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浙江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 > 内容正文

杭州民间收藏家收集6000多件抗战藏品:见证近代中国空军航空救国史
来源:央广网   2023-08-28 09:18:45

  央广网杭州9月10日消息(记者傅炜如 曹文君)在杭州笕桥镇的一条小巷里,隐藏着一座民间抗战纪念馆。里面陈列着抗战时期系列《中国的空军》杂志、日本原版作战地图、美国飞虎队徽章、各类战争军用装备……6000多件抗战藏品,见证了近代中国空军航空救国的历史。

  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毗邻杭州笕桥机场。馆长高建法,浙江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土生土长的笕桥人,从小听着笕桥空军的抗战故事长大。新中国成立后的笕桥空军飞机,每天在头上轰鸣而过,他对空军有一种特殊情怀。

  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馆内的抗战藏品,都是高建法自己出钱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从2004年起,他开始有规模地搜集与笕桥航校相关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并积攒资金租了现有的展览馆场地。

  高建法说,作为一个笕桥人,这是他肩上的责任,让后人铭记杭州空军的这段历史。

  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见证近代中国空军航空救国历史

  早些年,社会各界对笕桥空军历史关注度并不高。高建法说,2018年年初,随着电影《无问西东》的热映,不少人找到这里,寻找电影中王力宏饰演的飞行员沈光耀原型——笕桥航校的三期生沈崇诲的资料,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由此被大众熟知。

  电影《无问西东》中飞行员沈光耀的原型,笕桥航校的三期生沈崇诲(央广网发 图由受访者提供)

  提到沈崇诲,不得不提到位于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历史,中央航空学校在笕桥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七八年,但培育了中国最早期的飞行军官。

  据历史资料记载,1929年6月,国民政府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设立航空班,1931年航空班迁往杭州笕桥,并在1932年9月扩编为“中央航空学校”。抗战爆发之前已经培养了7期500余名飞行员,他们都是空军抗战主力。

  八年全面抗战中,中国空军击落日机592架,重伤95架,4321名空军将士以身殉国。4321名空军将士中,有1700位是从笕桥走出的,他们鹰击长空,以身殉国,平均年龄只有23岁。

  1937年8月14日,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率队在笕桥上空大胜日本海军航空队,该日后被定为“空军节”,“笕桥精神”也由此而名。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飞过天安门的17架飞机中,17位飞行员和指挥员,也是从笕桥航校走出来的。

  抗日时期的相关历史出版物(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在高建法的收藏中,与空军抗战有关的藏品,主要以文献资料为主,这其中包括了抗战前后的各种空军杂志和出版物。

  《中国的空军》是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最为主要的宣传刊物,记者翻开1938年至1939年的合订本,翻至底页,上面印着沈崇诲照片,下面写着“与敌舰同归于尽的空军勇士,沈崇诲遗像”。在航校三期生的纪念册里,也能追寻到沈崇诲当年的身影。

  在这些资料中,还能追溯中央航校中814空战中笕桥上空击落日本飞机的第一人高志航、笕桥独臂将军石邦藩等英雄。

  海内外空军后代来此寻根、缅怀先辈

  如今,笕桥抗战纪念馆已经成为杭州市党员示范基地和杭州市红色博物馆。高建法经常会接待海内外的来访者,有抗战老兵、航校英雄、美国飞虎队的后代等,他们都想来纪念馆搜寻历史资料,感受祖辈当年血洒天空的壮烈,找到自己的根,缅怀先辈。

  采访馆长高建法(央广网记者 曹文君 摄)

  高建法回忆说,最近还接到越洋电话,是一位老太太从美国打来的,她说她的父亲就是笕桥航校毕业的,下个月她要回杭州,特地要来纪念馆看看。空战英雄高志航的儿子高耀汉也来过几次纪念馆。

  高建法还加了“飞虎研究院群”等几个海外微信群,很大一部分空军后代分布在海外,不少跟高建法取得联系后,愿意帮他收集散布在海外的中国空军抗战物品。

  除了这些寻根老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也前来参观。让高建法印象深刻的是,8月中旬,纪念馆来了两个女生,她们对中央航校这段历史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位是远在英国读高中的辽宁人王同学,她从南京抗战纪念馆转道而来。另一位是来自广东的准大学生黄同学,她在网上搜到抗战纪念馆,马上要上大学了,特地赶来看看。

  现在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也成为了浙江理工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看到年轻人一批批前来,高建法心里很欣慰,他更坚信自己正在做的是有价值的事情。

  自掏腰包收集抗战藏品 希望在笕桥建设新场馆

  高建法在抗战藏品上的投入超过了500多万,都是自掏腰包,把家产都投入进去了。收藏空军抗战物件的难度比较大,高建法说:“全国收藏这方面的也就这么几个人。主要还是资金问题,从收藏家手中买东西,他们知道你特别需要某一块内容时,叫价会上涨。有不少中意的藏品,但也无力收藏。”

  馆长高建法给记者展示他的藏品(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高建法曾为了薄薄一本书,跑到广东,但收藏家开价就3万元,最后败兴而归。两张A4纸大小的空军撤退令原件,在北京拍卖,也要3万元……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他也听说过一些跟笕桥航校有关、跟抗战有关的物品曾经出现在笕桥镇,例如有一把理发店的椅子,上面就有“中央航空学校”的字样,还有不少只是出现在年长者的谈资中,但谁也不知道这些实物究竟去了哪里。

  高建法向记者介绍,笕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不仅有中央航空学校,还有中央飞机制造厂,这对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巨大。在他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上百件未陈列出的藏品,有好多是当年的老物件。

  高建法办公室堆满了藏品(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外面展览都摆满了,没有地方放这些东西,光我办公室的藏品就能办一个小型展。”高建法希望能在笕桥镇上有一个新的场馆,目前由于条件所限,很多东西还展示不出来,即便展出,也只是简单地摆放而已。

  “如果政府能建一个三四千平方面积的展览馆,专门摆放我这些的抗战藏品,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我愿意把我的藏品捐给政府,我就继续到处去淘宝,补充更多藏品。”高建法说。

  其实愿意为高建法提供场地的人有很多,如今建德正在打造“航空小镇”,相关负责人曾多次找到高建法,他们愿意出场地、人力物力,希望把纪念馆的藏品搬过去,长期落户建德。浙江理工大学表示也愿意与他合作,一起建展览馆。但高建法没有表态,他还是希望展览馆落在笕桥中央航校的原址边。他说,“我的根在笕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