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安徽志愿者在行动 > 内容正文

英雄期待回家
来源: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   2018-03-26 09:05:48

让英雄魂飞故里

 

历史的回顾

  2011年9月27日午夜,“老兵回家”发起人孙春龙发了微搏:“在云南省龙陵县腊勐镇的背后山,找到一块墓碑。当地人说,这个墓碑在这里72年了,没见他的家人来找过。碑文:防空學校高炮四一團九連李君從海之墓,安徽阜陽中流村人,民國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立。安徽阜阳中流村的李从海,谁知道他的家人?”

  这条微博引起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对松山战役颇有研究的学者余戈证实,高炮第41团组建于1937年,装备德国制博福斯75mm口径高射炮28门、德国制十八年式37mm口径高射炮36门、瑞士制造的索罗通高平两用机关炮(Solothurn)20mm口径,48门。自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 日本航空部队屡屡长途奔袭轰炸滇缅公路,重点目标是惠通桥。49团第3营和41团两个连即担负保卫咽喉要津惠通桥的任务。1939年12月13日,日军空袭滇缅公路,轰炸惠通桥。李从海墓碑立于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正好是1939年12月13日,李从海就是在日军空袭时牺牲的。

  网友们对这个长眠异乡的抗日英烈表达了无限的敬意和关住,“向英烈致敬!转发!希望早日找到抗战英烈的亲人!”成了众多网友的心愿。很快就有一位阜阳档案局的网友根据这一微博提供了资料:“我是阜阳市档案局的,中流村在颍东区袁寨镇。见民国《阜阳县志续编•行政区域》。当时阜阳县东南部有洄溜集区,区下“乡镇”栏有中流镇,中流镇下有中流保。对照《县志》所附《洄溜集区分乡镇图》,中流保就在袁寨集,所以李从海是袁寨人”。安微的媒体,公安也在为寻找英烈家人积极行动。

目前的现状

  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通过走访,通过唾液收集、配比,截至目前还未找到英雄的后人,随着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英雄依然躺在他乡异地,英烈的墓已经在云南松山脚下的荒山野地里79年了,从未有家人来祭扫,也没有任何个人和部门来管理。英烈的墓显得如此凄凉。正如网友安霓感慨:他乡含泪埋忠骨,保家为国鲜血撒。云南风雨飘零打,可叹清明无纸钱!

英雄回家

  犹如网友感慨:一寸山河一寸血,寸寸忠骨是舍利,国人当珍惜,希望忠魂有所归,虽找不到英烈的家人,移葬忠骨于腾冲国殇墓园,也是对英烈的尊重。

  在此我们寻找一块给英雄安息的故土,如果你能为英雄提供一块陵园,请联系我们,如果你能为英雄提供一块公墓,请联系我们,如果你能为英雄提供一块墓碑,请联系我们,让我们携手让英雄早日踏上归乡之路!

  联系方式:

  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

  QQ群:23303312

  联系人:郭如意13345588622

      曾荣贵13865581045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