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概况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南200米处西山脚下,面向东北大羊角村(新闻烈士殉难地),是为纪念《新华日报》主编何云等 57位新闻战士而修建的。 于1986年5月28日落成,其高7.5米,碑座为方形,四面凸阶,雕栏环绕;碑体为四方形,正面镌杨尚昆亲笔题词 :“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右侧面镌陆定一题词 :“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左侧面镌《何云同志简历》一文,介绍了这位热血洒在太行山上新闻战士的光辉战斗历程。背面镌何云、李竹如等太行新闻烈士芳名录。
红色人物
何云(1905~1942),原名朱士翘,浙江上虞人。杭州师范毕业、复旦大学肄业,192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经济,后任日本华侨小学校长半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成立,何云任该会宣传部长。同年6月,被上海国民党宪兵司令部逮捕。1937年出狱。
1938年,党中央决定创办《新华日报》,何云被调往汉口参加筹备工作,担任国际版编辑。12月,《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诞生。从此,何云带领报馆员工,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一边打游击,一边出版报纸,编发延安新华总社的新闻,及时报道华北抗日军民的对敌斗争。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何云随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刘伯承、邓小平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访,在火线上编辑、审稿、刻印、发行,以最快的速度把战斗消息传播出去,为鼓舞部队士气,宣传百团大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虽然报馆经常转移,但报纸的出版从未间断。《新华日报》华北版被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称为“华北人民的聪耳,华北人民的慧眼,华北人民的喉舌”和“华北抗战的向导”。
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何云率领全馆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5月28日,他在率部突围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