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人参加辰溪枣子林湘殇墓园开园仪式祭奠英烈)
今天上午,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长沙市黄埔书画院、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抗日战争纪念网、湖南知青网一行数十人赴辰溪县枣子林湘殇墓园,参加开园暨抗战英烈祭奠仪式。此次活动由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主办,北京格局生涯教育咨询中心、长沙民政学院东莞校友会等单位协办,共有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及各界代表超过200人参与。
是日,秋风肃肃,雨水簌簌,草木含悲。全体人员乘车前往枣子林墓园,一路冒雨前行,仪式现场庄严肃穆,依次进行了纪念碉楼撞钟、奏唱国歌、抗战伤重殉国将士遗骸安葬、纪念碑揭幕、抗战胜利牌坊揭幕等环节。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会长刘园在仪式上发言,表达了传承英烈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会长刘园在仪式上发言)
(烈士遗骸安葬仪式)
(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原民革省委主委刘晓与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余浩主持祭奠仪式)
仪式中,主办方还向相关单位交付了湘殇墓园伤重殉国将士DNA鉴定报告,并举行了献花篮、赠送牌匾和书画作品等活动。全体参与者神情肃穆,有序参与各项议程,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致敬民族英雄。
(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长沙市黄埔书画院、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抗日战争纪念网赠送牌匾书画)
此次赴辰溪活动为期一天。长沙市黄埔后裔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公益活动,传承和发扬黄埔精神,为推动社会铭记抗战英烈,发扬抗战精神,贡献力量。
辰溪地处怀化市北部——沅水中游奔流之处的辰溪,五溪门户,记当年、烽火连天。看辰水、千军争渡,血沃山川。素有“五溪锁钥,西南门户”之称,辰水与沅水穿境而过,铁路公路交织成网,得天独厚的区位与交通优势,让这里在抗战时期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与军事重镇。彼时,部队、兵工厂、机场、医院与碉堡群星罗棋布,辰阳古城人口从5000人骤增至10万,
成为支撑抗战的重要后方。
1938年9月起,军政部第十一重伤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陆续迁入辰溪,后因日军轰炸汇聚枣子林,合并为陆军重伤医院。1939至1945年间,这里救治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的近7万名重伤将士,超1万名将士因缺医少药长眠于此,其中2100余名安葬在枣子林山坡。普通士兵多以草席裹骨葬荒坡,仅插木牌标注信息;少数军官方能立碑纪念。
(抗战中的辰溪)
2018年12月,“英魂回家”项目组开启枣子林墓葬群抢救性发掘。至2021年8月,历经4年6次收殓,815具将士骸骨重见天日。项目组联合高校实验室与华大鉴正,成立“抗战遗骸DNA鉴定实验室”,从815具遗骸中提取635份DNA样本,生成461例鉴定报告,为无名将士搭建起寻亲的“英魂数据库”——他们不是冰冷编号,而是曾被父母牵挂的儿郎。
为让英烈有尊严安葬,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多方发起湘殇墓园修缮项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刘晓等领导多次调研,关注建设进展与资金落实。这座墓园的纪念碑总高14米,由周铁农题词;广场正中6.6米高的“母亲”雕像,承载着“国之下有家,每个士兵都有等待的母亲”的深意。
2024年9月,湘殇墓园动工建设:10月完成土石方开挖与广场平整,11月建起挡土墙,12月完成历史弧墙;2025年1月搭建牌楼框架,3月征集815条致敬语雕刻卧碑,6月完成“母亲”雕像吊装,7月30日,815位将士遗骸正式下葬。
今日,黄埔后裔以及各界代表雨中启程赴湘殇墓园参加开园仪式!这座墓园不仅是815位英烈的安息之地,更是湖南抗战史的鲜活见证。随着DNA技术升级,更多英烈身份将被确认,这里终将成为英魂归乡的指路标,成为凝聚民族精神、传承爱国主义的公共悼念空间,让历史记忆永远留存,待年年、菊放秋风里,祭永安!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何誉军为烈士献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