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胶东特委旧址 位于天福山乡沟于家村,是张修己故宅,有正房4间,厢房3 间,砖石结构,均为草房,自成院落。这里是中共胶东地区特别委员会秘密活动的地点。1935 年和1937 年,中共胶东特委曾在此筹划“一一 四”暴动和天福山起义。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胶东人民军政委员会等党政军机构都曾设于此。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曾在这里居住,并起草《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等文件,是当时胶东革命的中心。
天福山起义遗址 位于文登城区正东20 公里处、海拔110 米的天福山腹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福山地势隐蔽,群山拱围。山上建有庙宇,分为3 个院落,其中西院落有正殿3 间、道厅3间,中院落有客厅5 间、道厅5 间,东院落有道士住房5 间、东西厢房各3 间。现存道士住房5间,东厢房5 间,其余皆毁于抗日战争期间。1937 年12 月24 日,在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副书记吕志恒,委员林一山、张修己等人领导下, 天福山起义成功举行。在天福山玉皇庙内,理琪等人周密研究部署了具体行动方案。拂晓,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全体成员及文登、荣成、威海卫的抗日志士共80余人相继到达天福山。理琪宣读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宣布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起义队伍组建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于得水任大队长, 宋澄任政委。
为缅怀天福山起义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1957 年,当地人民和驻军在遗址西北建砖塔1 座,在竖旗遗址建起简陋的红旗亭。1970 年后,砖塔和红旗亭倒塌。1973 年在原砖塔遗址重建纪念塔,在遗址西建起550平方米的纪念馆, 陈列和展出革命文物。1980 年,在起义遗址建“特委旧址”“起义会址”“竖旗地址” 坐标3 处。1981 年,在纪念馆东建240平方米的接待室。
文登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文登城区东首的峰山正阳。前身为峰山革命烈士陵园, 始建于1952 年,占地面积7.66 万平方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于峰山之巅,用花岗岩建成,高16.05 米,碑基座四周用斧凿花岗岩石板铺就230 平方米平台。纪念碑与纪念堂之间有14组326 级花岗岩石条台阶。纪念堂建筑面积1050 平方米,东西两厅展出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著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其中抗日战争时期9 名;北厅墙上铭刻7599 位文登籍烈士英名,其中抗日战争时期2038 名。1995 年5 月,陵园被威海市政府列为威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 年10 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天福山起义纪念塔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