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历史碑
2009年5月,复兴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别从金仓村和杜荒子村附近发现“金仓神社”石刻和“杜荒子神社”石刻后,运到复兴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本国神社是崇奉日本皇室祖先和为国功臣及各种神灵的祠堂,“金仓神社”是伪满洲国第8235部队负责设计和施工。石刻正面刻为1942年侵华日军金仓停车场司令官,陆军大佐竹中经雄书写。“杜荒子神社”石刻是为1943年病亡的侵华日军驻杜荒子屯陆军少佐黑田奉治而立。根据省州有关部门鉴定,这两块石刻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复兴地区的历史见证。铁证如山,勿容置疑。为了使后人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开括进取,振兴汪清,特立此碑。
金仓神社石刻
正面刻有《金仓神社》四个大字,正面右侧刻有“金仓停车场部队长官大佐中经雄谨书”和“康德九年四月建立”的小字。
杜荒子神社石刻
该碑高1.4米,宽0.85米,重约1吨,碑正面刻有“杜荒子神社”,正面右侧分别刻有“皇纪二千六百三年九月十五日”“ 杜荒子驻屯xx(字看不清)陆军少佐黑田丰治”。据杜荒子群众反映,侵华日本陆军少佐黑田丰治,当时死在杜荒子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有关部门专程到杜荒子村寻找他的遗骨后,把遗骨运回日本国。《杜荒子神社》碑,是为1943年病亡的日军驻杜荒子村陆军少佐黑田丰治而立。此碑于2009年年初在杜荒子村附近发现。
献灯石刻
高约0.56米,宽约0.35米。碑正面刻“献灯”字。献灯系侵华日军祭祀时点蜡烛的工具。此碑于2010年夏季在杜荒子村附近发现。
俸纳石刻
该碑顶面有椭圆槽形,而且中间有一圆眼并呈斜形穿透整个石碑,其作用是否系供祭祀前洗手,盛水之用,须进一步验证。石碑顶部中间凿成椭圆形,下凹与平面约有5公分深,中间有一圆眼,直径2公分宽,呈斜形穿透整个石碑,深约有50公分,碑左侧刻“皇纪二千六百三年九月”和“黑田部队”。碑文已查明,是草书“奉纳”二字。具体解释如下:“奉纳”在汉语中有两个意思⑴敬还,退回;⑵敬献。现在常常使用第二个意思,在中国传统佛教中,是居士向寺庙进行的“布施”、“捐赠”、“供养”。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就因“奉纳”引起了一场外交纠纷。多年来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常常引起亚洲国家强烈反对,不参拜,则可能遭受来自国内右翼势力的压力。出于此,安倍想出一计,他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而是在靖国神社的春季大祭时以“总理大臣”的名义,自己掏腰包向靖国神社“奉纳”了一盆价值5万日元的盆栽桐杨。可惜,此举没有收到“一石两鸟”的功效,反而导致国内外两面都不讨好。在日本国,神社和寺庙里常常可以见到刻有“奉纳”二字的纪念物,表示此物是由信男信女们祭祀而来的。有些地方放着凿如盆状的石头,内中盛水,供祭祀前净手,表达信仰的虔诚。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