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居安思危,不忘历史 --记“史家”耿风泉
来源:漯河农科院_李飞 耿风泉抗战实物红色展览馆   2017-05-01 14:21:29

  读到耿风泉的事迹,给我的第一感觉,并不是感动,而是一种震撼,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

  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而耿风泉所搜寻保存的,正是这照人正衣、照事辩非的历史,我觉得,“好人”一词不足以评论他的伟绩,应该给他冠上“史家”之名。

  从鸦片战争起,百年间,中华大地风起云涌,四处破败,处处受辱。百年的烽火硝烟,多少的仁人志士舍生忘死,抬首向前,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才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让中华民族有了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这百余年的硝烟历史,是血泪、是屈辱,也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动力和根源,“落后就要挨打”,多磨惨痛的经历才让中国人们明白了这一个道理。中华大地上68年的团结奋斗,30余年的惊世成绩,正是几代中国人痛定思痛后,奋勇争先所取得的成绩。

  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繁华的都市街头、丰富的餐桌娱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迷失在纸迷金醉之中,很难兴起奋勇向前的念头,这时,我们需要一些人、一些物件、一些书籍,带我们重返历史当中,在硝烟滚滚的血泪中清醒,明了自己的位置和责任。

  耿风泉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中国还在奋勇向上的时候,他看似痴傻的收集行为,是在为现在的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那弥足珍贵的历史史实,保留那中华民族奋勇向上的精神寄托。所以,看到他的事迹后,我崇敬、我感慨、我为之叫好,我称他为“史家”。

  写一首打油诗以表心意:“一门三代兵,守国为人民;不为黄金屋,只为一纸言。繁华迷人眼,满街酒肉臭;一屋旧干戈,汗青传万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