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江西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周建屏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1 09:25:43

  周建屏(1892年—1938年),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原籍江西金溪,生于云南宣威。其父周义忠清末时在云南省宣威县做一小官,周建屏就出生在宣威县倘塘村,少年时期的周宗尧,攻读《四书》、《五经》。1908年投入云南军队当兵,1909年,更名周建屏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第八期,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入黄埔军校学习。1915年护国战争时在朱德部下任连长,后在云南军中逐渐升任至旅参谋长。1924年弃职返江西祖籍务农,后又复出,先在黄埔军校学习,于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期间,周建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营长。1927年8月1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后在三河负伤,与部队失散。其后,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恢复联系。1929年,被派往闽浙赣苏区担任军事指挥,与方志敏、邵式平等人合作,打下景德镇等多处要地,屡次击败国民革命军。1930年9月,周建屏所部被扩编为红十军,担任军长。1933年初红十军被调往中央苏区,整编成为红十一军,周建屏继续担任军长。1933年10月,红军整编后,担任红十九师师长,后又调任独立红24师师长,长征开始后率部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1935年,周建屏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被送往上海抢救,次年伤愈后赴延安,任抗大第二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7年年底,周建屏率部开创了晋察冀边区四分区,1938年因旧伤复发,在河北平山病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