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湖南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内容正文

朱克靖: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
来源:人民网   2019-12-04 10:18:02

  朱克靖,1895年10月29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株树下村。14岁时,考入醴陵县城的中学堂,后考取北京大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冬,受中共北方区委的选派赴苏学习。1924年春入俄罗斯东方大学。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时任第九军党代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政治部顾问、战地服务团团长,苏中三分区专员,浙西行政公署主任。解放战争初期,任新四军秘书长、山东野战军联络部部长。因叛徒出卖,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壮烈牺牲。今年是朱克靖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投入大革命的洪流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伊始,国共合作,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中共中央急需军事人才,在苏联学习的朱克靖奉令回国,于1925年7月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

  第三军是由滇军改编的,军长朱培德,这支部队成分复杂,军阀习气浓厚,战斗力不强。因此,改造旧军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听取了周恩来、陈延年关于第三军情况的详细介绍之后,朱克靖带领一批年轻的共产党员赴任。他首先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队伍,改变部队的精神面貌,并按照国共两党的协定,在军、师两级设置政治部,向各团、各营派遣了政治指导员。接着,他又倡议开办第三军军官学校,向中、下级军官灌输革命思想。学校由朱培德兼校长,朱克靖兼党代表,熊式辉任教育长。朱克靖亲自给官兵上课,教唱《国际歌》,讲授“国民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等专题,激励部队的爱国热情。经过短期政治教育,提倡官兵平等,废除打骂制度,逐渐扭转了部队的封建陋习,启迪了民主之风,有效地促进了第三军的改造,增强了部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这年10月,当国民革命军主力第二次出师东征军阀陈炯明时,第三军负责拱卫广州。盘踞在南路、海南一带的军阀邓本殷部队,依仗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乘虚进犯西江,直扑江门,危及广州安全。广东国民政府急调第三军及第四军的第十师前往拒敌。由朱培德、朱克靖和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及随军的苏联顾问马嘉利组成南征指挥部。在出师南征途中,朱克靖一面协助朱培德指挥部队进剿,一面沿途开展政治宣传。军队所到之处,他都要领着政治工作人员召开群众大会,发表演说,宣传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号召工农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由于我党发动工农群众支前,第三军士气倍增。从10月29日至1926年2月,南征胜利结束。

  正当革命力量蓬勃发展时,国民党右派兴风作浪,掀起一股反共逆流。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排挤共产党人。此时,第三军正在粤北的英德前线与北洋军阀的部队对阵,留守广州的第三军军官学校,在教育长熊式辉的指挥下,助纣为虐,极力配合蒋介石反共。消息传到英德前线,朱克靖极为愤怒,要求军长朱培德处分熊式辉。朱培德囿于私交,一再为熊式辉开脱,但朱克靖据理力争,毫不妥协,迫使朱培德下令撤销熊式辉的教育长职务,并对被他迫害打击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慰问。通过这一斗争,制止了蒋介石挑起的反共事端在第三军蔓延。

  “中山舰事件”暴露了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同时也加剧了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争夺。朱克靖深知朱培德平日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经与周恩来等商量,决定利用矛盾,广泛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使各派系军阀互相遏制。于是,朱克靖说服朱培德,劝其出面联合由地方实力派掌握的第二、四、五、六军,向蒋介石的不轨行为提出了抗议。蒋介石见众怒难犯,不得不有所收敛,不敢把事态继续扩大下去。这件事,朱克靖曾受到中共两广区委和苏联顾问的肯定。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兵分两路。朱克靖所在的第三军,是东路军的左翼,沿北江进发,第一仗攻下乐昌,进入湖南境内,很顺利地到达醴陵。

  部队稍经休整,即向江西进发,一鼓作气攻下萍乡。在攻打南昌战役中,第三军负责夺取南昌郊外的牛行车站。朱培德指挥部队强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四个混成旅严密防守,双方激战三昼夜,伤亡各半。朱培德在强敌面前,已一筹莫展,只得撤回兵力。当时,有些旧军官以为是溃败,竟临阵逃脱,引起了部队极大混乱。朱培德见状不妙,赶紧骑着高头大马前往弹压,也收不住阵脚。危急之中,朱克靖率领一批政治工作人员赶到了,他们出现在前沿阵地上,一面组织后续部队抵挡敌军的反攻,一面整理撤下来的部队继续投入战斗,终于避免了一场不堪设想的损失。事后,朱培德很感激地夸奖朱克靖及他领导的政治工作人员说:“别看我手下这些军官都已身经百战了,可是真刀真枪拼起来,倒不如你带领的那班青年学生。”北伐军胜利夺取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帝国主义者看到北洋军阀失败,赶紧在革命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蒋介石出来篡夺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围绕着广东国民政府迁都之争,驻守江西的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举棋不定。在此情况下,朱克靖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朱培德与武汉革命政府的合作。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爪牙暗杀了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陈赞贤,隔了10天,又派兵解散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南昌市党部,解散了江西省学联、封闭了国民党左派的《贯彻日报》;紧接着,还捣毁了九江市党部和市总工会。为了把蒋介石的势力从江西驱逐出去,制止时局逆转,3月29日,朱克靖从武汉邀来国民革命军代理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到江西争取朱培德反蒋。

  经朱克靖、郭沫若的说服,朱培德明确表示倾向武汉革命政府,从而,制止了蒋介石向西发展的野心。武汉革命政府的力量,随即从两湖发展到江西。接着,武汉革命政府于4月4日任命朱培德为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克靖为省政府秘书长,使江西成为反蒋的前沿阵地。

  当时,朱克靖两个在家乡务农的哥哥,闻知他做了大官,赶来南昌想谋个差事,都被朱克靖打发回去了。但是,他对革命同志却尽力推荐,如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朱德,经他推荐,担任了南昌市公安局局长,方志敏等一批共产党员,在他的支持下,也在南昌公开发展工农革命群众团体。4月间,朱德率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工人纠察队攻入被反动分子把持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逮捕了反革命分子多人,并举行群众大会公审。旋即,江西省党部改组,由方志敏主持工作。江西重新出现的大好形势,与朱克靖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努力密不可分。

  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革命,并调兵遣将,准备进攻江西,进而夺取武汉。他为了拉拢朱培德,许以高官厚禄。朱培德是个见利忘义的军阀,在蒋介石软硬兼施的诱迫下,公开倒向南京政府。6月5日,朱培德撕下了假左派的面具,玩弄起“礼送共产党人出境”的鬼把戏,把第三军的政治工作人员赶出江西。朱克靖也受到排挤。这天,朱培德特意邀朱克靖聊天,酒过三巡,便以“私交”劝朱克靖“脱离武汉政府”,“投靠蒋总司令”。朱克靖勃然立起,正色说道:“我不投降,你反水要考虑后果!”弄得朱培德只得双手拱了一拱,半天才说出一句“后会有期”的话来。

  许多共产党员在撤离江西时,途中遭到亲蒋分子的杀害,朱克靖知道朱培德心怀叵测,为防万一,他派人将妻子肖仲之经九江送往武汉,然后自己化装成一个货郎,绕道湖南去武汉,向党中央汇报江西的情况。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也公开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宁汉合流,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为力挽狂澜,中共中央决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且秘密派熟知情况的朱克靖回南昌,策动第三军旧部参加起义。朱克靖到南昌后先找到了朱德,在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市公安局内部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8月1日,党举行了震撼全国的“南昌起义”。第三军军官教导团的1000多名官兵,也在朱克靖和朱德的率领下投入了起义的洪流,里应外合,攻下了南昌市公安局。起义胜利后,部队编为3个军,朱克靖被任命为第九军党代表,该军军长韦杆(未到职),副军长朱德。不久,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沿闽赣边南下;10月,在广东潮汕地区被国民党重兵包围,损失惨重。朱克靖突出重围、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孑然一身,开始了10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仲连智免蹈东海,

  武穆冤成走传书”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掀起全面抗战的热潮。9月,国共两党共同公布“重新合作,一致抗日”的协定,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军部在南昌市高升巷公开挂出了牌子。朱克靖经过10年的艰难奔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他极为振奋,对家里的人说:“我要重归战场,请缨杀敌。”

  朱克靖赶到南昌,就像久离娘亲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党的怀抱。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闻知朱克靖要去新四军工作,便以“叙旧”作幌子,把他请到自己家里,提出要聘请他担任江西省政府秘书长的职务。面对高官厚禄,朱克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愿在新四军与抗日将士们一起吃苦”,便起身告辞了。但在党组织征求他安排职务的意见时,朱克靖却说:“无论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行,只要对抗战有益。”

  叶挺对他很尊重,提议留他在军部工作。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正式在南昌编成,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正副政治部主任,43岁的朱克靖任军政治部顾问兼直属战地服务团团长。

  战地服务团直属政治部领导,专门负责宣传、民运工作。整个战地服务团后来发展到400多人,朱克靖为它的创建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战地服务团成立了一个剧社,朱克靖带着这批青年跋山涉水,到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演出,有时还把《松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等歌声送到前沿阵地。不到一年时间,他们行程两万里,足迹几遍苏、浙、皖、赣四省,对发动群众和鼓舞部队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宣传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抗日主张。

  1940年6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考虑到朱克靖在大革命时期的地位和影响,委他担任新四军联络部长,负责统战方面的工作。陈毅为了争取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特致书朱克靖,邀他从江南赶来,赴泰州谈判。

  朱克靖轻骑入泰州,向“二李”晓以民族大义,陈述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并揭露了蒋介石等顽固派借刀杀人,削弱抗日国防力量的阴谋。“二李”不愿与共产党打内战,同意让开一条通道。陈毅率部顺利地通过了他们的防区,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使之成为嵌在敌伪心脏的前沿阵地。

  朱克靖在争取开明士绅、社会贤达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当时苏北有名的大文豪韩紫石,就是经过朱克靖联系争取过来的。“韩紫石是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的叔父,把他争取过来与新四军合作,对社会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韩德勤忠实地秉承蒋介石对日妥协投降的政策,充当了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急先锋。他把进攻目标首先指向江北新四军,还邀约“二李”配合,企图夺回黄桥重镇。因此,继续争取“二李”中立,是我们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策略方针的重要步骤。尽管此时苏北已乌云翻滚,9月底,朱克靖仍冒着生命危险再入泰州。他发现“二李”动摇不定的原因,是惧怕韩德勤人多势众,同时又怀疑新四军立足不稳。因此,朱克靖便对“二李”详细地分析了苏皖地区的各种政治力量,着重指出新四军虽然人少枪少,但努力抗战,众望所孚,如此正义之师必操胜券。经促膝交谈,“二李”继续与新四军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并允许江南新四军通过自己的防区增援黄桥,抵抗韩德勤部队的进攻。

  10月初,秋汛来临,河水猛涨,新四军陈毅部在黄桥发起反击,全歼韩德勤部12个团1万多人,并于10月10日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会师,完成了向北发展,巩固苏中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任务。这一胜利,与朱克靖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是分不开的。

  “尺土争回尝百战,

  一声杀敌九天闻”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一度遭受严重损失。从1940年冬起,直至1944年秋,朱克靖在江北新四军根据地工作,先后担任过苏北参政会副议长和苏中三分区行政公署专员。他善于团结地方实力派、开明士绅等中间势力,组成“三三制”政权。为了部队对日伪军进行反“扫荡”,他一面领导开展瓦解敌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一面加紧根据地建设,深入发动群众,保证部队供给。

  1944年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好转,党中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乘胜出击,并抽出江北新四军主力的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开辟新的解放区,新成立的苏浙军区以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军区设在浙江长兴县槐花坎温塘村。党还从苏北抽调了300名地方干部支援苏浙新区的建设。朱克靖作为这支地方干部队伍的负责人,于该年年底率队随军南下。当途经曾与韩德勤顽军激战的黄桥镇时,他在戎马倥偬之际,回顾当年挺进苏北、开辟敌后战场的情景,一首七律脱口而出:

  八载抗倭溅血痕,

  剧怜焦土万家村。

  衔枚疾走惊残犬,

  策马霄征怒晓星。

  尺土争回尝百战,

  一声杀敌九天闻。

  莫谓重光无底事,

  须凭群力任贤能。

  朱克靖等到达新区的党政干部,在苏浙区党委书记粟裕、副书记金明的领导下,很快打开工作局面。1945年4月,苏浙解放区召开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苏浙行政公署,由朱克靖担任苏浙行政公署主任,领导当地抗日政权。

  不久,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上官云相秉承蒋介石的意旨,企图压制抗日民主力量的增长,急调陶广、李觉两个集团军近10万人,对新四军的这块新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围剿”。解放区军民针锋相对,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朱克靖领导苏浙区各级干部站在斗争前列,宣传党的统战政策,揭露国民党的反共内战阴谋,建立自卫武装,发动群众踊跃支前,胜利地保卫了新根据地,使这块抗日阵地岿然屹立在华东前线。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维护和平局面,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当局签定《双十协定》,遏制了蒋介石的内战阴谋。10月间,长江以南7个新解放区的新四军,按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主动撤到江北,朱克靖也离开苏浙区随军北上,进入山东。

  12月,新四军在山东重新整编,军部与山东军区合署办公,军长兼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朱克靖任山东军区联络部长兼新四军秘书长。抗战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解决和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形势发生了剧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为反蒋民主统一战线,朱克靖到职后,便按党的新的统战政策,投入了新的工作。

  “身心为党国,

  一死何足愁”

  抗战刚刚结束,人民还没有来得及休养生息,蒋介石就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为了分化瓦解国民党军队,争取国民党官兵倒戈起义,退出内战战场,党中央决定派朱克靖到郝鹏举部去做统战工作。

  郝鹏举曾做过冯玉祥的副官,1924年在苏联学习军事,与朱克靖是同学,此时担任国民党淮海绥靖公署的行政长官。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心存二意,在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接受了朱克靖的劝告,遂于1946年1月6日发表“退出内战,拥护民主”的通电,宣布起义,并将所部改编为华中民主联军,开进山东解放区休整。

  朱克靖在完成策动郝鹏举部起义的任务后,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受陈毅司令员的委托,被派往华中民主联军担任政治委员,山东军区还派遣康宁、刘述周等一批共产党员到民主联军,担任政治工作。他们在朱克靖的领导下,着手改造这支部队。朱克靖亲自给部队讲课,介绍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0月11日,蒋介石部队占领了张家口,气焰更加嚣张,又派重兵分两路进攻山东解放区,大有一口吞掉人民解放军之势。反复无常的郝鹏举见状,惊恐万分,慌忙派人投书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企图发动叛乱,再次投靠蒋介石。但是,这个阴谋被朱克靖及时发觉,并报告了山东军区司令部。陈毅以新年团拜的名义,把郝鹏举请到山东军区所在地临沂,郑重地劝告他:“只有依靠人民才有出路”。郝鹏举闻言,顿觉心惊肉跳,装出一付可怜相,假惺惺地痛哭流涕,并要求率部配合华东野战军发动莱芜战役。为了继续争取郝鹏举,扩大反蒋统一战线,陈毅经请示党中央,还是给了郝鹏举立功悔罪的机会。

  1947年1月,朱克靖和郝鹏举一起离开临沂,返回民主联军驻地。临行前,陈毅与朱克靖促膝长谈,他一方面担心朱克靖深入虎穴,凶多吉少;另一方面又指示对郝鹏举部“能争取一分钟就要争取一分钟”,以便使我军主力部队运动到莱芜集中。朱克靖深知此行肩负责任的重大,坚定地对陈毅表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决心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完成改造民主联军的任务。

  但是,郝鹏举回去后,加快了叛变的步伐。1月22日晚,郝鹏举布下圈套,以研究如何配合莱芜战役问题为由,派人请朱克靖出席“军事会议”。朱克靖虽已预感到有某种异常,但从大局考虑,就向康宁等交待了自己的工作,带着几名警卫员毅然赴会。可是,刚一踏进郝鹏举的院子,一群荷枪实弹的匪徒一涌而上,将朱克靖及秘书王宜生、总务科长刘永春等人扣押,尚在门外的警卫员,闻变立即突围,并鸣枪报警。

  朱克靖被捕后,连夜被郝送往海州(今连云港市),作为他投蒋的见面礼,向陈诚报功去了。随后,郝鹏举率部向国民党统治区移动。途中,不少官兵开始明白真象,纷纷离队返回解放区。山东军区广大指挥员闻讯,无不义愤填膺,于2月6日发起讨郝战斗,在苏北白塔埠包围了叛军,全歼该部所辖的两个师,并活捉郝鹏举。陈毅对郝鹏举出卖朱克靖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怒,他挥毫作了一首《示郝鹏举》的诗,遣责说:

  教尔作人不作人,

  教尔不苟竟狗苟。

  而今俯首尔就擒,

  仍自教尔分人狗。

  朱克靖身陷囹圄,被敌人作为要犯递解南京,关押在宁海路十九号国民党保密局军法处看守所。国民党为了谎报“战绩”,竞在报纸上制造谣言,编造出朱克靖是在战场上被俘的。为了进一步使朱克靖“登报悔悟”,国民党保密局的几个反动军官,以所谓“同学”“熟人”的关系劝降,均被朱克靖严词拒绝,时过半年,敌人仍一无所获。

  后来,敌人对朱克靖变换了手法,轮番审讯,百般恫吓,企图迫使他投降。尽管敌人软硬兼施,朱克靖坦然相待。针对敌人气急败环的淫威,他大义凛然地说:“要我死可以,要我投降,只是痴心妄想!”他还在监狱里写诗词,借以抒发激越的感情。可惜的是,这些战斗诗篇大多失散了。仅保留下来的一首这样写道:

  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

  壮士非无泪,不为断头流。

  身心为党国,一死何足愁。

  字里行间,显示了对党的一片忠诚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7年10月,国民党特务黔驴技穷,只得使出卑劣的手段,将朱克靖押上吉普车,在南京郊外用绳索秘密勒杀,然后毁尸灭证。牺牲时,朱克靖52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