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活动报道 > 内容正文

2025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史研讨会暨第二届思想文化史论坛在鄂州成功举办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5-11-17 10:23:48

  11月15日,由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鄂州市社科联、鄂州职业大学、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昌首义学院、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共同承办的2025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史研讨会暨第二届思想文化史论坛在鄂州职业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史展开深度研讨,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抗日战争图书馆副馆长、抗日战争纪念网副主编何京懋应邀出席。本次会议为期一天,会程紧凑、内容丰富,为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上午九时,开幕式如期举行。湖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卫桥,鄂州职业大学党委书记万国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罗福惠教授,鄂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谢祚兴出席开幕式。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主任仝瑞中主持开幕式。

  刘卫桥在致辞中指出,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聚焦时代需求,深入挖掘辛亥革命历史的时代价值,推动辛亥革命史学科繁荣发展,从百年前的思想变革中汲取智慧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万国光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辛亥革命研究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人文素养教育与学术研究水平协同提升,让红色文化传承在职业教育领域结出丰硕成果;郭辉强调,新的历史时期要推动辛亥革命研究在史学领域焕发新光彩,从历史研究中汲取前行动力;罗福惠教授作主旨发言,其引经据典的论述为与会者开拓了研究视野,在课题研究方向与方法上提供了全新思路。

  本次会议采用分组研讨形式,两组分别举行三场专题讨论会,研讨内容涵盖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演进、人物研究、制度变革等多个维度,学术探讨氛围浓厚:

  第一组研讨实况

  •第一场:主持人马延炜,评论人王锐、熊展钊

  报告人及题目:

  巴杰、王琛:《五四前后高一涵的政治文化观探析》

  段炼:《“宗教道德化”的尝试:民初理学家杨昌济思想的一个倾向》

  邓燕:《从“反帝反战”到“反法西斯同盟”:20世纪前期中共战争话语的演变与重构》

  赵建民:《英雄出山:郑孝胥与预备立宪公会再探讨》

  何广、陈竹:《大数据视野下的辛亥首义元勋新探》

  秦勤:《民初政局更迭与李大钊调和论的递嬗》

  •第二场:主持人孔德智,评论人梅乐、王坚

  报告人及题目:

  邱亚:《章开沅史学的理论成就》

  刘学文、徐胜利:《从武昌首义的鄂州英杰看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

  李凤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的政治博弈与政体选择》

  吴雅莉:《塑造“新人”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考察:以1903年〈湖北学生界〉的〈新人篇〉为例》

  李春宏:《晚清民国时期遗容照及其政治叙事的兴起》

  秦文:《袁枚法律思想探微》

  •第三场:主持人巴杰,评论人左世元、李凤凤

  报告人及题目:

  汪静怡:《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国民党军队素养的认知——以〈陈明仁日记〉为考察中心》

  侯有前:《魂归何处:时局变迁下的蔡公时遗骸案考察(1928—1948)》

  马建强、陈正汉:《1924年中国社会各界对列宁的纪念——兼论中共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的思想转变》

  赵淼:《从自在到自觉: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阶段性认识》

  梅乐:《民国时期曾国藩传记类著述中的曾氏形象》

  第二组研讨实况

  •第一场:主持人张秀丽,评论人张继汝、秦勤

  报告人及题目:

  雷平、秦宁冬:《变局创局奇局:观念史视域下的晚清“中西之变”论》

  陈先:《民国时期的通俗史学实践——以史料笔记〈凌霄一士随笔〉为核心》

  郭辉:《意大利独立战争在清末中国的书写——以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为例》

  王余辉:《屈原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再审视——基于胡适“否定”屈原案的考释》

  韦巍:《清末革命、保皇论战内外的古希腊知识》

  王坚:《“化经为史”视域下嵇文甫对传统晚明思想认识的突破与现代重建》

  •第二场:主持人马建强,评论人何广、韦巍

  报告人及题目:

  傅伟男:《唯物史观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

  胡文柳:《抗战时期陈嘉庚的报业实践与海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熊展钊:《“华侨中心之南洋”:民国时期陈序经的东南亚研究》

  徐秋意、左世元:《江北抑或江南:皖南事变前项英与皖南新四军的战略抉择》

  王锐:《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文化新声——“新启蒙运动”与中国左翼知识界的文化抗战》

  杨情:《破旧立新: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第三场:主持人雷平,评论人邱亚、傅伟男

  报告人及题目:

  解倩颖:《经济危机与地方统制:湖南省棉纱管理所研究(1934—1937)》

  张继汝:《有法胜无法:1930年前后新闻界呼吁制定〈出版法〉的历史考察》

  刘芝琪、周游:《“武装起来”:苏维埃时期赤卫队的建立与革命实践》

  潘大礼:《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人探索党性修养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施纯纯:《苏联顾问加伦对国民党广东政权成立过程中的思考》

  下午5时30分,会议圆满闭幕。闭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段炼教授主持,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唐智轩、湖北省社科联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主任仝瑞中、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潘大礼教授分别发言,回顾了会议研讨成果并展望了相关领域研究前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王萌教授作总结报告,系统梳理了本次会议的学术亮点,强调了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史研究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意义。

  附:与会学者(按拼音先后排序)

  巴  杰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陈  先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陈  竹  湖北省档案馆

  陈正汉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邓   燕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碧泉书院)

  段  炼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傅伟男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  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桂琪玉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

  何   广  湖北省博物馆

  何京懋  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侯有前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胡文柳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解倩颖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孔德智  《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

  孔定芳  武昌首义学院

  雷   平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9

  李春宏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李凤凤  江西财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学文  鄂州职业大学

  罗福惠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马建强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马延炜  《求索》编辑部

  梅   乐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潘大礼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裴   燕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

  秦   勤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邱   亚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施纯纯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唐智轩  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仝瑞中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

  汪静怡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琛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王   坚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   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王   锐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王余辉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0

  韦  巍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吴雅莉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熊展钊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胜利  鄂州市社科联

  徐秋意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  情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继汝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秀丽  《史学月刊》编辑部

  赵   淼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赵建民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周   游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左世元  湖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