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敦和,又名乾达,宁乡道林人 。民国九年(1920年)被保送到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 。民国十二年(1923年)毕业后回唐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回宁乡组织抗日自卫总队,任湘、宁自卫区司令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任宁乡县县长 。
陈敦和在宁乡期间,曾接受共产党人毛月秋、汤菊中等同志劝告,对于八路军359旅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过境宁乡,非但没有进行阻击,而且还进行了慰劳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芷江洽降结束后,时县长陈敦和于9月1日电令日军驻县城8012部队荒木贞夫派代表到仙凤乡(今夏铎铺镇凤桥社区)银花桥洽降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4日上午,陈敦和与县警察局沈诚在银花桥县警察大队驻地对日军代表荒木贞夫、中谷金三等进行训话 。下午4时,日军“复兴部宁乡分所”所长陆军少尉中谷金三向陈敦和献交日本《宁乡县政务移让证书》和《宁乡县建造物引继书》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5日,县警察大队武装由沈诚率领进入县城 。11日,最后一批日军被驱逐出境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陈敦和将俸谷数千石捐献宁乡国民政府,同年8月病故,因生平乐善好施,致毫无积蓄,幸得方先觉等赞助方得入葬。
陈敦和墓位于宁乡县道林镇道林社区金马组兵马冲。墓葬坐东北朝西南,长7.4米,宽4.4米,由墓围、墓碑、墓冢构成 。墓围原为麻石质地,上世纪60年代被毁,其后裔于1986年进行重修,改为砖混结构 。墓碑阴刻“抗日将领陈敦和之墓”。系陈敦和生前好友、教育名家、湖南省政协委员汤菊中题写,左右附碑为当时社会名流贤达题词;墓冢半球状,土质夯筑 。专家认为,陈敦和是宁乡抗战胜利的亲历者,陈敦和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宁乡乃至湖南抗战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资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