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寇大举侵华的战争危机已十分紧迫也十分明显。中日必战,这是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由于敌强我弱,若战端一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必暂陷于敌手,这也是可以预见的现实。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国民党政府理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规模的以弱抗强的民族自卫战争作好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准备,其中包括对东南地区高校的内迁与...
来源:经盛鸿
2018-08-06 16:08
193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为抗大前身)。1936年6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毛主席、周总理、张闻天出席并发表讲话。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成立后,毛主席任校政委,而正副校长都是后来的开国元帅...
来源:新浪看点 ,作者:疾风看少年
2018-08-06 16:08
90%的大学内迁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面对强敌,国民政府提出以空间换时间,即所谓苦撑待变。因此,也就有了近乎不可能的大撤退——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政府内迁、工厂内迁、企业内迁、学校内迁、文物内迁等。如此大规模内迁,衣冠西渡,没有丧失战斗意志,固然很不容易;而西南大后方接纳和安置了大批内迁的机关、工厂、学校和人口,保存和发展了抗...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8-06 16:08
中央大学在校生从1937年度的1072人,到抗战结束前的1944年度,达到3837人;教授、副教授从1937年度的133人增到290名。对于大学来说,规模不等于水平,更不等于贡献;但无论如何,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被战火摧毁,反而越战越强,这点很让人欣慰。14年抗战,中国大学不仅没被战火摧毁,还发展壮大,这实在是个奇迹。据史家称,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全国专科以...
来源:腾讯文化,陈平原
2018-08-06 15:08
日军发动进攻武汉的作战后,继上海的民族工业大迁徙后,中国倾尽举国之力的又一场大迁徙开始了,这一次的目的地是四川。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六日马当要塞失守,国民政府即刻下令拆移武汉的工业设备。工人们喊着号子,把从上海运来的沉重设备拆卸搬运,再次转上船只或火车。除了一些工厂沿陆路迁至湘西、湘南、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外,大部分则沿长江水路向...
来源:大鹏说书
2018-08-06 15:0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西南约十公里的卢沟桥进攻中国驻军,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7月17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国共达成合作,中国人民开始抗日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
来源:范祖德
2018-08-06 15:08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西南联大校歌西南联大是一所肇始于国破家亡之秋,成长于多苦多难之时的空前绝后的学校。它全部的寿命,于1937年1...
来源:梁吉生
2018-08-06 15:08
生存困苦艰难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国民经济窘迫,河南大学的经费开支也非常紧张,师生们患难与共,克服一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尽最大可能保护学校财产。河南大学虽经几次搬迁,但一直坚持按国家对大学的要求去办学。其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的机构虽先后两次进行过裁并,但其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严格有序地进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学每...
来源:大河网
2018-08-06 14:08
1934年9月1日,江苏省府在镇江成立了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首倡医政,实行医学与行政并举,预防与医疗并重,中医与西医结合。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铁蹄逼近南京,江苏省立医政学院被迫西迁,途中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改组为国立江苏医学院(简称苏医)。西迁途中,学校在战火中培育医学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战地救护和流行病防治,走过了一段负重奋进、可歌...
来源:王重阳的博客
2018-08-06 09:08
全面抗战八年,烽火连天。彼时,炮弹、牺牲,中国大学在艰难困苦中愈发强大。彼时,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中国大学内迁,有保全国家元气之目的。然而,必须承认,这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大学大迁移,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强烈释放。这张抗战时期主要大学迁移图基于以下两点而为之:一是迁徙路程较长,一是对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文...
来源:光明网
2018-08-06 09:08
从进入近现代中国的短短数十年间,法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散到精,产生了诸如吴经熊、蔡枢衡、史尚宽、谢怀栻、潘汉典、王名扬等有着广泛国际影响力等一批饱学硕儒,更是当下学者不能望其项背的学术典范。上述学者之所以成功,不可不谈及当时的法学教育之功。翻阅中国的法学教育史,民国时期的法律教育严格而高质高效,民国法学家严谨而博学多识,更...
来源:中国法院网
2018-08-04 16:08
抗战之初,国民政府曾设想组成东南、西北、西南三个联合大学,以拯救沦陷区高校,维持战时高等教育,既有联合办学的实际考量,亦有共赴国难的象征涵义。不过,东南联大胎死腹中,西北联大先合后分,唯有西南联大苦撑三年之久,教育部乃至最高当局当然不会坐视硕果仅存的教育合办事业就此解体。西南联大首当其冲要面对的就是吃饭(经费)问题……分校之声再度...
来源:人民网
2018-08-04 16:08
抗战期间,为躲避日机轰炸,西北医学院进行了两次迁移:第一次从西安迁移到汉中南郑县(现汉台区)城区内;第二次从南郑县城内迁移到东郊马家庙、黄家坡、文家庙一带。但两次迁移仍难逃日寇魔掌。从1937年冬至1944年9月,日机共对汉中进行26次轰炸,军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据医学院1945年8月7日上报材料:从1937年下半年至1943年,共损失房屋366间、器具7296...
来源:杨龙
2018-08-04 16:08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山西抗战失利,日本进逼风陵渡,西安西郊机场三次遭受日机轰炸,刚开学4个月的西安临时大学教学秩序遭受严重干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令西安临大南迁汉中。西安临大成立准备迁移事务委员会(下设布置、运输、膳食委员会)进行筹划,全校六大学院师生编为一个大队,由徐诵明担任大队长,军事教官任队附,设参谋团指导...
来源:杨龙
2018-08-04 16:08
蹇先器,字孟涵,贵州遵义人,生于1893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 1920年8月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立皮肤花柳科并被聘为教授,1927年9月任主任教授,成为我国皮肤性病学奠基人之一。1931年11月至1932年2月,由北平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各科主任公推蹇先器教授任附属医院院长。1932年9月被聘为附属医院院长。1934年10月至1935年2月被聘为附属医院院长。1935...
来源:杨龙
2018-08-04 16:08
1939年,毛泽东得知黎锦熙在城固西北联大任教,曾从延安寄赠新著《论持久战》一书给他。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马师儒(时任西大文学院院长,后任校长)时,曾嘱托马师儒:返陕南后,请代我问候我的老师黎邵西先生。黎锦熙来到城固县不久,就提出抗战救国,倡议修志。黎锦熙写了《城固县志续修工作方案》,这是他的方志理论奠基性著作。他还先后参与组织洛...
来源:和谐网
2018-08-04 16:08
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同时成立,只不过西北联大的名字只存在了1年4个月,加上前期的名字西安临时大学,也只有23个月。但是,合组成西北联大的几所大学,在西北地区整整坚持了8年,盼来了抗战胜利。而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由西北联大带到西北地区的大学和大学教师,这些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时之选,却大多留在了条件异常艰苦的西北地区,与黄土...
来源:《 光明日报 》,方光华
2018-08-04 16:08
联大,几乎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齐名的还有一所西北联合大学。多少年来,当西南联大声誉隆起,西北联大则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鲜为人知。尽管仅仅联合了一年,西北联大却孕育衍生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础——如今中国西北不少知名高等学府,都与这所短暂的大学血脉相连。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西北大学校园里的那...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18-08-04 16:08
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有高等院校108所,大多数分布在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这些院校的大多数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1937年7 7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时间,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一些著名的大学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和文学院分别成为日军的警备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天津被占,日军炮轰八里台...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8-04 16:08
西北联大的领导体制为校务委员会制。由原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等组成校务委员会,上述3人为常委,管理校政。学制一般为4年,医学院为5年。此外,还附设大学先修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一年,成绩优良者,可保送上大学。其他中学毕业生则需经过国家大学统一考试才能入学。1938年7月,工学院单独设立,称国立西北...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8-04 15:08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