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本站活动 > 内容正文

追寻抗战足迹 传承黄埔精神——长沙市黄埔后裔武冈参访纪实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5-09-20 15:53:02

  9月19日至20日,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全体成员走进湖南武冈,开展为期两天的抗战历史主题参访活动。从国防教育基地到抗战烈士纪念碑,从历史旧址到古城,大家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缅怀中汲取力量。

  第一站 荷塘村湘西会战武冈抗战纪念碑祭奠英烈

  9月19日上午8时30分,参访团与当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等60余人乘车前往武冈市荷塘村。这里山清水秀,地理位置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是湘西会战重要战场之一。

  1945年4月,日军发动湘西战役。至5月7日起经三天三夜激战,百余名官兵殉国,最终击溃敌军,此役是武阳之捷后最后一次追击歼灭战。

  荷塘村湘西会战武冈抗战纪念碑于2025年8月15日落成。由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题词。在迎来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沙市黄埔后裔前来祭奠,缅怀英烈!

  在纪念碑前,大家静立默哀,三鞠躬,秋风清送,队旗飘扬中齐声高唱《黄埔军校校歌》,在慷慨激昂的歌声中缅怀英烈!由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会长刘园宣读“祭抗战英烈文”,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吴晋等代表焚烧祭文告慰英魂。仪式结束后,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  市黄埔后裔联谊会、长沙市黄埔书画院、湖南知青网、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代表分别敬献花篮,列于纪念碑两旁!全体与会人员绕行纪念碑一周,并为烈士献上菊花,告慰英烈!仪式期间,武冈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代表白水为每一位祭奠人员发放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武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徽章一枚,正面写着“好儿郎杀敌去”!透着铮铮铁骨之气!纪念碑上的铭文和雕塑,将那段硝烟岁月定格在人们心中。

  第二站 参访武冈国防教育基地展馆

  武冈国防教育基地展馆为国防军事主题综合场馆,陈列展示古今军制兵制、武器装备与军事科技,呈现民族战斗英雄事迹及保家卫国的革命征程,凸显中华军事文化的博大精深、坚韧不屈与爱国奋斗的磅礴伟力。国防军事主题综合馆区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精华,将古城墙、木瓜桥等标志性建筑按比例缩小后纳入展馆陈列。展馆与烈士纪念碑相隔不远,大家步行即至!

  第三站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19日下午,伴随温暖而柔和的阳光,黄埔后裔一行随车探访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步入校园,仿佛时光倒流。这里曾是无数热血青年接受军事训练、立志报国的地方。漫步在已是武冈二中的学校操场,看着旁边上体育课的学生们整齐的列队,大家仿佛听见当年整齐的口令声与嘹亮的军歌回荡在空气中。

  在分校纪念馆外,黄埔后裔列队清唱黄埔军校校歌,仿佛再现当年父辈们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步入中山堂,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讲解员向大家介绍着,武冈二分校在抗战时期培养了大批优秀军官,他们奔赴前线,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 作为黄埔后裔,对父辈们的事迹并不陌生,但身临其境的感受依旧让人心潮澎湃。那些名字、那些面孔,不仅是历史书上的符号,更是血脉中的精神传承。每个人都在师生名录墙上寻找父辈的名字,轻抚告慰!其间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副会长黄鹏玖与黄埔后裔吴经建带着父辈的照片对照着黄埔师生名录墙上父亲的名字,欣喜又悲戚,心情难以言表!最令人动容是黄埔后裔颜志行老师很小被迫与父亲分开,没有任何父亲的印象,但今日却第一次在黄埔师生名录墙上看到父亲的名字,瞬间失声悲痛,泣不成声!心情平复后,感慨说道:“圆我几十年夙愿。拜谢了!”由衷感恩此次行程!

  参观中,每个人都在“黄埔精神”展板前驻足良久——“亲爱精诚”的校训,跨越时空,依然是激励前行的力量。

  离开前,在分校旧址前合影留念。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照亮了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黄埔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不仅是继承先辈遗志,也是在新时代续写属于黄埔人的荣光。

  第四站李明灏旧居:翰墨间的家国情怀

  随后,参访团来到李明灏旧居参观抗战书画展。李明灏是武冈籍爱国将领,黄埔军校早期教官,曾任校长之职,抗战期间积极参与军事教育与抗日动员。旧居为典型湘西南民居,青瓦白墙,庭院清幽。书画展展出长沙黄埔书画院的各位书画家的墨迹,有关抗战的书法字画,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长沙黄埔书画院书画家们在长沙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书画作品也已运到了武冈,将在这里长期展出!弘扬抗战文化,延续黄埔精神!

  第五站武冈古城:夜色中的历史回响

  夜幕降临,第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参访团夜游武冈古城。漫步在青石街巷,仿佛穿越时空,耳边似乎回荡着古代戍卒的号角与抗战军民的呐喊。

  第六站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十四军官总队旧址尹氏宗祠

  武冈行程第二天,9月20日上午,参访团前往此行第六站,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十四军官总队旧址尹氏宗祠。

  参观地址位于洞口县山门镇岩门村,洞口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曾宪军等人也前来欢迎参观。第十四期军官总队自武汉迁至于此,历时七年,培养了一大批初、中级军事指挥官,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七站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六期(一个总队)、十七期(二个总队)、十八期(一个总队)以及战时第三后方医院

  在距离高沙抗日烈士陵园300米的曾氏祠堂,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六期(一个总队)、十七期(二个总队)、十八期(一个总队),以及战时第三后方医院抗战遗址所在地。此地背靠云山,前临水源,地处山谷,环境清幽。导游解说道,军校选址在这里是因为,免于打扰到老百姓,在战时便于开展教学与训练!这里成为培养抗日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参观途中,大家驻足教室旧址,领略父辈的烈火青春!虽然遗址大部分为后修复而成,但墙上清晰保留着当时书写的训词和反省录,门廊右侧红色字体清晰可见:“严守纪律!服从命令!遵守时间!尽忠尽职!”左侧一列:“对主义尽忠了么,对党国负责了么,对统帅信仰了么,对上官服从了么,对部下信任了么,对本身自信了么。”字字铿锵!

  前来参观的长沙黄埔后代们,带着崇敬的心,穿过印有“艰苦卓绝”的门廊,听着解说,怀念父辈!非常巧合的是,也有此次行程中黄埔后裔的父亲在这里学习训练过,瞻仰之余倍加欣慰!轻抚着先辈们曾经触碰过的砖墙,翻阅着留存的历史,那些年轻的面庞、坚毅的眼神,渐浮眼前,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付出了巨大牺牲。行程结束后,大家依然依依不舍!

  在武冈两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荷塘村的宁静与纪念碑的庄严,让人感受到和平的珍贵;李明灏旧居的书画展让历史变得鲜活;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的旧址,让大家仿佛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全民抗战的年代;夜游古城,也感受到武冈深厚的历史底蕴;而烈士纪念碑的祭奠,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此次武冈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上的行走,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作为黄埔后裔,从前辈的足迹中读懂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在今日依旧闪耀着光芒。如今,和平年代,虽无需直面战火,但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仍是前行的力量源泉。我们将铭记历史,传承黄埔精神,以实际行动守护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让这份记忆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激励更多人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