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研究论文】贵州地下党与抗日战争研究
来源:中共思南县委党史研究室 张绍华    2016-03-08 14:44:31

 

   【内容提要】在有着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史的中国近代史上,100年前曾留下了令人心疼的《中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四个条约,领土主权受到侵犯,赔款利率不断增加,将中国的人民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中。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天津失守,北京遭受沦陷,《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负担,东北的北部和南部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丧失。为维护民族尊严和主权,一场震惊世界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民族抗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打响,从此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全面抗战的序幕。贵州各族人民在国难时期,以增兵派员前线抗日和宣传发动抗日救国,揭露日寇滔天罪行的宣传活动,为全国的抗战胜利建立了不小的功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关键词  地下党  贵州  抗日战争  研究

   正 文

   中国的近代史,从10年的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到八年的局部民族统一抗战,至国际联盟的全面抗战,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怕艰难困苦,靠信仰和忠诚全力奋战的高尚精神,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壮举,创造了以弱胜强的伟业,点燃中国人民屹立世界东方,进入世界强国的星火,而贵州地下党派开展的以兵运、学运及工运等的宣传活动,揭露了日寇的滔天罪行,激发了学生和进步青年的爱国热情,唤醒了民众共赴国难,在贵州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一、贵州地下党(以下称贵州省工委)的建立、破坏、恢复

   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1934年9月,贵州省第一工委成立,由林青(贵州毕节人,1931年年底转正为共产党员)、邓止戈(男、四川人,1927年8月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秦天真、缪正元、赵促成、王石安、肖世铣、高言志、李余生等9 人组成,史称“九人工委”,工作地点在贵阳高家花园(现云岩区中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文笔街,贵阳第二中学隔壁),成员其成员年龄均不超过30岁。
 


贵州地下党第一任工委第一任书记林青

   贵州省工委的建立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遵义.贵州地下党员林青赶赴遵义,同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向中央组织部部长兼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党组织工作情况,罗迈代表党中央承认贵州地下党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后称中共贵州省工委或省工委),是红军长征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组织。林青任省工委第一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邓止戈(负责武装)、秦天真(负责组织)任成员,成立之初,没有任何经费和支持,指引着他们的只有忠诚和信仰。其工作任务是发展革命力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培育进步青年,委员会成员分别在军队和地方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活动。

   贵州省工委建立后,配合红军抗日转战贵州,并在全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组织游击武装。先后在贵阳、毕节、安顺、凯里等地建立县委、县工委、直属支部和直属小组。

   贵州省工委遭到破坏  1935年7月,贵州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9月,林青被国民党当局杀害。省工委工作重点转向农村。1937年3月,刘茂隆、邓止戈、秦天真先后转移出省,省工委停止活动。

   1938年,党中央派邓止戈、秦天真由延安回到贵阳。贵州省工委在这一时期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和党的其他工作,全省党员人数从抗战前的100多人发展到500余人。

   1940年3月,在国民党不断发动反共高潮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中央“隐蔽精干”的方针,指示贵州党组织疏散,另建隐蔽的新的领导机构,撤退已暴露干部。至此,省工委结束工作。

   贵州省工委的恢复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在贵阳建立了贵州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邓止戈任书记。省临工委实行“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转移、输送、隐蔽党员干部。7月,省临工委秘书长肖次瞻被捕,12月被杀害。省临工委其他成员先后离开贵阳,转移到外地。1943年7月,省临工委结束工作。

   解放战争开始后,长期在贵州隐蔽的地下党组织及地下党员,坚持开展反饥饿、反内战、抗粮抗税,组织武装暴动等革命活动。贵州地下党组织与上级失去了联系,许多隐蔽下来的党组织和党员独立开展活动,直至抗战胜利。

   二、贵州省工委在抗战期间的主要工作

   在贵州省工委成立之前,贵州地下党在全省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将先进思想带到贵州各地。1934年9月,贵州省工委成立时的任务是:1、派人外出寻找党的上级组织;2、委员会成员分别到地方和军队中自用合法身份和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宣传党的政治立场,组织积蓄革命力量,当时的分工是林青到遵义(兼任遵义县委书记)、高言志到三合。缪志元去安顺,秦天真留住贵阳,邓止弋和黄大陆仍留黔军中活动。此前,贵州已经陆续成立了中共赤合特支、中共毕节党支部等共产党组织,发展了40多名党员。与此同时,设法找到党的上级组织,就成为贵州地下党人的中心任务。

   1935年3月,按省工委指示,打入国民党军队中的共产党员积极活动:黄大陆通过友人范鼎三以林秀生旅部的名义,在赤水贵州军阀侯之担处得到贵州军事详图,缪正元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国民党密电码本,邓止戈通过长期搞兵运的经验掌握了敌人飞机联络符号及国民党部队头面人物的通讯代号。按照中央的要求,为了潘汉年的安全,中共贵州省工委选派女党员蓝运臧与潘汉年假扮夫妻护送其去上海。在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关健时刻,中共贵州省工委在很短的时间内,果断而迅速地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充分显示了中共贵州地下党的坚强与团结。

   五四运动十六周年前夕,中共贵州省工委安排起草了《纪念“五四”、“五卅”告同胞书》,要求学生会和妇女会联合举行纪念会。集会当天,代表们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号召全省同胞团结起来,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三、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难时期,我国各族人民抗日热情高涨,国共两党领导人进行了两次多方的交流和合作,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1927年,双方的合作目的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由于当时共产党还是一个小党,1923年6月召开三大时,共产党员才有420名,而国民党则是大党,且有推翻清朝的历史功绩,因此孙中山不接受国共两党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党外合作的方式。按照孙中山的要求,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在党内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额骨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将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信中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战线。

   四、贵州地下党革命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933年,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贵州地下党员分赴到全省各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唤醒民众觉悟,发展共产党员,建立组织,逐渐形成了贵州地下党系统,掀起了贵州革命的高潮。在贵州省工委成立后,贵州地下党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领导贵州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红军战胜国民党重兵的围剿和向国内外一切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业绩。在贵州乃至中国革命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贵州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贵州的“工业强省、生态立省、法治建省”跨越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在政治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方面,用马列主义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唤醒民众,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树立革命信仰等最根本的问题上成效尤为突出,共产党林青和缪正元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采取唱歌,跳舞,演戏,读书,讲演和深入街道、农村搞调查等多种形式,紧密联系贵州人民长期被三座大山压迫,终日在黑暗和悲痛中苦苦挣扎的实际,宣传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人民过着幸福生活的榜样,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各项方针政策,用共产党员和红军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百折不挠,前仆后继,克服重重困难去夺取胜利的崇高精神,启发,教育,鼓励和武装群众,使人们从黑暗,痛苦,悲伤和绝望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明确了方向,下定了闹翻身求解放的决心,由城市到农村,听宣传,看演出的人越来越多,争先恐后的挤时间出来参加活动。为了扩大和加深宣传效果,共产党员们还向广大群众宣讲国际歌的内容和教唱《国际歌》。文化滞后的贵州一下子随着响彻云霄的《国际歌》春雷般地沸腾起来,大家都争着要求参加革命活动。人们政治觉悟的提高和社会面貌的改变,给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宣传抗日救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共贵州省第一、第二届省委工委,担负着领导贵州地下党和贵州人民革命的历史使命。1934年春,林青和缪正元在领导全省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中,特别注重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及党员的发展对象。通过近三个月在毕节的实际斗争的考验,观察和了解,一致认为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决定把支部建立起来后再继续培养和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建党支部的同时,拟定了四条行动纲领,即:积极与上级组织直至党中央取得联系;进一步加强对草原社的领导,以毕节中学为重点,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建立武装,争取搞武装割据,惩治恶霸地主为穷人撑腰,搜集情报,支援红军长征和在毕节建立根据地。党支部建立不久,在毕节镇雄又通过做在黔军队伍中范进章的思想工作,将他拉出的约200多人一营官兵组建了地方武装。自此,我党在黔西北有了第一支武装。国民党当局眼看革命烈火越烧越大,屠刀直指共产党人,决心对共进行疯狂镇压。四处寻捕贵州地下党成员。林青等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牺牲,决定立即实行战略转移,向云南镇雄,贵州安顺、贵阳、遵义等地挺进,他们利用一切关系,克服重重困难,废寝忘食工作,在较短时间,安顺党支部,贵阳高中党支部,达德支部,女师支部,遵义支部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对我党的发展壮大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贵州省工委把困难和问题留给自己,将发展和建设希望寄予于同事,面对死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清正廉洁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干部,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反抗日本帝国的侵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些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省军级的领导和各条战线的负责人,对党对军队对人民政权和各项事业的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新中国建立后曾担任过贵州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主任、省顾委主任的徐健生和贵阳市第一任市长、贵州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顾委副主任秦天真,西南局党校副校长、四川省社科院副省级顾问、省政协常委邓止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副军级干部缪正元,中共贵州省委机关党委书记余英(女),和地厅级的宁起昆、熊蕴竹(女)等近30人以及县、区以下大批基层领导干部,分别在不同战线上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地为党为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雄伟大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抗日战争对我国今后的对日关系有哪些启示,怎样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中日战争是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如今,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对两国都十分重要,两国人民加强友好合作的愿望成为主流。无论从国际形势的发展上看,还是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的渊源和共同利益上来讲,中日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只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才能世世代代的友好下去,进而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并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深远影响。

   当今国际局势趋缓,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两国政治关系面临着如何增加相互信任、寻求共同战略利益等一系列课题。要改善中日关系,使之健康发展,两国要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致力于和平发展友好的合作关系;拓展信息交流渠道,加深中日两国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摒弃冷战思维,和平谈判;重视人员和文化交流,加强双方文化方面的民间交流与合作;制定相互政策,深化经济合作来处理两国之间的领土及领域的意见分歧、历史上的原因、日本对战争与历史的认知和教育问题、两国政府、民众之间的不信任的问题。

   六、抗日前线,贵州籍将士血汗抛洒疆场的英勇气概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诗篇

   为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从1935年到1945年,在国土面积为17.61平方公里的黔地上,国民政府在贵州采取了“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政策给贵州下达了每月6000千人的征兵指标,据相关资料显示,10年间,贵州征兵数为58万,从出兵人数与全省总人口的比例看,贵州出兵人数位居各省出兵人数前列,而且参战早,成为了贵州各族人民参加抗战的一大特色。

   此外,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上,贵州籍的抗日战士出现了敢打硬仗、恶仗的滕久寿、吴绍周、刘眉生、何应钦等70多名团级以上的抗战将领,所带领的部队多数为贵州兵,其中滕久寿带领29师因战功屡屡在抗日战场上创下了“铁军”的佳话,罗启疆所带领的82师被誉称为中国劲旅等,传颂至今。

   分布在102师、103师、140师贵州籍抗日兵分别参加了淞沪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战役中,牺牲了排级以上的将士达245人之多,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七、抗战时期,我国迁入贵州的教育学校为全国的抗日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31年至1943年的11年中,全国辽宁大连国立医学院、上海私立大厦大学与复旦大学组成联合大学、湖南国立湘雅医学院、浙江杭州私立之江大学共10所学校迁入到我省遵义、福泉、镇宁等地开展医疗、教学、抗日救国宣传、文艺演出、慰劳抗日军民等活动,为贵州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抗日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思南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5年7月26日晚

   撰稿人:张绍华

   张绍华个人简介:

   张绍华,男,土家族,大专文化,1977年7月生,贵州思南人,1996年参加工作,现系贵州省思南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科员。

   本人曾从事过政法、人大、民政工作,2015年9月以前一直在乡镇工作,此后调入现单位,爱好写作和看书。

   曾在《贵州日报》上发表新闻多篇,在《理论与当代》、《今日铜仁》发表过理论文章,在《铜仁日报》上发表过散文多篇,也发表过抗日英雄事迹一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