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阜阳民间,有这样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不图名,不图利,是自发组织的团体,活动的经费自己掏腰包,出去探望老兵,自己开自己的车,礼物自己买,不论时间再晚,不吃老兵家的一口饭,喝一口水,他们任劳任怨;他们里面有收入不菲、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也有无固定收入的家庭妇女,他们中有已退休的中老年人,也有在上班的朝气蓬勃年轻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益爱传播,关注抗战老兵而尽自己微薄之力。
进入腊月随着腊八节的序曲奏响,过年的大幕也就逐渐拉开,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浓。农历23、24是小年,农村一般都是腊月24过小年。今天腊月24,益爱志愿者协会的20多个志愿者前去周鹏给抗战老兵过小年,这已是第五个年头陪伴张文才老人了。张老今年刚满100岁,家住颍泉区周棚,前两年那地方还有三位抗战老兵,现在已经走了两个,就剩他自己了,家庭条件不太好,张文才老人享受五保待遇,但没有得到五保补助。农村养老保险金也是正在办理中。两间住房也是借用政府‘危房改造’基金刚刚建成的,生活十分清苦。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收养了一个养子,常年在外打工。岁月的沧桑已在老人的脸上留下道道深纹,每次探望,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心中的感触难以描述。
到老兵张文才家里时,他正在睡觉,看见我们来了,高兴的坐了起来,和我们打招呼,他四周瞄了一圈,没有看见刘冬梅,就问,“小刘来了吗?”当有人告诉他小刘在上班,他脸上的表情顿时暗了下来。他把刘冬梅当成自己最亲的人,甚至超过女儿的情感。刘冬梅关爱老兵张文才已有6个年头了,一年都要来好几次,来了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所以张老对刘冬梅的印象比较深。
老人虽然已经100岁了,可一点不像这么大年纪的人,思路清晰,与人叙话时,说到有兴趣的事,高兴的合不拢嘴。会长郭如意给他买了一件半大的棉袄,是迷彩服花样的,志愿者给他穿上,他高兴地说;“好,比我的旧棉袄暖和多了。”这次也给张老带来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特制的大礼包,当志愿者把呢子军大衣给张老穿上时,他高兴的合不拢嘴,“俺当兵时的领导穿的也没有这好,谢谢国家,谢谢共产党,也谢谢你们了,我敬个军礼。”老人的军礼显示了一个老军人的风度和涵养。
我们志愿者带着各种厨房用具,和打好的猪肉馅,芹菜和面粉,20多个人,齐动手,择菜的,洗菜的,和面的,擀饺子皮的。男同志有力气,和面,女同志手巧,包饺子。张老家的灶台还是老式的,烧柴,整个场面庞大感人,好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啊!饺子边包边吃,张老,由于年纪大了,给他盛了大半碗,他只吃了6个。在张老家,不知不觉度过了3个多小时,张老一直在院子里陪着我们说话。暮色渐渐笼罩了大地,我们打扫干净里里外外的卫生。看着我们要走了,张老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们身上,那是不舍的目光,那是眷恋的眼神,那是难以分别的情感!
抗战老兵是国家的财富,关爱抗战老兵是我们的责任。幸存的抗战老兵是抗战历史最后的见证人,我们志愿者在关爱老兵的路上是奔跑,是一种与时间的较量,时间在一点一点的带走我们敬爱的老兵,我们要与时间赛跑,让温暖时刻陪伴老兵,让爱心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我们每当看到那熟悉的老兵一个一个地归队,就促使我们更要加快脚步,我们不能阻挡时间,我们只能用行动去关爱老兵,让老兵过的开心,过的快乐,让老兵享受一种社会的尊重和爱戴,这些昔日用生命挺起国家民族脊梁的老人,留给后人报答恩情的时间与机会不多了。每一次的相聚,说不定是最后一次,愿我们用良知和爱陪伴着抗战老兵生命最后的里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