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本站活动 > 内容正文

长沙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后裔和志愿者观看中国台湾老兵纪录电影《日暮归乡》湖南首映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5-05-16 08:49:17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15日下午,长沙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市黄埔后商联谊会邀请长沙市黄埔书画院、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组织200余位黄埔后裔、志愿者到长沙中影米禾影城(南郊公园店)参加中国台湾老兵纪录电影《日暮归乡》湖南首映。

  电影放映前,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举行简单却浓重的欢迎仪式,欢迎杨正浓导演亲临现场与大家交流,杨正浓导演回忆了拍摄这部作品的初心,分享了创作心得和制作过程中的若干趣事,并感谢了为这部电影提供过帮助的人们。交流仪式由黄埔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吴建刚主持,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刘晓、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会长刘园分别致辞,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抗日战争纪念网负责人向杨正浓导演赠送红瓷福盘和《日本头衔书(复制件)》。

  《日暮归乡》是由王童监制,杨正浓执导,顾佳凤担任制片人,高秉涵、姜思章、金英、曾奇才、潘松带、傅德泽、金士杰主演的纪录电影,该片以六位祖籍、背景、身份各不相同的老兵为主人公,用真实镜头诉说全体台湾民众渴望回家的肺腑之声。

  70年前,300多万来自大陆多省的人去到台湾,其中军人近60万,他们未曾想,这一别竟是几十年,甚至一生。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对团圆的期盼和等待,成了他们心中最深沉的情感,而在海峡另一头的大陆,同样的情愫也在与日俱增。当年的那些老兵同胞,既有104岁高龄的空军英雄金英(祖籍安徽合肥)、同样经历过抗战的百岁老人曾奇才(祖籍广东五华),也有连续30年把老兵骨灰护送至大陆亲人手中的高秉涵老人(祖籍山东菏泽)。他们这70年来的思乡、归乡、探亲之路其实是一个缩影,投射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

  “倘若能够回家,我最想跪在母亲的膝下,高喊一千个、一万个‘妈妈’,把这几十年没磕的头都磕出来。”这句话道出了所有老兵心底最深切的情感。他们漂泊半生,甚至客死他乡,再也见不到的母亲和回不去的家乡成了此生最大的遗憾。据统计,截至2024年,当年迁往台湾的六十万老兵中,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只剩下约500位仍在世。

  该片历经了八年时间的筹备和拍摄,是首部纪录中国台湾老兵生存现状的电影。该片制片人顾佳凤表示,《日暮归乡》不仅是一部该拍、必拍的电影,更是一部“等不起”的电影。声声不甘,字字泣血!38年前投身返乡运动的老兵们毅然走上街头高呼,一句“我要回大陆”不仅镌刻下他们的毕生心愿,更如实映照出当今2300万台胞的共同心声。作为首部纪录中国台湾老兵生存现状的电影,影片由王童监制,杨正浓执导,顾佳凤担任制片人,主创们经过两年的寻找、探访和实地拍摄,以六位祖籍、背景、身份各不相同的老兵为主人公,用真实镜头诉说着全体台湾民众渴望回家的肺腑之声。

  电影带领观众重返1987年那场波澜壮阔的老兵返乡运动。斑驳影像中,作为返乡促进会发起人之一的老兵何文德不顾劝阻走上街头,坚定有力的乡音穿透时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我死了也要回大陆!”这句饱含热泪、痛彻心扉的话语道尽无数漂泊老兵的深沉乡愁,也激荡着当下2300万台胞血脉深处最炽热的呼唤。而那句“我想叶落归根”的慨叹,是历经沧桑后老兵仍无法真正回家的无奈,也是华夏儿女誓要回归祖国的真情流露。而随预告一同发布的海报冲击力极强,38年前的母亲节,老兵们身着印有“想家”字样的衬衫、手举写满思乡心声的标语牌伫立街头,向海峡两岸昭示着他们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我要回大陆!”的坚定决心。质朴却浓烈的情感穿越时光定格海报之上,构成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动人一幕。

  近年来,无数大陆网友持续坚定地表达着对祖国统一的真挚期望:“坚持一个中国”、“期待台湾早日回归,是十四亿人的心愿”、“祖国必定统一,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祖国统一不仅是2300万台胞的殷切期盼,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纪录电影《日暮归乡》于母亲节上映,更是别具一番深意,其中寄托着祖国母亲盼台湾游子归来的深情厚望。海峡隔不断血脉亲情,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