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舞狮文化遗产领头羊
年轻岁月奋不顾身上疆场
骨肉相煎挥别娇妻隐山峦
解甲归田豁达乐观度余年
2016年11月30日下午,关注黔籍抗战老兵黔西南地区志愿者毛继强、黄斯琳、王江、方为民、唐金祥一行五人专程驱车前往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屯脚组住地寻访了黄安成老人。志愿者到达老兵家中后,向老兵交流、沟通了几个关键话题,老兵黄安成虽不识字,却记忆犹新,均对答如流。比如其抗战所在部队从军到班番号、其长官从军长至班长姓甚名谁,所参与战斗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和结局等要素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字不漏。此后经志愿者查对相关历史记载与其所答皆基本吻合,若非当年亲历其为则绝不能在70年后的今天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抗战资料
抗战老兵黄安成,男,布依族,文盲,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人,1921年11月生,现居贵州省黔西南义龙实验区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贵州龙博物馆附近。中国人民抗战欲酣的1943年春,风华正茂的黄安成被国民政府三丁抽一征收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94军5师13团3营7连3排8班,其长官分别是军长牟廷芳(贵州郎岱人,黄埔一期生)、师长李则芬、团长康步高、营长朱飞、连长刘忠宇、排长罗喜清、班长田景华。经过一定的军训后黄老作为机枪手先后参与了湘西会战、桂林会战之诸个对日反攻战役,并在桂林会战中持续三天三夜的桂林北大门灵川阻击战中身负重伤。抗战胜利后伤未痊愈他便随军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伪上海资产的接受。此后他随军北上,驻防天津。在天津有过半年以上短暂的婚史。国共平津之争前夕,因不愿内战骨肉相煎他借口枪伤复发告假获准回到家乡,从此离开原所在部队、离开新婚的妻子回到贵州一直未归。
抗战老兵黄安成虽目不识丁却身怀绝技;身材瘦小却一身武艺。他解甲归田近70年来,躬耕田亩之余,还系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舞狮》之领头舞者和乡间武术教练。因此经历,使之至今具有一付干练、敏捷和硬朗的身板。如今他虽年届耄耋,除听觉较迟钝外,依然思维与记忆清晰,眼目足还可穿针,饮食不减中年,抽烟喝酒皆能,步履稳健自如,性情豁达乐观,如此健康者在同龄人中实不多见。
黄老虽身怀绝技,但因年事已高,有关方面唯恐发生意外担当不起早就不再请他表演和教练,他便没了收入;他虽系乡野农家,可因30多年来的地方开发,其耕地被低价征用殆尽而成了名不符实的无地农户;他虽有子女可已近古稀丧失了劳动力,因而对其赡养便力不足而心有余,还有那瘫痪多年、卧床不起的老伴需要不菲之费用加以疗理,如今仅靠政府所发的老龄补贴却杯水车薪,故日子过得十分贫寒拮据,祈有良知、有能力者、有爱心的关爱抗战老兵人士助他一把,让这位曾经为国家、为民族昨天慷概流血的勇士今朝永不流泪,如能达此,定令人快哉慰哉。
黄老的三个儿子黄正武、黄正荣、黄正文
黄老同他贵州瘫痪多年、卧床不起的老伴
黔西南地区志愿者与老兵在一起
备注:
1、报料为抗战老兵黄安成先生孙女,图片及相关资料为关注黔籍抗战老兵黔西南地区志愿者微信友丛中笑提供。向关注黔籍抗战老兵黔西南地区志愿者毛继强、黄斯琳、王江、方为民、唐金祥致敬!向抗战老兵黄安成致敬
2、抗战老兵黄安成先生在天津短暂婚史线索描述(摘自著名作家黄正书先生所写的[96岁抗战老兵的记忆]一文对当初养伤医院和一些人士的记忆片断):
义父因伤未好,刚到天津,他就住进了医院,接受治疗。他的伤不是很重,因此他一边养病,一边在医院干些杂事。义父记得,这个医院的主治院长叫赫(或黑?)桂儒(或如?),技术院长冯玉山。
冯玉山看到义父一表人材,人又长的机灵,对他关爱有加。不几天,就把义父调到他家里当勤务兵。义父在冯院长家尽职尽责,什么事都干得很好,深受他一家人的喜爱。不久,经冯院长做媒,介绍了一个富裕人家的姑娘给义父,在此组成了一个简单的家。义父向我们这些晚辈说起当年的往事时,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显现出了有如孩童般的灿烂。70年前的青春年华又回到了他的记忆里。他至今还记得,这个富家女姓劳,名春香,还识些字。义父在这医院里一呆就是8个月。
此时,国共内战早已打响。94军驻扎天津,牟廷芳任警备司令,其部下军官却多已调离。第5师师长李则芬升职到其他军任副军长;副师长邱行湘升为师长后不久调到辽宁四平,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团长康步高调青年军206师任副旅长。义父亲眼看到,医院里不少伤兵,伤情稍有好转就归队,当即被派往作战前线。留在天津的,除了站岗放哨外,其余的也整天忙于修工事。战争的气息已愈来愈浓烈。
义父离开家已有3年多时间了,他非常想念家中的亲人。如果不尽快离开医院,说不定哪一天就要重新走上战场。于是,他利用医院伤兵可以请假的机会,向院长提出回家的请求。还特别说明,到家看一眼亲人后立马赶回来。冯院长虽然舍不得,但义父所提没违反部队规定。利用养伤期间请假的人也不少。因此,院长也不好拒绝义父的正当要求。再说,义父已在此成了家,有事情做,他不会不回来吧?他看在义父在他家尽职尽责干了这几个月的份上,同意了义父的请求,开了路条,并批给义父1400万元(法币)作为路费。
义父把要回贵州老家的事告诉了新婚不久的妻子。他只是说到家看看就回来,并不敢告知实情。此时的义父,内心深处的痛苦无法形容。心想带她一起走吧,关山重重,几千里的漫漫长路,她一个娇娇富家女,走得了吗?再说,即使到家,自己那么穷,她生活得下去吗?带她去,只能是害了她!还有,天下是那样的不太平,到处兵荒马乱。一路上,不知还要历经多少艰难险阻!一个人走吧,顾不得那么多了。都怪大家命运不好,谁让生活在如此乱世呢?此一别,天涯渺缈,后会永无期!要想重相见,除非在梦中!永别了,三年多的军旅生涯!永别了,天津!对不起了,亲爱的人!
线索一、抗战老兵黄安成先生天津短暂婚史妻子名字叫:劳春香(富家女)
线索二、天津医院:这个医院的主治院长叫赫(或黑?)桂儒(或如?),技术院长冯玉山。冯院长作的媒。
线索三、当初天津这个医院是部队医治受伤将士的医院,应该是大医院。调查当地史料应该知道这个医院在天津是哪一家?
3、请相关新闻媒介、广播电台、全国关爱抗战老兵人士帮助黄老寻找他的结发之妻劳春香,不知黄老在天津的夫人是否尚在人间,若在,找到!也许这是对这位快百岁老人最大的慰藉。
4、目前黄老仅依靠政府所发的微薄老龄补帖养家,瘫痪多年、卧床不起的老伴需要不菲之费用加以疗理。日子过得十分贫寒拮据,望全国关爱抗战老兵基金会或社团、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黄老,开开心心度过余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