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河北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内容正文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千人坑”大惨案的历史见证
来源:《寻访河北红色印记》   2022-06-28 10:13:38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滦南县潘家戴庄村。纪念馆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1942年12月5日,驻滦南县倴城、张各庄、司各庄的日伪军共250余名,奉侵华日军第27师团少将兵团长兼唐山防卫司令官铃木启久“彻底肃正”的命令,在骑兵队长铃木信的率领下,包围了有着700年历史、300多户人家的潘家戴庄,胁迫民众至村东谷场,追询八路军去向,未果。于是,威逼青壮深掘场边之土坑,驱逐无辜群众于坑内,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活埋火烧、摔幼婴于碌碡、剖孕妇于街头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潘家戴庄的无辜群众1280人,烧毁房屋千余间,制造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地区最大的“千人坑”大惨案。

  滔天罪行,惨绝人寰。为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于1952年在“千人坑”遗址上修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后经几次扩建逐渐形成集实物展览、声、光、电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纪念馆空间序列层次分明,是一个集遗址性、纪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纪事碑、悼念广场、纪念卧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主馆。两侧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坑和合葬墓。

  纪念馆占地7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主馆为二层楼房,长57米,建筑面积1661平方米。一层楼覆盖惨案长坑,属于半地上半地下建筑。二层楼是惨案系列展览,房顶两侧分别为高1.9米的警钟。中间是高2.4米的水泥框架,象征着被日军烧毁的残墙断壁。

  入馆处,一堵碑墙横亘于左右两门中间,碑墙上镌刻着“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九个行书大字,碑墙内侧的碑文上翔实记述了日伪军制造惨案的经过。进入展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大火焚烧后的焦土,正面墙上是惨案现场发掘出来的遗骨巨照和亲人们痛苦失声的悼念场面,以及铃木启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上低头认罪和惨案幸存者周树恩出庭作证的纪实照片。

  由序厅先后进入第一、第二展室,共分为“野蛮侵略”“发指暴行”“血泪控诉”“复仇反击”“正义审判”“世代铭记”六个部分,那里陈列了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的大量实物资料。第三展室是实景陈列。展示文物部门发掘的部分惨案现场。被发掘的长17.6米的惨案长坑内,实景原状陈列着21例形态各异的尸骨,惨状令人发指。其中成年人9例,未成年人12例。这些白骨有的身首分离,有的亲人相抱,有的萎缩在胎盘中的胎儿,有的被钝器砸扁头颅,有的张着大嘴似在叫骂……第四展室是长坑未发掘部分。

纪念馆藏文物

  纪念馆藏有很多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4件。包括“杀人魔王”佐佐木二郎使用过的战刀,日寇压死儿童的捶布石,尖兵报社用过的石印石,日军挑死孕妇的大石槽和至今仍清晰可见子弹痕和刺刀迹的小铁门等等。它们用血淋淋的事实,控诉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特别是存于馆中的两个石头碌碡,惨案发生时,日伪军将19名婴儿摔死在这两个石头碌碡上。如今,碌碡上暗红色的印记依稀可辨,无声地记录着侵华日军的罪恶。

  由第四展室步入下沉广场,迎面是高2.4米宽16.8米的冤魂墙,在黑色大理石的墙面上,分姓氏、性别、年龄刻写着1280名遇难村民的姓名。冤魂墙正中的错台缺口,隐喻着遇难者的呐喊和控诉。

纪念馆冤魂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潘家戴庄惨案是中华民族饱受欺辱的血证,这些用血和泪换取的教训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繁荣昌盛才不会遭受侵略。让我们向世人唱响华夏子孙共同的心声:不忘国耻,珍惜和平,发奋图强,兴我中华。

  选自《寻访河北红色印记》,花山文艺出版社,2020年11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