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在市区翠微山烈士陵园举行“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暨“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启动仪式。
黄公望照片。
距离1937年‘七七事变’已经过去整整82周年,但那段腥风血雨是历史印记,它们值得被记录、珍藏。”这是“温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近百名队员的夙愿。
奔着心中所想,从2012年到2017年间,志愿者们驱车30万公里,陆续寻访到在世的抗战老兵130余名。其间,他们用文字、图片记录着那些留存在英雄血脉里的故事。
2017年6月,《走访抗战老兵手记》正式出版面世,该书的主编包建程历时4年寻访了76位抗战老兵,如今,他们中已有20多位离我们远去,其中两位老兵,让包建程至今难忘。
那是2012年冬——
“我第一次参与寻访抗战老兵的日子。”
那时,听闻老友正在寻访抗战老兵,他就跟随着老友体验关爱老兵生活。
第一站,他来到了老兵黄公望的家,位于市郊十里亭附近的一条胡同里。
91岁的黄老身体还算健硕,只是腿脚不便,他讲述起当年的故事,宛如眼前:从学生时代到奔赴前线,从军人时代的炮火纷飞到退役后的和平年代,黄老依旧保持着宝刀不老的气魄。
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军人气,深深地印在包建程的脑海中。
道别黄老后,他的心无法平静:“没有文字、没有照片,他们的故事将被冲淡在历史的长河中,太可惜!”
那几日,黄老的故事如在耳畔。经过思量,最终包建程决定:跟随寻访,记录历史。
2018年初,老兵黄公望与世长辞,享年97岁。
送别黄老的那天,包建程穿得很正式,为祭奠,也为敬意。
那是2015年夏——
“这是印象最深的一次寻访,让我止不住泪流。”
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文成珊溪镇桂山社区三垟村包学德的家中。那是一处长约4米宽约3米高约3米,墙壁粉刷、门板破旧的小房子。
推开旧木门,屋内的情形让人心疼:满屋的垃圾、塌陷的木床、发霉的灶具。大家喃喃自语:一位95岁的抗战老兵,怎么会过成这样?
随着包老的口述,记忆的匣子也慢慢打开:1938年,18岁的他去了部队。在那段出去后就不一定能回来的日子里,包老跟随部队走过贵州、江西、四川、湖南、湖南、浙江等省份。那时飞机的轰炸和扫射声,是他一辈子无法忘却的声音。
退伍回乡,包老已到而立之年,可令他失意的是:入伍前的未婚妻另嫁他人,并且已经生儿育女。
“我和学德老人一样都姓包,以后,我就是他的亲人!”一周后,包建程与志愿者一起又来看望包老,给他打扫了屋子,换了新床,还安装了电视。
此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他们还会提着大包小包的慰问品前来探望。
2018年夏,98岁的包老病故,包建程帮忙料理后事,送完老兵最后一程。
他将鲜花奉于墓前,“包老,你的故事,会被后人铭记!”
清风徐来,今年清明,志愿者们将为老兵再敬鲜花,而那些书中的故事,或将成为岁月流光里的不朽丰碑。
“温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志愿者探访抗战老兵包学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