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西公路岩窝沟
在乐西公路金口墩路段俯瞰大渡河
乐西公路岩窝沟路段石柱
■马恒健 文/图
中国版图如一只雄鸡,西南边陲的云南,恰如鸡腹。就在这雄鸡的柔软处,关系国家存亡,民族生死的历史,相隔700多年竟然惊人的重复:
13世纪中叶,蒙古人进攻南宋受阻于长江天险后,忽必烈绕道川康进击云南,万里“斡腹”(意为掏肚子),企图南北夹击四川,继而夺取战略大通道长江上游,然后顺江而下,势如破竹直入华中华南;
20世纪中叶,日本侵略者在华中华南发动一系列会战未达到战略目的后,借道缅甸突袭云南,既让中国腹背受敌,又可切断运送大部分援华物资的战略通道滇缅公路,以迫使中国投降。
这两次发生在中国西南边陲的重大战役,都围绕一个目的:夺取战略通道;这两次关系国家存亡的重要军事行动,其结果却惊人的不同。
滇缅公路和中印(史迪威)公路,早已成为中国抗战悲壮的永恒记忆,但遗憾的是,同一时期,在蒋介石六次手谕口谕严令之下,四川军民用不可思议的时间,在不可想象的地区,以“抗日卫国一寸山河一寸血,筑路架桥每米工程每米魂”( 乐西公路技术人员手记)的惨烈,如期完工的一条抗战公路——乐(山)西(昌)公路,却被湮灭于大渡河的波涛之中,被冰封于拖乌山的峻岭之上。
乐西公路,是抗日大后方的一条重要战略通道,是一条连接滇缅公路的血肉长路。没有它,大名鼎鼎的滇缅公路将形同虚设;没有它,二战时期中国战区的历史或将改写。
惊险的跳跃
乐西公路的修筑,始于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候。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在祖国大西南紧急修筑一条一头牵重庆,一头连西昌,再直至滇缅的交通生命线,已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它的建成,既可使中国陪都在不测之时迁往西昌,更可以承担连通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支撑驼峰航线、保证援华物资源源不断的重任。
1939年1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乐西公路作为“库款直办”,即由中央拨款,交通部直办工程。而当时四川的川黔、川陕、川鄂、川康、川滇东路等工程仅是“库款省办”,即中央拨款,各省筹建。由此可见,乐西公路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随着战事风云突变,1940年1月,乐西公路中段还在复测之时,蒋介石便下达第一次赶工手谕:“乐西公路务于本年12月完成,否则照军事违命误期论罪。”仅过两个多月,蒋介石又下第二次赶工手谕:“乐西公路务于本年6月底以前完成。其筑路进度须于每星期详报一次,所筑各路之工作,应以此路为中心,其他公路不妨暂缓。”
乐西公路起自乐山王浩儿,止于西昌邛海湖畔的缸窑,全长525公里。它自乐山跨青衣江,经峨眉、龙池,再傍大渡河北岸经新场、金口河后,突然跳跃似地脱离大渡河,朝西北方向遁入有“东方诺亚方舟”之称的大瓦山逶迤险绝的群山,继而翻越多雨多雾、高寒缺氧、渺无人烟的蓑衣岭,穿行崖陡壁绝、深渊大壑、人称“魔鬼住所”的岩窝沟,再折向西南回到大渡河畔的汉源,继续傍大渡河至石棉。在石棉,乐西公路来了一个90度大拐弯,便一路向南,穿越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的“不毛之地”拖乌山后,经冕宁、泸沽抵达西昌,其终点与西祥公路(西昌至云南祥云)衔接。
此路自1939年5月的路勘,至1941年底全线通车,共征集了川康地区彝汉等各族筑路民工20多万人。由于缺粮、疲劳、疾病、工伤等原因,伤亡人数竟多达3万人,其中死亡4000多人,平均每公里便有8人献出生命。至今,在乐西公路最艰险的路段蓑衣岭、岩窝沟,荒冢和残骨仍不难寻觅。
乐西公路在大渡河畔那一个惊险的跳跃,其诡异的走向,虽然给世人留下难解之谜,也幸运地让这一段与世隔绝、绕行于大瓦山、蓑衣岭、岩窝沟的老路,得以原汁原味地遗存于世。
去寻访这一段老路的念头,在我心中由来已久。乐西公路正式通车70周年的2012年6月,我终于踏上了这条不该被遗忘的抗战公路。
悲壮的记忆
我此次乐西公路之行的起点,便是从大渡河畔开始向大瓦山跳跃之处,即横跨大渡河的金口河大桥北桥头。此行的终点,是岩窝沟下面临大渡河的乌斯河镇。
金口河大桥北桥头,正对一条大峡谷谷口。刚进谷口,道路便向左急转攀升。此时,车轮下的道路,已经是乐西路了。很快,大渡河便在山下细如飘带,随即被重崖叠嶂遮蔽。
车辙下的乐西公路持续向上爬升。据历史气象资料载,这一地域全年大多数时日都是雨雾天,这天也不例外。浓雾和迷蒙山雨,将山山岭岭遮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仅容两辆车小心翼翼错行的湿滑路面。真难以想象,抗战时满载军用物资和作战人员的重型车辆,是怎样在这常年雨雾敝日、泥泞不堪且狭窄崎岖的山道上踽踽而行。
我此行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驿站”,是位于这一段乐西公路三分之一处的永胜乡,因为过了永胜,其余三分之二路段便再无村镇。在那里,我要做两件事:一是采购鲜花,以敬献于乐西公路修筑主持者、国民政府交通部总管理处长赵祖康题写的“褴褛开疆”碑前;二是向永胜乡修筑乐西公路劳工的后代了解当年实况。
永胜乡政府坐落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小盆地里,乐西公路穿乡场而过。其周边竹篱茅舍,田垅铺展,沟渠交错。这荒山野岭中唯一的世外桃源,或许曾给了当年远离故土的筑路民工些许的心灵慰藉,或许曾给了即将决死疆场的远征军将士最后的思乡之梦。当然,也给了在逼仄而阴森的峡谷深壑中穿行了很长时间的我重见天日的感觉。
到达永胜乡场,我便拉家常般与乡亲们摆起了关于乐西公路的龙门阵。于是,史料上得知的那些悲壮惨烈而又气势磅礴的筑路场景,由远而近,由模糊而清晰。
自1938年起,重庆遭受日军的轰炸袭击,宜昌失守后,重庆更是岌岌可危。国民政府考虑重庆沦陷后的战事安排,内定西昌为第二陪都。1938年6月,蒋介石便发出第一道指令:“乐西公路必须迅速完成。”
原来,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再经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滇黔线这条交通大动脉,便反复遭日机轰炸。一旦黔滇线中断,中国抗战的前景不堪设想。因此,蒋介石军令的下达,将乐西公路摆在了没有硝烟的抗战前沿;20多万汉彝同胞,自此走上了保家卫国的第二战场。
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胜不载入史册,败则军法从事;指挥这支亦军亦民筑路大军的统帅,需要何等的气概,何等的担当。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书生挥斥方遒岂止在书房。与詹天佑、茅以升并称为“中国交通工程三杰”的赵祖康,任修筑乐西公路的主持者。他以羸弱之躯,走上了这个关乎民族存亡的战场。
1940年10月初,蓑衣岭岩窝沟路段全面动工,仅这一路段便集中民工2万人。数百间四面透风的临时工棚,勉强解决了这支庞大施工队伍在这高寒之地的住宿问题。每天所需的几万斤粮食,因运输路途遥远艰险而时常短缺,蔬菜和油荤就更谈不上了。
一位在筑路时从事挖土石方的民工后代告诉我们,听他家老人讲,当时工人们住的是不蔽风雨的草棚,吃的也几乎全是杂粮,小菜和肉食根本就没见过。为了开路,工人们都是用绳子拴住腰,从几十米高的峭壁顶上吊下来攀石爬行,硬生生地从坚硬如铁的峭壁半腰凿出一条公路。有一次,他家老人亲眼看见一个工人用钢钎撬一块岩石,结果山体垮了一大片,一下就埋了十五六个工人进去。清理出尸体后,没有什么默哀安葬之说,直接将尸体扔下悬崖后又继续干,因为死人的事经常发生,活着的人都麻木了!
后被公认为“中国公路之父”的赵祖康,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总管理处长,也因频繁奔波于乐西公路施工现场,过度操劳而瘦得皮包骨头,并患上了咯血病。60多年后,赵祖康的女儿赵国明曾如此说:“父亲修建乐西公路拍了一张照片,那个时候已经瘦得不像样了,简直像骷髅一样。”
赵祖康先生当时作何想,我不得而知。也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在他耳畔回响;也许,埋骨青山马革裹尸的壮举在他胸中激荡;也许,他根本什么都顾不上去想,只愿蓝图上的乐西公路,如期化作一柄倚天长剑,剑锋所指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