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日伪的严密封锁下,东北早期的抗日武装为保存有生力量,逐渐转移到深山密林中。这个时期,有一支抗日队伍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的代王砬子山区建起了密营。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长期潜伏,坚持抗日,直至最终胜利,谱写了一曲悲怆激昂的英雄壮歌。
密营的关键就在于“密”,多修建在日伪统治薄弱、远离道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深山老林中。代王砬子山区海拔在400至480米之间,这里夏季草木茂盛,冬季大雪封山,难以被外界发现。驻扎在此的抗日义勇军官兵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和优势,巧妙地布设密营。代王砬子密营地处松花江北岸,西起吴家沟,自西向东延伸,方圆直径约5公里,设置有泥草房、马架子房、地窨子、哨位、物资洞和操练场等,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该密营由三处大的营区组成,各营区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互为依托,能最大限度发挥观察、隐蔽、伪装、防护、联络、转移和作战指挥等效能。为确保密营安全,抗日义勇军还设置了多个哨位,一般位于山口、路边、高地与营地的连接点处等要害位置,便于侦察、伏击与联络。
据考证,代王砬子抗日义勇军为驻守吉林蛟河新站的原东北军第27旅第676团第1营的一部。1932年3月,该营营长田霖率部起义,成立了“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 掀起了蛟河一带的抗日热潮。7月,该部加入冯占海率领的抗日义勇军,转战长春等地。8月的一个夜晚,田霖带领部队把自制地雷埋在白石山以西的铁路轨道下,并在两边布设伏兵。次日凌晨,日寇车辆由东向西疾驶而来,触发地雷,伏兵乘势密集射击,消灭日寇60余人,缴获枪支30余支、子弹数千发等。这是田霖部起义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抗日义勇军的兵心士气。
1932年10月19日,冯占海在长春市农安县主持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将已进入农安境内的各部,由冯占海带领向辽西热边转移;仍留在吉林(市)至敦化铁路沿线及榆树、五常一带牵制敌人的各部队,继续留在原来活动区域,相机骚扰敌人,准备接应主力东返。代王砬子抗日义勇军即为奉命留下的田霖部一支,在吉林至敦化沿线一带坚持抗日,直至东北光复。
密营是东北抗日武装在对日作战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借鉴东北传统民居文化中土戗子的建筑形制在深山密林中修建的秘密营地。战士们根据密营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设置各类配套设施。依托密营,东北抗日武装开辟了广阔的游击区域,有效牵制了日军在东北的主力部队。可以说,密营是东北抗日武装修建的特殊形式的游击根据地。
2019年,东北义勇军代王砬子密营遗址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革命旧址名录,并修建了密营旧址博物馆,供后人瞻仰。代王砬子密营遗址见证了东北军民浴血抗战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