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刘一鸿,安徽当涂人。 1926年考入安徽邮政总局任检信生,1934年调任当涂县采石邮政局局长。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自卫队抗击日军。 1939年年初,所部接受新四军改编,为苏皖边区抗日自卫大队,任大队长。后又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任营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四十六团参谋长、副团长。 1943年5月,在一次试炮中负伤遇难。
在马鞍山市市郊杜塘乡坝头村东侧,抗日英雄刘一鸿烈士之墓静静矗立着。墓两侧植有松柏,墓地周围树木苍翠,庄严肃穆。刘一鸿,原名刘传儒,原当涂县杜塘乡坝头村(今属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落星村)人,1906年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幼年丧母,父亲刘向焜是私塾教师。刘一鸿自幼随父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 1926年,刘一鸿考入安徽邮政总局任检信生,先后在安庆、芜湖、屯溪等地邮局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刘一鸿对此异常愤怒,与弟弟一起写诗表明心迹:“倭虏压境夜沉沉,东北关山隔暮云。三省大军几十万,为何撤出沈阳城?独夫民贼皆豚犬,祸国殃民媚于人。举国忠良皆拭泪,救亡济溺赖人民。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仅仅几个月间,大片国土沦陷,当涂于12月间失守。爱国心切的刘一鸿毅然辞去公职,走上腥风血雨的抗日战场。他回到家乡,变卖了部分家产,购买枪支弹药,组织了一支七八十人的抗日自卫队,并被推选为队长。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抗日队伍,活跃在坝头、小丹阳、横溪桥、采石一带,割电线,扒铁路,袭击日军,打击土匪,保卫家乡,很快发展到100余人,声势逐渐壮大,成为苏皖两省毗连的江 (宁)、当 (涂)、溧(水)一带最得民心的一支抗日武装。
1938年5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钟期光的率领下挺进江南敌后,途经当涂,与刘一鸿商谈了合作抗日等问题。同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一团来到当涂小丹阳,决定同刘一鸿共同抗日。当时,驻扎在小丹阳的国民党“江南游击队”朱永祥部1000余人准备投降日军。刘一鸿率领自卫队与一团积极配合,一面阻击日伪军,一面截击朱部,取得全歼朱部主力,生擒司令朱永祥、副司令韩吉昌的战绩。一团东进后,刘一鸿继续与前来接防的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取得联系。不久,新四军将刘一鸿领导的抗日自卫队改编为“苏皖边区抗日自卫大队”,刘一鸿任大队长。 1939年年初,刘一鸿部加入新四军,被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刘一鸿任营长,并于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11月,塘马战斗结束后,刘一鸿任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参谋长。翌年8月,任该团副团长。他指挥作战以勇猛机智、精明强干深得领导和同志们好评。 1943年年初,刘一鸿率领所部多次击溃顽敌围攻并重创敌军,转移进入安全地带。在连续战斗中,刘一鸿腿伤复发,经上级批准回家乡养伤。在休养的20多天里,他动员马鞍山矿区工人和家乡青年60多人参加新四军。伤愈后,刘一鸿立即赶回部队。 1943年5月,四十六团在溧水新桥地区马家村休整。5月21日,刘一鸿在试炮过程中不幸被炸断左腿,终因失血过多与世长辞,年仅37岁。
从1937年到1943年短短6年间,刘一鸿从一个国民党地方政府的邮政局局长,转变成为新四军团级指挥员、共产党员,为抗日事业英勇奋斗,直到献出宝贵生命。他追求真理、舍身为国的英雄事迹,必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