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宁海路122号。是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民国四年(1915年)由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英国伦敦会等七个教会创办。
校址初设于绣花巷李家花园,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在宁海路现址建校。1932年建成。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迁至成都上课。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整个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按照东西向的轴线布置,布局工整,平面对称。这些建筑物以宽阔的大草坪为中心,造型均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金陵女子大学办学中设置过16个四年级学科,包括中文、英语、历史、社会、音乐、体育、化学、生物、家政以及医学专科等,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从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人称999朵玫瑰。
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开学时设在南京绣花巷,此后校长德本康夫人筹划在宁海路随园一带建造新校园。随园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
1922年开工建设,到1923年校舍落成,金女大迁入,此时完成了7幢宫殿式的建筑:100号(会议楼,1431平方米)、200号(科学馆,1541平方米)、300号(文学馆,1492平方米)、400号-700号(4幢学生宿舍,共4603平方米)。1934年,建造了图书馆(1397平方米)、大礼堂(1444平方米)。
1952年原金陵女子大学和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合并成为南京师范学院,金陵女子大学随园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随园按东西向的轴线对称布局,入口采用林荫道加强空间的纵深感,主体建筑物以大草坪为中心,对称布置,100号楼后面设计了1个以人工湖为中心的花园,中轴线的西端结束于丘陵(西山)制高点的中式楼阁。建筑造型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结构采用西方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为中西合璧的东方建筑群。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0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1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2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3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4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6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7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8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9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10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明妮魏特琳像
1919年第一届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
1921年,德本康夫人和应届毕业生,中为德本康夫人
1922年正在施工的金陵女大教学楼
1923年金陵女大新校园落成开放
1923年师生去新大楼做礼拜
1923年在金陵女大新校园里迎来的第一个植树节
1932年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
1932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内
1934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1935年,金陵女大创办人齐聚金陵女大新校园
1935年吴贻芳和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冬季运动会上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吴贻芳
华西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校联合举行毕业典礼,图为进入典礼会堂的人群
金陵大学的教学楼前
金陵大学的摄影实验室
金陵大学的物理课
金陵大学发工资的日子(1945年)
金陵大学迁回南京时的情景(1946年)
金陵大学迁回南京途中(1946年)
金陵大学生的就餐时间
金陵女子大学 老校舍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排球比赛(1944年)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射箭比赛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职人员的宿舍前(1940年)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迁回南京时的情景(1946年)
全景
晒干准备铺成床垫的稻草(1940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摄于1918年的“大美国金陵女子大学”校门老照片
首届金陵女大毕业生于1917年二年级时
宋美龄访问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时的合影(1939年10月)
位于美国的明妮魏特琳墓地
校庆日,进入庆典现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1939年)
校园的收发室
宿舍内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1943年)
运动场上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1937年)
运动会开幕式列队的学生们(1937年)
在集会上讲话的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1940年)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