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共占地760亩,纪念建筑物303处,坐落在被称为胶东屋脊的栖霞县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建成最早、纪念抗战烈士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抗战烈士陵园。
英灵山前麓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并以专刊形式简介了胶东抗日战争历程及十余位胶东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自纪念堂后拾级而上,历经八百三十五级台阶直达英灵山顶峰,便是呈六角形的高耸入云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陵园内收录20850名烈士英名,安息着包括胶东抗战时期党政军领导人理琪、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等著名抗日英雄。陵园内有各种纪念建筑物311处,198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烟台市红色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
建造时间
1945年
地 址
栖霞县
面 积
760亩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共占地760亩,纪念建筑物303处,坐落在被称为胶东屋脊的栖霞县牙山前怀的英灵山上。胶东特委书记、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理琪,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胶东军区战斗英雄、爆炸大王王克山,胶东军区特等劳动模范王彩春,五旅战斗·英雄、胶东候补参议员孙连君等多名烈士的遗体都安葬在这里。
英灵山前麓,气势恢宏的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并以专刊形式简介了胶东抗日战争历程及十余位胶东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自纪念堂后拾级而上,历经八百三十五级台阶直达英灵山顶峰,便是呈六角形的高耸入云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挺拔宏伟,令人肃然起敬,烈士纪念塔及分布于山两臂的名录塔铭刻着两万多名烈士的名字,这里安息着包括胶东党政军抗战时期领导人理淇、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劳动英雄王彩春等胶东著名英雄在内的三千多名烈士的英灵。
建设原因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胶东地区英勇牺牲的20850名烈士而建。
地理位置
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桃村镇英灵山
主要展览
陵园人口处"浩气长存"、"英名千古"两座牌坊中间,屹立着"英灵再现,永世致哀"的大型铜雕。
烈士纪念堂内分别展出了张静源、张连珠、理琪、王文、于已午、于一心、任常伦、夏侯苏民、解文卿等37位著名烈士事迹,以及革命先烈从事革命斗争的珍贵文物。
如闻名胶东的"一一.四"暴动时用过的大刀、长矛、土枪;著名大福山起义时"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大旗;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烈士1936年写给各级党组织的信和他使用过的办公桌、手枪、钢笔;还有烈上鲜血的功劳证等。
通过烈士纪念堂,登上152级石阶,就来到被松涛包围着的陵园的主墓--"理琪墓"。
从理琪墓上行,登上632级行阶可直达山顶。高耸人云的"胶东抗日烈十纪念塔"矗立其上。塔成六角棱形,正面镌刻着"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9个遒劲大字,其他5面刻着5716名抗日烈士的英名。纪念塔右侧75米处的陡峭巨石上,矗立着抗战时期山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任常伦的铜像。
任常伦铜像与英雄墓之间,筑有"英雄亭"与东岭上的"胜利亭"遥相呼应。
获得荣誉
陵园1977年11月23日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5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89年8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陵园园容园貌在近几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政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被烟台市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连续8年被烟台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单位。陵园党支部在建党90周年之际被中共烟台市委授予"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每年约有20万名左右干部群众来园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