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活动报道 > 内容正文

抗战亲历者:唐飞霄老人回湘参观母校及抗日战争纪念网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6-05-24 15:53:09

5月24日,91岁的唐飞霄老人应邀参观长郡中学和抗日战争纪念网。应唐老的要求,抗日战争纪念网专车接来唐老72年前同班同学梁真吾老人,两位老人时隔长郡母校重逢,时逢盛世,分外开心!


长郡中学的的学生观看唐飞霄老人题字

唐飞霄老人是长郡中学1944届高17班学生。从14岁就开始写日记,各个时期的日记累计有200余万字。抗日战争时期他每天都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这些日记大都是生活细节,但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抗战的艰难、社会的动荡、人民的苦难和历史的进程。因此这个人的日记又是一部具体而微的抗战史诗,更是普通百姓心中的抗战史。为抗战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是记录抗战日记第一人。


唐飞霄的日记手稿

由于战事临近,1938年长郡中学率先迁入安化蓝田(现涟源),此后20几所学校陆续迁入,其中湖南师大(原国立师范)创建于蓝田,蓝田成为了战时湖南文化教育的中心。唐老日记记录了当时去蓝田求学过程:凌晨3点起床,坐轮船到湘潭已是下午3时,再步行经姜畲、湘乡、娄底到蓝田,走得双腿发疼。

1944年6月19日,长沙沦陷,蓝田也危在旦夕,学不少学校又开始西迁。唐老1944年6月17日的日记:“鲁校长已向县政府筹米数十石,以备放假后救济暂时不能回家的同学,每日可以食粥两餐。时局紧张,蓝田的学校有的停止了期考,有的提早了,唯独长郡照常,以学为重。”

日记还记录了1944年8月衡阳沦陷后,长郡中学吸纳流亡学生制订了学生随到、随考、随录取的战时政策,已有400多学生,为蓝田各校之冠。有力保住了中华文化的元气。长郡中学还组织留校学生支援抗战,成立“长郡战时服务队”,出战讯、供茶水,成绩卓著。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提出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让有文化的年轻人改变军队的素质,仅有两个毕业班的长郡中学投笔从戎者有十六位之多。青年学生们争相报国,不独为抗战最后的胜利,而且对我国在联合国争得一席之位意义重大。

长郡中学1981届高151班毕业生张坚依据其表伯唐飞霄的日记创作了纪实文学《谠论流徽》。张坚祖父张继悦也是长郡中学1922年的学子,湘西会战期间,张继悦临危受命担任溆浦县长,在这里他组织民工抢建盟军溆浦桥江机场;安置长衡沦陷后涌入的大量难民;组织成千上万的挑夫肩挑军需、脚踏血路积极支前;带领溆浦地方武装在最后决战地——溆浦龙潭歼击敌人;还修建了溆浦通向西南大后方的唯一路上通道,对抗日战争最后一战功勋卓著。抗战胜利后,任台湾“国会议员”长达13年,于1972年去世,蒋介石亲题挽匾“谠论流徽”以彰其德。

唐飞霄老人一九九七年为长郡母校题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于匆忙,未能落款,今日亲笔题写落款。并欣然为年轻的学弟学妹题词。

临近中午,唐飞霄老人不顾劳累,坚持去参观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日战争纪念网及抗日战争图书馆,由民营企业家、省政协委员何誉军先生投资数百万创办,意在弘扬抗战精神,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图书馆现有有关抗战历史藏书5万余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