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丹(1914―1938), 辽宁新民人。李桂丹身为中国空军军人,抗战期间英勇杀敌。与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在抗战初期的空战中,曾先后击落日机8架,战绩辉煌。被国民政府授予二级云麾勋章。在武汉保卫战中,仅其1人即击落日机3架,也在激战中不幸被日寇击中,壮烈殉国,时年24岁,当时为空军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人物生平李...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1 08:06
高鹏振(1897—1937),1897年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英城子乡朝北营子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里。1917年,新民县文会中学毕业后,进沈阳文会书院读书,不久辍学。先在自卫团里当差,因厌恶官场,辞职后,曾参加绿林组织,杀富济贫。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高鹏振以旧部为基础,联合其他绿林好汉,于1931年10月,组织了抗日队伍东北国民救国军,高鹏振任司令,...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31 08:05
郝贵林(1900—1937),辽宁热河人,曾任哈东支队司令部政治保安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完整团第4团团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牺牲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4师师长。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人物生平郝贵林,辽宁热河人,1900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时期,家庭生活尤为困苦,很小就去给地主扛活...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31 08:05
王凤阁(1897—1937),出生于辽宁省通化县(今吉林省通化市)。牺牲时任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9路军司令。人物生平王凤阁出身于教师家庭。幼读私塾。1916年,入通化县立中学读书,常以精忠报国的思想自励。1923年,投身东北军步兵第五十八团当副官。后来,因不满军阀混战辞职回乡。这也不完全是厌恶军阀间的混战,他家很有钱,要是划成分的话,绝对是大地主级别的...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30 08:05
苏剑飞生于1907年,卒于1935年。 牺牲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大队长。人物生平1933年9月,苏营被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同年冬,在蒙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会见杨靖宇,思想觉悟得到迅速提高。1934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主要率部在?江、抚松、桦甸、辉南一带活动,取得楼街湾沟、会全栈、老坡口等多...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9 09:05
金伯阳(1907—1933),出生于辽宁旅顺,毕业于旅顺师范附属公学堂。1925年考入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大连沙河口工场技工养成所做见习生,同年加入共青团。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4月27日的福纺大罢工。1927年赴哈尔滨,任北满地委交通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2月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1932年夏,两次去苏联参加远东赤色...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9 09:05
孙铭宸(1894—1933),别名孙耀祖,字光烈,号勤廷。牺牲时任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总参议兼第4梯队司令。1892年生于辽宁省清原县中寨子村一个中农家庭里,孙铭武、孙铭宸是同胞兄弟,又都是有民族气节的抗日爱国将领。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我东北三省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之时,他们揭杆而起,在辽东地区最早竖起了抗日的旗帜,打响了...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9 09:05
白子峰(1877-1933),男,名万财,字子峰,后以字行。1877年6月12日生于辽宁省开原县(今开原市)八棵树八道岗子。抗日救国军领导人。1933年农历八月十九,抗日英雄白子峰被日本侵略者杀害,时年56岁,牺牲时任辽宁抗日救国军第5路军副司令。人物生平白家是八道岗子村的首富,有土地740亩,白子峰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三,人称白三爷,40多岁时开始当家。白子峰...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9 09:05
张竞渡(1904—1932),字仲楫,奉天开原人。东北军少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校加少将衔),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早期抗战重要领导人,革命烈士。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入选民政部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人物生平张竞渡生于战乱之年,生年辽东家乡即遭日俄战争,国败民弱,饱受欺凌。其父张钺(1884-1924,又名张鉴衡,字戍秋),幼年家贫,但天资极优且奋发...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9 09:05
马兴周(1884—1932),188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厂峪村。1932年日寇侵占锦州以后组建讨日光复军。1932年9月21日,在辽阳城南石厂峪村西黄岭子与日伪军交战中不幸牺牲,时年48岁。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人物生平马兴周,1884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过半年私塾,成人后以农为业。奉系军阀统治时期,被...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9 09:05
卢广伟(1903—1944),国民党陆军少将。辽宁凤城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在东北军任职。1928年任陆军第一零五师骑兵团团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上海淞沪会战,后升任骑兵第八师第三一五旅少将旅长。1941年升任骑兵第八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日军大举进犯中原时,时任骑兵第八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的卢广伟奉命在颍上狙击日军,在激战时中弹牺牲。...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8 08:05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6 09:05
白福厚烈士 白福厚,1913年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小堡黄家屯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曾读过四年私塾。1922年,全家逃荒来到黑龙江省绥滨县安乐屯。因家境贫寒,白福厚刚刚能干活,就参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起初在家里帮助父亲种地,年龄稍大一些,便给地主扛活。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短短四个月内,东北大好河山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年轻...
来源:中华英烈网
2018-05-24 11:05
白乙化(1911—1941),字野鹤,满族,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经校方同意,保留学籍回家乡抗日。1932年5月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由于他好穿白衣,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人称小白龙。 1935年参加一二 九学生爱国运动,被誉为运动中的虎将。 1939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晋察...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3 09:05
刘桂五(1902 7 4—1938 4 22),抗日民族英雄。字馨山,热河省凌南县(今辽宁朝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2军6师师长。他曾受张学良召见,委任参与西安事变捉蒋行动。1938年,刘桂五跟随马占山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红油杆子村与日军奋勇血战。4月22日,刘桂五不幸阵亡,并被日军切下首级。刘桂五阵亡后,陕西各界在西安举行了追悼大会。1961年,陕西省...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1 08:05
王锡山(1902-1938)男, 字岳刚,1902年出生,辽宁凤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副师长。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东北陆军讲武堂第8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第25旅中校团副。1932年,参加冯占海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救国军,曾率部奔袭吉林榆树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官阿部等数百...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1 08:05
八路军早期敌工战线的一面旗帜---记董秋农烈士忧国忧民,发愤读书董秋农(1910-1939)原名董万丰。出生于金县二十里堡韩家村(今大连市保税区)。少年时曾在二十里堡私立小学、南金书院读书;1926年于旅顺第二中学校就读。中学时代,他经常问道:大连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何日本人来统治?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为何过着牛马不如的贫穷生活?中国人和中国学生总是受...
来源:抗战图书馆
2018-05-19 10:05
马兴周,原名马启钧,188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厂峪村。幼读半年私塾,成人后以农为业。奉系军阀统治时期,被推选为村长。马兴周为人秉性刚直,软的不欺,硬的不怕,广交义士,有侠肠义胆。民国十八年,太子河涨大水,两岸居民受灾严重,生活困难。他凭土地执照作押从玉升涌烧锅借来一麻袋奉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钞票),赈济两岸灾民。每人12元,当时可买...
来源:中华英烈网
2018-05-17 16:05
杨靖远(1902年——1938年)满族, 原名赵荣山,又名赵先周,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街人。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个人生平17岁时,考入中医专科学校,三年业满,即在沈阳、锦州一带行医,后到沈阳兵工厂做工,秘密参加了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远组织8名爱国志士,...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15 15:05
李学福(1901—1938)朝鲜族,1901年旧历12月11日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山菜沟老虎山屯。 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李学福12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哥哥种地维持全家生活。1915年,他随母亲、哥哥迁居到饶河县大佳河。不久,他们又搬到三义屯。在这里他开始读书,后因母病故,辍学回家种地。李学福青年时期就关心政治,后...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15 15:05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