的东北人民,日本侵略者残暴的罪行激怒了富有反侵略斗争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09-12-22 作者:李挺
2016-08-08 09:08
海蛟现在居住在牡丹江市郊区谢家沟的陈万庭老人已经96岁了,虽然耳朵已不太管事儿,但说起话来却还算流利。9月3日,在自己家的土炕上,老人讲起了当年给抗联送情报的经历。九·一八事变后,陈万庭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09-12-23 栗文 摄影报道
2016-08-05 15:08
抗战不仅是8年,而是14年。我们要为那些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找回他们应得的尊重和历史记忆。在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李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今年已经88岁的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李敏当年只是一
来源:新华网 2012-05-03 作者不详
2016-08-05 11:08
李在德(94岁)口述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整理编者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自2012年初开始,先后在北京、辽宁、黑龙江等地,对10余位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和抗联子女进行了口述史访问。这些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7-09 作者不详
2016-08-05 10:08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来源:《浪淘沙》2001年第十期 作者不详
2016-08-04 15:08
老兵档案:李桂林,男,1924年4月出生在黑龙江省肇州县李家粉坊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丧母,7岁丧父。1940年8月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一仗下来,我们200多人,打得只剩了15个人,其中还有12人负伤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5-07-26 作者不详
2016-07-29 09:07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胶县何庄,以后逃荒到黑龙江省东宁县。我七岁时家又搬到饶河县大带河沟里。1934年,日本鬼子占领了饶河,就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里,我嫁给了李家,那年才十五岁。后来沟里来了葆满队宣传抗日救国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6-07-25 15:07
每当从媒体上看到、听到对东北抗日联军丰功伟绩的赞叹,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后,我的思绪常常如潮水般奔涌——我的爷爷杨靖宇曾为灾难深重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爷爷原名马尚德。19
来源:人民网
2016-07-25 14:07
宜宾碧涛连云天,芳心壮志赴硝烟。越江跨海战敌寇,别夫离子斗凶残。白山永记红袖泪,黑水难忘巾帼面。甘将热血沃中华,苟且偷生无容颜。赵一曼(1905-1936),女,四川省宜宾县人,民族英雄,著名抗日英烈,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16-02-19 作者:韩英伟
2016-07-22 15:07
图为赵一曼和儿子。这张照片是1928年赵一曼从苏联回国后在上海拍摄的。新华社发一身粗布红衣、一把手枪,骑着一匹白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如火如荼的战场……这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中一位女战士真实的形象。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7-21 作者:吴晓颖
2016-07-22 15:07
2月26日,是一代抗日名将杨靖宇诞辰100周年的日子。1940年2月23日,孤身奋战五昼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壮烈牺牲。凶残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又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
来源:《城市信报》2005年2月28日 作者不详
2016-07-22 15:07
我们弘扬杨靖宇精神,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简单的基于对既往激情岁月深切怀念而产生的抗联情结,而是由我们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弘扬杨靖宇精神是应对经济全
来源:《河南日报》 2014-12-26 (作者:王长海)
2016-07-22 15:07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根本没和平,黑暗光明生死线上斗争来决定。崛起呀!中朝民众,万不要再酣梦,既有血又有铁,只等着去冲锋!
来源:中国驻马店网 2014-12-26
2016-07-22 15:07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