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概况
李林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李林18号,前身为平鲁区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09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90平方米,记载着抗日巾帼英雄李林和其他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该馆始建于1964年,分别于1992年、2003年进行了两次改扩建。陵园坐北朝南,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围墙环绕,绿荫环绕。园内建筑有纪念碑、塑像、烈士墓、李林烈士事迹陈列室四个部分。园内陈列室还收藏有三万余字的历史文献和3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李林烈士手稿等珍贵实物。
红色人物
李林(81915~1940),女,福建龙海人。幼时侨居印尼。31930年秋回国,先入厦门集美学校后到上海爱国女中求学。31936年夏,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她发出“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为拯救民族危亡,于1936年年底受党的派遣,赴山西太原参加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组织的山西军政训练班学习。1937年夏来到大同,担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宣传委员,同时参加中共雁北工委工作。在抗日前线雁北,她积极组织和发动民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历任雁北工委宣传部长、雁北游击队六支队政委、八路军120师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绥边区十一专署秘书主任、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等职。她长期活动在平鲁、左云、右玉、朔县、山阴、怀仁的洪涛山区,打据点,锄汉奸,护送干部,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培训干部,为开辟和巩固晋绥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以“麦胡破敌”、“虎口夺马”、“夜袭红沙坝”、“奇袭长林、岱岳镇”、“偏关城杀奸”等传奇式的英雄事迹,成为群众崇敬、敌伪胆寒的传奇式英雄人物,名扬解放区。是位受到贺龙同志接见和表扬的巾帼英雄。1940年4月下旬,日伪军集中万余兵力,分路向晋绥边根据地发动“扫荡”。时任雁北第十一公署秘书主任、已有身孕的李林,为掩护边区专署机关和群众突围,率小分队阻击敌人。浴血奋战至最后一人,在手持双枪连毙数名日本鬼子后,从容地把仅剩的一颗子弹射入了自己的头部,壮烈牺牲,时年24岁。
红色传承
抗日女英雄李林牺牲后,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曾以“女英雄”相称。中共中央妇委唁电称:“(她)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1972年,周恩来指示要写出《李林传》,以志英雄伟绩。1985年,山西省平鲁县召开隆重纪念大会,为她塑立雕像,并把平鲁一中命名为“李林中学”。
红色经典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与中共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委区政府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李林》,塑造了一个以李林为中心的抗日、爱国、革命、青年的群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青春偶像剧。它褒扬高尚的人生信念、信仰与理想,它赞美伟大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剧情冲突强烈,具有很强的可视性。
在李林烈士牺牲45周年之际,原雁北行政公署组织力量拍摄了电视连续剧《烽火侨女》和话剧《李林》,在全国播出和演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戏剧《侨女李林》讲述南洋华侨女子李林,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回国,投笔从戎,参加抗战。组织领导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在一次战斗中遇敌人包围,为掩护部队和群众突围转移而壮烈牺牲。
纪念女英雄李林的诗词:
绥南晋北,寂寞长城内。洪涛痛,桑干泪。华侨大陆访,集美师生会。延安走,报纸行行余墨味。
爱人梦当夕,波浪层层退。挥手处,无声息。艰危欢笑备,威武人情美。春永在,仙凡异路女儿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