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霖,原名同观,字松涛,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少将旅长,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1900年8月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丁家村。秦霖的祖父为清末副榜,云南候补知县,父亲为邑庠生。因此,秦霖自幼便接受严格教育。1919年,秦霖矢志疆场,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学堂步兵科,并改用今明,更号沛然。军校毕业后,在广西军队担任教官,开始戎马生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华的气焰日渐嚣张。目睹日军的疯狂进攻,时任桂军教导团副团长的秦霖深感所学不足,难以应付即将爆发的大战,屡次呈请辞职深造。1936年冬,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黄埔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仍回桂军任职。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中国实施全面抗战。8月12日,国民政府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并任命桂军领袖白崇禧为副总参谋长。后,李宗仁和白崇禧回到广西,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抗战,扩编军队。当时,秦霖刚刚从陆大返回部队,便被任命为为第七军第一七一帅第五一O旅一O一九团团长,准备率部北上抗战。在部队出征鼬,秦霖在给其三兄秦焰的家书中写道:“暴日为实行大陆政策,侮我太甚。弟奉命北上杀敌,此我军人千载一时为国用命之机会。嗣后,家事盼兄维持,国事弟当勉力为之。”之后便匆匆踏上丁北上抗日的征途。
1937年8月13日,日军偷袭上海闸北中国军队阵地,淞沪会战正式开始。会战持续到9月中旬,在中国军队的奋勇抵抗下,日军进攻进展不大,日军参谋本部被迫制定新的作战计划。秦霖升任第七军一七一师五一一旅少将旅长,率部奔赴淞沪战场。1937年10月20日,所部进驻南翔,旋即奉命率所部进至老人桥,在张家楼、湖里宅、季项宅、苏家宅一带第二防线布阵,为预备队。后奉命进入第一线同日军作战,歼敌颇多。
从9月中旬至十月上旬,日军不断增兵上海,兵力增加到9个多师团,20多万人。国民政府为保卫上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大淞沪会战的兵力部署。 10月1 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 由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军组成第二十一集团军,隶属第三战区,任命第七军军长廖磊为总司令,立即开赴淞沪前线。在部队开拔前,廖磊经与李宗仁将军商定,任命秦霖为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少将旅长,并亲自为秦霖佩戴少将军衔。因军情紧急,秦霖临危受命,国民政府都来不及备案和发布授衔令。
10月14日,第二十一集团军进驻上海宝山蕴藻浜南岸陈家行、谈家头、沈宅、北候宅至大场以西,以及马塘洛河桥、老人桥一线阵地。与此同时,日军强渡蕴藻浜,向大场进犯。由于大场形势关系会战全局,第三战区急令第二十一集团军增援,并于15日调整部署,将蕴藻浜南岸地区划归中央作战军团负责。日军强渡蕴藻浜后,在大量飞机、重炮和战车的支援下,继续向南进攻,激战至17日,塘宅、盛宅、桥亭宅、顿悟寺、陈家行等相继沦陷。至此,日本鬼仔侵略军已突入中国军队蕴藻浜一带防线纵深达5公里,使中国军队中央作战军的侧背受到极大威胁。为恢复蕴藻浜南岸阵地,中国军队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决定以三路反击突入之日军,同时命第一线各部队组织突击队不断出击,以牵制和迷惑日军,配合反击军的行动。 10月18日,第三战区长官部命令第二十一集团军主力由黄港、北侯寨、谈家头附近向蕴藻浜南岸之敌发起大规模反击战。反攻开始时间原定在10月19日,后因第二十一集团军连续徒步行军,将士疲惫,需稍事休整,乃改定在10月21日实施反击。
10月19日,日军继续猛攻,中央作战军胡宗南部伤亡过重,奉命撤至第二线休整,其阵地由秦霖所在的一七一师接防。10月20日夜,秦霖率部昼夜兼程抵达南翔车站,当晚即在车站右翼徐家宅宿营。 21日,秦霖奉命率所部之一团进至老人侨,在张家楼、湖里宅、季项宅、苏家宅一带第二防线布阵,作为预备队。22日,第一线部队与日军发生激战,伤亡惨重,基层指挥官大多阵亡,只剩干余名散兵。秦霖遂率部收容散兵,再进入第一线同日军作战。秦霖巧妙指挥,歼敌颇多。之后日军再次发起猛攻,秦霖指挥部队与日军几度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在激战中,秦霖身先士卒,持枪与敌搏杀,全旅将士在其感召下斗志旺盛,浴血奋战。战斗异常残酷,阵地几度失而复得,中国军队与日军陷入极为残酷的拉锯战。经过激战,秦霖旅伤亡很大,已无力再发动攻势,只能拼死坚守阵地。
1937年10月23日拂晓,日军继续向秦霖所部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旅部周围,弹如雨淋。秦霖镇定自若,指挥部队坚守阵地,使日军进攻不能得逞。
战至午后1时许,日军战车逼近旅部,炮火异常猛烈。此时,旅部对外电话被毁,与统帅部及友军失去联络,情况危急万状。秦霖下定决心,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守不退。师部派特务连增援,秦霖率援兵及所部剩官兵涉水渡河至老人桥桥头阵地。日军继续猛烈攻击,部下群请躲避,秦霖拒绝,向全体将士大声说:“军人操干戈以卫国家,临难岂可苟免耶?!”继续在桥头指挥作战,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重伤不治,壮烈殉国,,时年37岁。秦霖将军临终前仍大呼着: “杀!杀!杀!”
秦霖殉国后,全旅剩余官兵誓为旅长报仇,奋力杀敌,始终坚守原有阵地。当晚8时后,奉令撤出战场,将前线阵地交友军接替。因秦霖遗体无存,其三兄秦焰将其衣冠葬于桂林市南部苗圃内,以示悼念。
秦霖将军殉国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其英雄事迹,并追晋其为陆军中将 1952年,人民政府追认秦霖为革命烈士。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