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河惨案纪念馆 位于界河镇北沙河村,是全国首家村级抗日史实纪念馆, 2005 年建设,总投资300 万元,占地面积10 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设有主展厅、副展厅、北沙河惨案纪念碑亭、全国最大的整石青石台历、北沙河惨案纪念馆落成碑亭、题词碑廊、接待室等。主展厅长38 米,寓意为1938 年发生北沙河惨案;宽8.15 米,寓意为8 月15 日日军投降。馆内陈列实物187件,图片255 幅,文字32 万字。2006年,济南军区无偿捐赠退役歼六战斗机1 架、T34 坦克1 辆、榴弹炮2门、加农炮1 门、高射炮1 门,成为鲁南地区馆藏退役武器最多的纪念馆。
1938 年3 月15 日,日军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沿着官道(今104国道)二十里铺朝北沙河村前进。村里原来有500 多人,自3 月14 日界河一线阵地开战以后,已经有一部分村民逃往村外,还有一部分人跑到了德国教堂里,84 人留在了村里。由于官道被破坏,日军重型部队无法前进,日军打算在北沙河村找些村民修路,但是无人愿意配合。日军在村里找不到人,还发现墙壁上到处都是反日标语和口号,恼羞成怒之下兽性大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村民有的被绑在树上活剥,有的被刺刀穿死,有的被关在屋里烧死,不论是走不动的老人,还是刚会爬的婴儿,无一幸免。为了发泄兽性,日军见妇女就强奸, 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女童,有的奸后再开膛破肚,惨不忍睹。当日军搜到村民王廷标一家时,一家七口被日军从地窖里全部拽了出来, 随后被赶到一个大水坑前面,那里已经站满了村民。然后日军开始扫射,日军一面疯狂杀人,一面把尸体往水坑里扔。吓昏过去的王廷标被扔进水坑,幸好水不是很深,王廷标侥幸生存下来。据统计,在北沙河惨案中,日军共残害北沙河村民83 人,其中儿童15 人。全家被杀绝的11 户25 人,只剩一口的4 户。烧毁房屋240 余间、农具10余套、大小车15辆, 烧死牲畜12 头。砍伐树木80 余棵,抢走猪、羊、家禽不计其数。被烧后,有34 户172 人靠讨饭为生, 17 户68人逃荒流亡外地,24 户45 人无房地,靠“背河脚”(背人过河)、拉车为生。
北沙河惨案纪念馆全景再现了北沙河惨案真相,告诫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2006 年7 月,北沙河惨案纪念馆被命名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并被认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滕州市烈士陵园 位于大坞镇仁山,始建于1962 年,原址位于滕州市城区东北部7 里处的侉庄村。2008 年,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滕州市委、市政府投资2.6 亿元,将烈士陵园迁建至大坞镇仁山风景区。新陵园占地面积621 亩,主要建有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纪念碑、纪念碑亭、悼念广场、英烈园、国防科技教育城、大型兵器陈列广场等纪念设施。
北沙河惨案纪念馆
北沙河惨案纪念碑亭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建筑面积4200 平方米,分为序厅、党建厅、抗战厅、解放厅、发展厅及缅怀厅。该馆主要以鲁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革命史为线索,全面展示鲁南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做出的不朽业绩。复原了“铁道游击队”“北沙河惨案”“滕县保卫战”等战斗场景。重点介绍了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滕县而英勇献身的王铭章将军和在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滕县而壮烈牺牲的王麓水将军的英雄事迹。
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高38 米,象征着1938 年鲁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响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第一枪。英烈纪念碑亭位于纪念碑两侧, 呈月牙形分布,建有王铭章、王麓水、洪振海、马立训、陈金合、何一萍等12 座著名英烈纪念碑亭。
悼念广场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为青石方砖铺地,可同时容纳15000人。每逢重大纪念日,全市人民在此举行悼念英烈活动。
英烈园园区面积3000 平方米,全市散葬烈士集中于园中,并设有实名烈士墓区和无名烈士墓区。烈士纪念墓区依山势而建,烈士卧碑采用石岛红大理石,呈梯田状排列,共有790 名烈士长眠园中。墓区右前方建有王铭章、王麓水塑像。王铭章塑像高2.5 米,红色花岗岩材质,2013 年4 月落成;王麓水塑像高2.6 米,红色花岗岩材质, 2013 年7 月落成。
国防科技教育城建筑面积7230 平方米, 由序厅、综合演示厅、武器装备厅、航天科技厅、放映厅、将军业绩厅六个展区组成,各展厅以实物及仿真和模拟体验技术全面展示我军由冷兵器到现代兵器以及现代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大型兵器陈列广场陈展面积10000 平方米,主要展示了解放军曾使用过的轰炸机五型飞机、榴弹炮、加农炮、六二式坦克、东风一号近程地对地战略导弹、歼六型战斗机、歼五型飞机、红旗二号导弹和东风-21 中程弹道导弹等大型兵器装备。
滕州市烈士陵园现为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山东省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2014年8 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滕州市烈士陵园
1938 年1 月初至3 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团军2 万余人,与日军矶谷廉介师团全部和第一○八师团一部共3 万余人,在滕县展开了一场血战,中国军队在装备陈旧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抵抗,谱写了一曲抗日壮歌。界河阻击战、滕县保卫战历时两个半月,毙伤日军2000 多人,起到了战略上钳制日军的作用,为台儿庄会战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中国守城部队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及其4000 多名将士阵亡;担负界河阻击战的第四十五军第一二七师伤亡四五千人。这场震惊中外的血战, 受到台儿庄战役的指挥长官李宗仁的高度赞扬:“没有滕县的死守,就没有台儿庄的大捷。”
1988 年,滕州市委、市政府在龙泉塔下、荆河西岸为在滕县保卫战中牺牲的王铭章烈士建造了纪念碑亭,以缅怀其不朽功绩。2009 年,又将王铭章的纪念碑亭移至大坞镇仁山新建的滕州市烈士陵园内。同时,在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内, 特辟“滕县保卫战”厅供人们瞻仰。
洪振海烈士墓 位于羊庄镇北塘村。洪振海,羊庄镇大北塘村人,191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 年,他与好友王志胜到枣庄中兴煤矿当了矿工。1932 年7 月,中共枣庄特委领导了中兴煤矿工人罢工运动,洪振海积极参加并被推选为小组长。七七事变后,洪振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3 月,日军侵占枣庄。10 月,洪振海与王志胜在枣庄火车站西侧的陈庄建立情报站,洪振海任站长。1940 年1 月25 日,鲁南铁道大队成立,洪振海任队长。铁道大队成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他们扒火车、截物资、断桥梁、抢武器、惩汉奸、杀日寇,神出鬼没、威震敌胆,搞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1941 年12 月,洪振海在一次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铁道大队将其遗体就地安葬于黄埠庄,又后迁至其家乡滕县羊庄镇大北塘村。建国后,洪氏家族为其修建了烈士墓和纪念碑。2009 年,洪振海烈士入选“山东省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5 年6 月23 日,洪振海烈士墓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振海烈士墓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