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山西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内容正文

图说山西抗战遗址之五十七 晋绥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2015年   2017-09-26 08:47:10

  晋绥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西坪村。

  晋绥边区(晋西北)临时参议会领导机构于1941年8月在兴县西坪村成立。1941年8月22日,晋西北行政公署(1941年8月由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改称)召开第三次行政会议。同年11月1日,晋西北临时参议会筹委会召开会议,通过临时参议会参议员选举办法和组织条例,推选续范亭(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林枫(中共晋西区党委书记)、武新宇(晋西北行署秘书长)、甘泗淇(晋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阎秀峰(晋西北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原主任、晋西北抗日救国团体联合会秘书)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续范亭为主任、林枫为副主任、武新宇为秘书长。经过一年多紧张的筹备工作,到1942年8月如期选出参议员。贺龙、林枫、续范亭、甘泗淇、刘少白、牛荫冠、武新宇等人被选为晋绥边区党政军各机关、各单位参议员,廖井丹、穆欣被选为边区新闻界参议员,亚马(晋西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当选为边区文化艺术界参议员,陈天顾被选为边区小学教育界参议员。

  1942年10月24日,晋绥边区首届临时参议会在陕西省神府县呼家庄正式举行开幕仪式。出席大会的参议员共145名,其中有共产党代表、无党派人士代表、各界人士代表、抗日军人代表、工农商学文化艺术界代表,也有蒙、回等少数民族代表和国际友人代表。大会进行了19天,期间听取了林枫、贺龙、甘泗淇等人所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晋西北政府工作报告》《巩同与建设晋西北施政纲领》《保障人权条例》《晋西北行政公署组织条例》《晋西北征收公粮条例》《晋西北减租交租条例》和《扩大民兵组织,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增强对敌斗争条例》等文件。

  大会经过民主讨论,充分酝酿协商,最后选举林枫为参议长,刘吵白、牛荫冠为副参议长,阎秀峰、程进、杨濂甫、郭友仁、刘世和、颖封等6人为晋西北临参会常驻议员。

  大会同时选举产生了晋西北行政公署组成人员,续范亭被选为行署主任、武新宇被选为行署副主任,贺龙、刘佑卿、张文昴、白如冰、杜心源、王达成、张韶芳、张隽轩、刘菊初、樊浊如、刘德路、孙良臣、王缮、常耀五、武进卿、王法文、汤平、郭顺道、梁选众19人被选为行署委员。11月18日,晋西北行政公署(1943年11月改称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召开首次政务会议,任命杜心源、孙良臣为民教处正副处长,白如冰、黎化南为财政处正副处长,张韶芳、樊浊如为建设处正副处长、张文昂为司法处处长兼高等法院院长(1943年1 1月后由孙良臣继任),张隽轩为秘书处长,谭政文为公安局长,赵方为副局长。

  1945年日军投降后,临参会领导机构搬迁到兴县城区(蔚汾镇文化街原孙家大院)办公。1949年5月,晋绥边区临时参议会宣告撤销,所有参议员返回各地,参加生产建设,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该旧址东距晋绥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驻地二三公里,西靠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驻地2公里,地处晋西北(晋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晋绥边区临时参议会驻地旧址占用民房5孔,占地面积500平方米。(资料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