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本站活动 > 内容正文

抗战女兵 烽火芙蓉
来源:孟企平   2025-08-15 22:49:34

  80多年前的“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在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下燃起遍地烽火,抗战军民把战场变成了侵略者的坟场,湖南战场消灭的鬼子兵是最多的。

  千千万万的抗战军民中,妇女顶起半边天,巾帼英雄们活跃在劳动生产、踊跃支前、宣传发动、救护伤员等各条战线,甚至穿上军装扛起枪战斗在前线。我们长沙健在的李淑芳老兵就是女战士们中的一员。

  李淑芳的父亲是望城区丁字湾的农民,她的母亲来长沙找工作补贴家用,到由育婴堂改建的战时儿童保育院当保育员。李淑芳14岁借别人的“工票”进湖南第一纱厂(后来的裕湘纱厂)劳动,因为年纪小、个子矮,够不上机器,只能做摇纱工,就是手工把纺好的纱摇成球,送到纺织机上织布。

  1938年11月13日,“文夕大火”烧毁了裕湘纱厂,部分设备搬往安江。李淑芳没有了工作,失业在家,听说有部队在铜铺街设立了“招兵处”,她就和两位伙伴一起前往报名。招兵的是云南滇军58军,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无役不从,官兵损失很大,遂在长沙招兵补充。招兵军官见李淑芳五官清秀、嗓音清脆,便安排她到军部春秋剧团报到。“春秋剧团”是58军军长孙渡、鲁道源组建的战时剧团,分为京剧队与歌舞队,到军营演出以慰问官兵,并到驻地周边宣传发动群众,报名参军,支援前线。李淑芳虽然嗓子好但胆子小怯台,便安排到京剧队做保管员。鲁道源军长是京剧票友,身材魁梧,嗓音浑厚,擅演老生,常演的剧目有《定军山》《战长沙》《狸猫换太子》等。他还特意购置了全套的京剧生旦净丑戏服和道具,那时候的戏服行头很贵重,李淑芳负责保管,用几个大木箱装起来,驼在马背上行军赶路。

  春秋剧团活跃在湖南醴陵、平江和江西的萍乡、井冈山一带,山路崎岖,七上八下,战士们都练出了“铁脚板”。吃的糙米饭,经常没有菜,盐汤咽饭,饱一顿饥一顿。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58军常常打胜仗,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在长沙影珠山顽强阻击,歼灭日军一个特混支队,为会战胜利立下大功。1945年9月,鲁道源在江西南昌主持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凶恶的日军第11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向鲁道源递交投降书,上缴指挥刀。

  抗战胜利后,李淑芳复员回乡,文革中被迫带着五个儿女下放到宁乡双江口劳动。2015年她获得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被送到望城区安华山庄度过幸福晚年。

  应长沙市图书馆邀请,102岁高龄的李淑芳老兵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烽火芙蓉——湖湘女性抗战影像志》展。在图书馆大厅的展板前,她接受了王馆长、陈副馆长的献花和礼品,在展板上她惊喜地发现了80多年前她们春秋剧团的一张合影。她在照片里认出鲁道源军长和一位经常扮演武生的战友,她指着照片中的自己开心笑着说:“我那时候16岁,是最小的,还不蛮懂事呢。”声音仍如当年一般清脆。

  仪式结束后,李淑芳老兵接受图书馆和长沙电视台的采访,她百感交集:“希望祖国富强,外国再也不敢侵略我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