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山西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内容正文

寻找晋绥革命前辈战斗足迹3--洪涛印刷厂(1)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2017-12-27 10:29:45

神木县贺家川口镇路家南坬村

  由于日本鬼子的大扫荡,1940年7月,晋西北洪涛印刷厂从兴县搬迁到神府县路家南坬村(现神木县贺家川口镇路家南坬村)。

  为寻找洪涛印刷厂的旧址,王波、牛亚平、高虎虎、张永前一行四人来到与兴县隔黄河相望的神木县贺家川口镇路家南坬村。

  1940年初,晋西北行政公署决定以原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于5月10日成立了西北农民银行。发行西北农民币,以取代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和阎锡山晋华银行的钞票(大花脸)在边区流通使用。同时由行署财政处长汤平组建印钞厂。经120师贺龙师长推荐,120师保卫处长李吉宇担任第一任厂长。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建,4月初开始试印五角辅币,当月投放市场,使“法币”、“晋币”很快贬值,在晋绥边区停止使用。1940年5月1日正式宣布“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成立”,为保密起见,印钞厂借用了雁北洪涛山之名。厂址在兴县石楞则村。

兴县石楞则村是洪涛印刷厂1940年4月建厂时的厂址

洪涛印刷厂印制的晋绥边区流通币---西北农民币

  1940年4月洪涛印刷厂成立时隶属于晋西北行署财政处领导。1942年5月改为西北农民银行领导,同年7月因精兵简政,西北农民银行和晋西北贸易局合并办公,洪涛印刷厂又划归晋绥边区贸易局领导。

  在战争环境下的洪涛印刷厂,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曾六次迁厂。

  1940年6月,工厂在石楞则村开工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日军三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和驻蒙军两个支队,共约37000余人,分十九路向晋西北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妄图消灭120师主力和行署领导机关。洪涛印刷厂接到行署财政处指示,于6月15日迁到碧村,安装好机器准备生产,因日寇“扫荡”逼近,又立即西渡黄河搬到陕西省神府县的刘家湾村。刚找好厂房,做好开工准备,此时因汉奸告密,占领兴县城的日军,在兴县山上炮轰,工厂被炸毁,所幸工人安全转移。

  工厂随即转移到神府县贺家川镇路家南坬村。据路家南坬村村志记载,“1940年4、5月间,行署领导武新宇(时任晋西北行署副主任)、段云(时任晋西北行署经济总局局长)来我村考察,决定将洪涛印刷厂迁来我村。该厂主要承担西北农民银行纸币的印制,员工100多人”(吕梁日报资料记载为员工50多人)。

右起:牛亚平、王波查阅路家南坬村村志。

访问路家南坬村老支书

路家南坬村的老房东难忘洪涛印刷厂

  路家南坬村洪涛印刷厂旧址。当年,全村村民自愿腾出27孔窑无偿提供给洪涛印刷厂使用。

洪涛印刷厂旧址

印刷厂备石料

  1941年,洪涛印刷厂第一任厂长李吉宇(湖南籍老红军)病逝于路家南坬村。图为李吉宇墓碑。

  村志还记载路家南坬村上下倾全力支持洪涛印刷厂,“共腾出27孔窑供印钞厂无偿使用。全村人义务为工作挑水、打柴、锄草、喂牲口、搞建设,保证了印钞厂的正常生产。”

  路家南坬村地处高山深沟,交通不便,但是比较安全。洪涛印刷厂在路家南坬村将近两年,职工增加到近50人,石印机增到6台,铅印机4台,西农币月平均生产量约40万元左右。

  照片提供:牛亚平 高虎虎 张永前 王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站长统计-当前在线[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