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安徽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莫问穹苍悲落日 余辉散尽有繁星
来源:安徽灵璧县政协网站   2018-04-18 08:35:48

  廖亮之同志系湖南省湘潭县人,1913年生,1925年进入湖北第四试验中学读书,1928年转湘四十三中学习,1933年考入中山大学,在校期间,因创办进步刊物《文研》于1934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6年释放后,至沪创办新东方出版社,1937年任“群新”刊物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亮之参加“上海流亡青年战地服务团”,并随之来到安徽舒城,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1月到皖东北,在我党安排下,任国民党安徽省第六专员公署抗敌指挥部(简称“六抗”)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2月,由皖东北特委书记杨纯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受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派任国民党灵璧县政府秘书,翌年3月,代理灵璧县县长。10月,调到中共邳睢铜地委《团结报》社任社长,后任邳睢铜联办秘书,1943年3月9日,因积劳成疾,病故于盱凤嘉后方医院。

  廖亮之同志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廖亮之同志在任“六抗”政治部副主任和国民党灵璧县政府秘书期间,为推动皖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灵璧,他积极向各阶层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促使县长王尔宜一度与我党友好合作,形成共同抗敌的局面。在抗战初期,为灵璧县党组织的发展和八路军、新四军在皖东北的抗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廖亮之同志十分重视党组织的建设。1939年11月,在他的推动下灵璧县政府成立了“政治工作队”,吸收了一批党员参加,并建立了党支部。亮之同志经常向工作队队员,特别是党员进行革命理论教育。他先后讲述了《帝国主义论》、《大众哲学》、《联共(布)党史》等。同时在工作队员中还发展了一批党员,如:欧远方、邱成宣(又名邱亦盛)、高云芬、谢柳林、刘钊等,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

  廖亮之同志非常重视抗日武装的建设。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把张维献同志组织的“灵璧县抗日青年救国团”改建成一支地方武装——“灵璧独立营”,活跃在灵宿萧铜边境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同时,亮之同志还派共产党员到县政府常备队中做政治工作,国共合作破裂后,常备队中的部分人员毅然加入我主力部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0年春,亮之同志代理灵璧县县长时,并选派共产党员担任县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从此完全由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灵璧大地上诞生。这时,亮之同志因劳累过度而身患肺病,但他仍以抗日救国为重,带领县政府工作人员和武装,转战灵北大地,坚持抗日斗争。

  1940年10月,组织上为了照顾廖亮之同志的身体,将他调到邳睢铜地委创办的《团结报》社任社长。由于他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文化水平,也有多年的办报经验,《团结报》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之一新,成为该地区较有影响的报纸,起到了鼓舞士气、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3年,亮之同志病重住院期间,还写出“莫问穹苍悲落日,余辉散尽有繁星”的诗句,送给前往看望他的战友,鼓励同志们对抗战要充满必胜的信心。

  1943年3月9日,亮之同志病逝后,皖东北党组织机关刊物“文化通讯”刊印专集,以纪念廖量之献身抗战的事迹,许多领导和战友撰文悼念。其一祭文曰:“内忧外患问题多,肩巨理繁材几何。造物偏疾抗建业,俾君永与斯民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