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峪口黄河古渡纪念碑
晋西北交通转运大队黑峪口黄河古渡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黑峪口村。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派往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重要物资器材,党中央发往各地的机密文件等,大多数要经兴县黑峪口古渡转运。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延安参加会议、汇报工作的领导干部也要走这条通道。
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建的一块主要根据地,它东襟汾河,虎视同蒲,与晋察冀边区相接壤;西凭黄河,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北起(北)平绥(远)铁路,到达绥远的百灵庙,和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相依;南括巍峨的吕梁山脉,延伸到晋西南山区,与晋冀鲁豫边区相呼应。如果说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指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首脑机关,那么就其地理位置来说,晋绥边区是各解放区通向首脑机关的门户和口冈喉,也是党中央通往华北、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交通要道。
黑峪口古渡是晋绥边区通往陕甘宁边区的重要通道,从延安派往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重要物资、器材、各种机密文件,多数要经此处转运。1940年10月29日,晋西北交通司令部成立,由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和晋西北由西新军决死第2纵队抽调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进驻黑峪口,组成晋西北交通转运大队,担负对陕甘宁边区与敌后各根据地人员、物资经费的护送任务。1941年3月6日,晋西北交通司令部召开工作会议,决定由晋西北交通司令部、18兵站第二办事处、中央出版发行部驻晋西北办事处和晋西北交通转运大队、晋西北军区后勤供应处等,共同组成晋西北交通委员会,负责晋西北通往延安的交通运输任务。从1940年起到1946年初,晋西北交通运输站经黑峪口古渡运送中共中央负责干部38人之多,其中有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彭真、邓小平、聂荣臻、徐向前等人,他们从延安到各解放区,或从各解放区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参加各种会议,其中到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大多数代表由此赴会。大部分要走晋绥边区兴县黑峪口古渡。
黑峪口古渡是晋绥边区的门户,在黑峪口附近驻扎的机关有:晋绥边区行政公署(赵家川口)、晋绥军区卫生学校、晋绥国际和平第六医院(驻碧村、任家湾)、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等机关团体。黑峪口古渡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成为晋绥边区的水陆码头,交通要道。
1949年,晋绥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先后撤离兴县,黑峪口古渡随之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黑峪口古渡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所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永远载入晋绥边区的革命史册。
黑峪口古渡与陕西省神府县盘塘村(今属神木县马镇镇)隔河相望,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资料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黑峪口黄河古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