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讲述小人物故事的战争故事馆
这里没有惊世绝俗的文物
但每一个故事
都会让你感受到历史的惊涛骇浪
一
一封家书、一颗弹头、一枚勋章、两块银元、一件血衣、一支钢笔......抗战老兵们用他们特别的纪念物,将一段历史留存下来,传承下去。
如今,他们矗立在展柜中,组成了「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
走进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迎面而来的一面墙上呈现着3000多位抗战老兵的照片,老兵大都敬着军礼,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每一件展品都有血有肉,有独特的生命
【血衣】
比如看到一件挂在展柜里,写满名字的「血衣」,你会想知道这背后有何故事?
这是王范涛老兵死战不退,不屈精神的荣誉见证。志愿者近些年,一直照顾着抗战老兵王范涛遗孀姜婆婆。一次偶然机会,获知了一件源自抗日战场,流传至今的血衣,血衣的主人就是王范涛远征军军官,其后人将血衣捐赠给博物馆。
△ 血衣
二十多岁的王范涛自愿参军,黄埔毕业后被分配到预备二师,编入远征军赴滇西抗战。与日军战斗中,他多次负伤,又一次次重回前线。1944年8月,攻打腾冲城期间,他被敌人投掷的手榴弹炸断三根肋骨。
由于多次负伤,收复滇西后,在祝捷大会上,师长顾葆裕把他请上主席台,奖给他一支手枪。预二师将领在他那件带着血迹衬衣上题写下了“忠勇见证”“永保光荣”“抗战有功的铁证”等话语,20多位黄埔校友、战友相继题词留念。
【汽油桶】
比如看到「汽油桶」,你会好奇为什么上面弹孔累累?
几年前,我们在云南省施甸县太平镇寻找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时,发掘出几个二战汽油桶,其中装的是在滇西大反攻时阵亡于此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
收到当地村民和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后,我们最终发现了两处墓地。
△ 弹痕累累的汽油桶
其中一个汽油桶是在一棵松树下面发现的,远征军士兵的遗骸与草木同枯。由于埋在树根下,收殓遗骸难度极大,我们只能爬到树根下,探身进入桶中将遗骸收殓出来。
根据牙齿和骨头判断,他们去世时大概在18到22岁左右,牙齿很尖,还没有完全磨合,且第三幼齿没有发育完全。
他们的姓名已无法得知,但他们DNA将会永远留存。
【阵亡证书】
比如看到残缺的「21份阵亡证书」,你会想知晓85年前那21位少年为何许人?
这是尘封了85年,终得重见天日,泣血无声的滇军台儿庄战役阵亡证书。有一位收藏家,将他意外获得的21份台儿庄战役阵亡将士证书捐赠给博物馆。
从证书上内容可知,这21位牺牲英烈,属滇军60军战士,最小的20岁,最大的也才27岁。
如今,这21份承载着21位云贵儿郎英雄荣誉的台儿庄战役阵亡证书,在经历85年的等待之后,重见天日。我们正为其寻找家属,期望能将这份迟到的荣誉交还到他们手上。
每一份证书背后,都曾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不遗忘英雄,送他们回家,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阵亡证书
改造更迭后的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除了我们近来收集展出的血衣、汽油桶、阵亡通知书、行军床外,还陈列了许多原有的,见证老兵故事的相关遗物。
它们是认亲的两块银元、墓地挖掘出的口红和钢笔、老兵思家的地图册、抗战期间的绝笔家书、当年战场上缴获的日军大衣、老兵脖子里的弹头X片、战地汽车残片等。
△行军床
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有一段值得传颂的故事。
除此之外,我们已整理老兵档案3052份;老兵照片7253张;收集整理抗战家书及两岸家书345份;收集实物827组;整理抗战老兵故事1153个;老兵回忆录59份;编辑、整理回忆录及田野调查书籍13本;资助抗战史田野调查者7人;已接待146批次参观。
二
如何解锁参观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的正确方式?感受穿越历史的真相。
试运营场地共分为国殇、老兵回家、勋章、迟开的玫瑰、爸爸去哪了、彼岸、英魂回家、两代人的抗战、国家荣誉、为爱止戈10个版块,讲的全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
<国殇> 板块——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或许有一天,参加抗战的士兵们终将全部凋零,但他们历经二十二次大会战、一千余次重要战役,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全面胜利,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
△ 国殇板块
在 <老兵回家> 板块中——
讲述的是一群回不了家的老兵故事。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发起,李锡全老兵回到阔别70年的家乡。随后,40余位因战争流落他乡的抗战老兵,分别从缅甸、泰国、越南以及云南、台湾等地,回到家乡。后来,我们寻找到了一万多名老兵。
△ 老兵回家板块
<勋章> 板块墙上——
展示了战争在他们身上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破碎的弹片、冰冷的弹头、自制的义肢,是历史留给他们的“勋章”。
许多老兵晚年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一枚抗战纪念章,他们想带着纪念章去见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
<迟开的玫瑰> 板块——
讲述的是硝烟下的爱情故事。一百多对抗战老兵的婚纱照,诉说着他们矢志不渝的爱情。
邱大明八十多岁那年相亲,对象竟然是原配夫人,他们因为战乱,分别了几十年。张淑英找到丈夫时,只是一块冰冷的英灵牌位,她数十年守候的,是爱人的归来。我们需要铭记的,不仅仅是他们曾经的慷慨赴死的悲壮与忠烈,还有他们的爱与离别。
△ 迟开的玫瑰板块
<爸爸去哪儿了?> 板块——
讲的是寻亲的故事。在那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有无数的士兵失去了消息,至今,还有很多已经年至耄耋的骨肉,等着他们回家。许多孩子说,爸爸,是清明节上坟时的那一缕青烟,如梦如幻。
△ 爸爸去哪儿了板块
<彼岸> 板块——
讲述的是两岸故事,一封封跨越海峡的家书,见证着两岸的悲欢离合。高秉涵、刘德文怀里抱着的,是一个个离家游子落叶归根的夙愿。易若莲从台湾回到故乡,才知道,父亲的勤务兵庹长发,为了一个命令,守护了长官家人数十年。
多媒体留声机,倾听海峡对岸的呼唤。同时,展柜中陈放了无数封来自两岸的家书。
△ 彼岸板块
<英魂回家> 板块中——
是我们寻找阵亡将士遗骸的故事。有一面墙,上面全是阵亡者的照片。遗憾的是,在被掩埋的历史中,许多抗战英雄陨后无名,我们会尽力搜集所有阵亡者的名字和照片,刻于石壁,供后人瞻仰。
或许,个人的牺牲相比起国家命运微不足道,但是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史中,是一个个士兵的牺牲才换回的胜利。
△ 英魂回家板块
<两代人的抗战> 板块——
两代人的抗战,讲的是这一代人的努力,有民间学者、收藏家,两会代表、志愿者。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让这段历史走上前台。
让我们一起为父辈,站好最后一班岗。
△ 两代人的抗战板块
<为爱止戈> 是我们最后一个板块——
当公众看到那么多个体之于大江大海的无奈或悲壮时,很多人都会感叹,再也不要打仗了。
止戈,就是这个用意。
△ 为爱止戈板块
同时,新增了互动触摸音乐相框,让观众听见抗战时期的乐曲,铭记起那段烽火岁月。
△音乐相框
在尾厅,优化场景,划分出一个“回家”休息区,既表现出老兵最后回到家的美好时光,同时作为公共休息区,让参观观众有一个休息、遐想和交流的空间。
△ 公共休息区
除此之外,此次升级改造,所有板块均有调整,新增了9个展柜,将极大丰富遗物博物馆展品数量,但远远不够。
我们正在和当地政府协商,试图修建更大的永久性场馆。我们期望这个场馆,成为中国抗战的地标。我们在反对靖国神社的时候,更需要有一个让我们的英雄可以永久被国人怀念的地方。
△新增展柜
三
人为什么会对过去的东西和历史感兴趣?
于我们而言,抗战老兵遗物博物馆(筹)是存放“过去”的某种栖息地,提醒我们铭记抗战时期的烽烟和历史。
当看到战争的残酷
我们才会懂得和平的珍贵
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大的永久性场地
留下每一个老兵的故事
铭刻每一位英烈的名字
为在战争中失踪的军人留下痕迹
永远不放弃寻找
这是一个无比浩瀚的工程
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让我们一起,成为历史的和平守卫者。让历史回归人性,回归到每一个人身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