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山东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内容正文

山东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周村区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7-12-07 10:18:15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周村城区东南大埠山,前身为始建于1948 年的周村革命烈士陵园,原位于周村城区中和街东首北侧,1999 年迁至现址。2000 年3 月, 更名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7.3 万平方米,坐南朝北,主要纪念建筑物有大门牌坊、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区、“浩气常存”碑亭、“南疆烈士”碑亭、纪念广场、纪念碑广场、“为了明天”雕塑、游园广场等。

  陵园以大门牌坊—纪念馆—纪念碑为中轴线,建筑左右对称。大门牌坊宽25 米、高8 米,向外呈环抱之势,门额上刻有著名书法家王一川手书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有正门3 个门洞、侧门8 个门洞, 正门两侧内外两面饰有日、月、山、河四幅陶瓷浮雕,寓意革命先烈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进入大门为游园广场,建有“十大功劳园”“桃花园”“玉兰园”“梅园”“吉祥园”“牡丹园”等多个绿化园地。一座高6.2 米的铸铜雕塑矗立其间,底座上刻有“为了明天”字样。雕塑是一个解放军战士身挎长枪、肩托幼童、脚踏日本国旗和国民党帽,表达革命先烈为人民打天下、为后人谋幸福的主题。

image001-56.jpg

湖田烈士祠

  纪念广场在大埠山山腰,占地面积3 万多平方米,分三层。在第二层广场两侧分别建有“浩气常存”碑亭和“南疆烈士”碑亭,“南疆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上刻有329 位烈士的英名。三层广场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2012 年对纪念馆进行了提升改造, 调整充实了陈列内容,增加了著名烈士事迹、淄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介绍及电子影像史料、实物。纪念馆东侧是被誉为“一马三司令”的鲁中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马耀南、马晓天和马天民烈士墓地,墓穴均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上面刻有五星和花环,墓南侧分别立有墓碑,上面镶嵌烈士遗照。墓东侧太湖石上镌刻徐向前题词“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位烈士永垂不朽”。1947 年春,三烈士墓迁往原籍周村北旺村马家茔地。1961 年1 月,济南军区、省民政厅出资,将三烈士墓移葬于周村烈士陵园。纪念广场上面是烈士墓区,安葬着756 名烈士。

  山顶是纪念碑广场。状似三把利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于山巅,寓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和平建设三个时期,碑高19.99 米,建于1999 年,正面红色大理石上刻有毛泽东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两侧刻有碑文。纪念碑下面三层大小不一的底座,象征已被推翻的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纪念碑周围三条断开的锁链,象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斗争而挣脱的锁链。纪念碑寓意深刻,是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物。

烈士陵园正门.jpg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

纪念碑-2.jpg

革命烈士纪念碑

  1988 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 年3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村区双拥教育基地;2013 年10 月,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耀南故居 位于北郊镇北旺村。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为亲兄弟,都参加了革命并壮烈牺牲,被称为“一马三司令”。

  马耀南,又名马方晟,1902 年出生于长山县三区北旺村( 今周村区北郊镇北旺村)。1924 年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学习期间他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1933 年应长山县家乡父老邀请任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思想开明, 广招人才,深得社会赞许。1937 年12 月,组织发动长山中学60 余名师生和40 多名抗日骨干参加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起义队伍在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等人带领下, 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1938 年6 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将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同年12 月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 马耀南任司令员。1938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 年6 月,马耀南指挥了清河平原上著名的反“扫荡”战斗——刘家井子战斗,歼灭日伪军800 余人,给敌人以重创,推动了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的进一步发展。1939 年7 月22 日,部队在移防桓台县牛旺庄时,由于汉奸告密,遭日伪军三面包围,当马耀南一行骑马撤到牛旺庄东侧二里地外大寨村东西大街中段时,突遭敌人伏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 岁。

  马晓云,又名马方杲,马耀南的二弟,1906 年生,1938 年参加革命。1939 年夏, 马晓云奉命率部插入敌后,先后拔掉小周家庄据点、炸毁敌人黑铁山火药库、炸毁马尚段铁路,牵制了敌人对根据地的“扫荡”。193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 年夏返回山东,任清西军分区副司令员,率部在周村处决叛徒、击毙汉奸,用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人,使伪军头目赵聿俭率部反正,并恢复地下交通联络点和情报站。1944 年8 月10 日,在攻打青城县王家庄日伪据点时,因炸药被敌人炮弹击中,马晓云壮烈牺牲,年仅38 岁。

马耀南故居大门.jpg

马耀南故居大门

  马天民,又名马方普,马耀南的三弟,1910 年生。1937 年参加抗战工作,1938 年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后被任命为第一支队队长。马天民率队活跃于长山、邹平、桓台、章丘一带,攻据点、破铁路、宣传抗日。1938 年10 月, 中共党组织派其组织募集委员会,解决部队供应问题,马天民募集到大量物资与经费, 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武装斗争。1939 年10 月14 日,马天民在前往长山县城西大辛庄为部队搜集枪支时,被警卫员叛变出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9 岁。

  马耀南故居坐南朝北,青砖蓝瓦,占地面积约7000 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中间有5 米宽胡同相隔,胡同两头有垛门。东大院主要有酿酒、榨油作坊和土楼、竹林、菜园、水井等设施,房屋50 余间,占地面积约2600 平方米。西大院为住宅区,三进院落,共有房屋60 余间,占地面积约3300 平方米;进大门甬道分东一独院和西门楼, 西门楼悬“清慎勤”匾额;第一进院落有北屋正房3 间和东西屋、小北屋,南屋为过道屋,可通第二进中院、第三进南院。马耀南三烈士在西大院第一进院落东屋出生, 第二、三进院落为烈士生前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年久失修,绝大部分房屋已倒塌,目前仅有西大院“清慎勤”门楼第一进院落保存完整,其东屋和西屋辟为三烈士事迹展室。“清慎勤”院落现由马耀南之子马立修居住。2005 年,周村区政府为马耀南故居纪念馆举行了开馆仪式。2006 年6 月,故居被淄博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