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铭记历史,离不开那些唤起记忆的遗址。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也留下了侵华日军罄竹难书的罪证。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抗战遗址如今正逐渐淹没在现实之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却融入各处抗战遗址之中。遗址可以让历史历历在目,让精神代代相传。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既可以缅怀抗战英烈,更可以时刻警醒后人。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人民网山西频道带您重读山西抗战遗址,了解山西抗战遗址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品味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感受到中华民族留下的伟大精神。
米峪镇烈士陵园
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娄烦县米峪镇乡围练村西山的烈士岩。
1940年6月12日至19日,侵华日军2500余人分9路向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双龙镇进犯,对久峪地区的八路军进行合击。其中,一路700余人由静乐向文水、交城山区进犯退至米峪镇。17日至19日在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的指挥下,第358旅第4团、第716团、第2支队在米峪镇和围练村向“扫荡”米峪镇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村上大队发起进攻,歼灭日军500余人,俘敌4人。战斗中,八路军将士牺牲102人,负伤325人。
为缅怀烈士,教育后人,1997年,在国家文化部驻娄烦县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当地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在掩埋烈士遗骨较多的围练村西山的烈士岩上建起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同,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烈士陵墓旁矗立镌刻着廖汉生、张宗逊将军题词的碑石,另有记述牺牲烈士事迹碑文的墓碑。2003年4月,娄烦县人民政府在纪念碑左侧修建了杨秀山将军墓。2005年8月,在太原市文物局的帮助下,娄烦县文物旅游局又在这里修建了高5米的娄烦县抗日烈士纪念碑,碑上端为八路军战士花岗岩石雕像,下端正面刻有“抗日英雄永垂不朽”,下端侧面刻有娄烦县抗日烈士英名。米峪镇烈士陵同与米峪镇战斗纪念碑、战斗遗址共同组成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同于2009年12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